APP下载

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2020-07-10鲍思凯晋传贵

关键词:吸波介电常数复合物

鲍思凯,晋传贵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32)

新型电子、无线和雷达设备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电子设备存在严重的电磁辐射[1]和干扰问题,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对人体健康不利。微波吸波材料具有厚度薄、密度低、宽频带和高吸收性等特性,其在电磁屏蔽[2-3]中的潜在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开发高性能的吸波材料以解决电磁辐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钡铁氧体(BaFe12O19)[4]为磁铅石(M 型)六角晶系结构,单一晶胞中含2 个化学式BaFe12O19,属于P63/mmc空间群。BaFe12O19具有单轴磁晶各向异性、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与矫顽力,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微波吸收材料。陈玉伟等[5]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单磁畴M型BaFe12O19超细粉体样品,在230 ℃水热反应条件下生成平均粒径为52 nm的单磁畴BaFe12O19磁性颗粒,且样品在3~15 GHz范围内具有至少-5 dB的反射损耗,在12.8 GHz频段时最大反射损耗为-20 dB。单相钡铁氧体吸波剂存在反射损耗最值较小的问题。为此,有学者通过将钡铁氧体与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开发出具有更大反射损耗的吸波材料。Xu等[6]通过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BaFe12O19/聚吡咯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磁化强度较低,电导率有所增加,阻抗匹配特性得到改善,其在12 GHz频段出现微波吸收最大峰,在10~13 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均低于-10 dB,宽频吸波性能优良。聚苯胺作为一种常见的高分子导电聚合物,相对于聚吡咯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7]和电化学性能[8]。为此,笔者选用聚苯胺(An)与钡铁氧体(BaFe12O19)进行复合,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BaFe12O19/PANI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样品的组成、形貌、磁性能及微波吸收性能,以期进一步提高钡铁氧体基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1 实验

1.1 BaFe12O19/PANI纳米粉末的制备

先采用水热法制备单相BaFe12O19,再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BaFe12O19/PANI复合物样品,具体制备流程如图1。

图1 BaFe12O19/PANI复合物制备流程Fig.1 Preparation process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1.1.1 单相BaFe12O19纳米粉末的制备

参考文献[9],采用水热法制备单相BaFe12O19纳米粉末。分别以Ba(NO3)2·6H2O 和Fe(NO3)3·9H2O 为Ba源和Fe源,以n(Ba2+)/n(Fe3+)=1∶8称取0.92 g的Ba(NO3)2和8.08 g的Fe(NO3)3·9H2O固体粉末,且将其置入35 mL 的蒸馏水烧杯中进行磁力搅拌混合、超声波30 min 均匀化;再以n(OH-)/n(NO3-)=1∶3 称取分析纯NaOH固体0.86 g,同在35 mL蒸馏水中溶解、混合;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钡铁混合溶液中,均匀化调节pH 值至11,磁力搅拌30 min 后移置100 mL 反应釜;反应釜在设置恒定温度为220 ℃的鼓风干燥箱中反应6 h,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和乙醇溶液各洗涤3次,干燥、研磨后得到目标BaFe12O19纳米粉末。单相BaFe12O19纳米粉末记作1#样品。

1.1.2 BaFe12O19/PANI纳米粉末的制备

参考文献[10],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BaFe12O19/PANI 复合物样品。按照m(BaFe12O19)∶m(An)=0∶1,1∶4,1∶2,3∶4,1∶1 分别向250 mL 烧杯加入0,0.51,1.02,1.53,2.04 g 的BaFe12O19粉末,依次加入100 mL 蒸馏水、5 mL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2 mL、质量浓度为1.02 g/mL的分析纯苯胺单体(An),超声震荡均匀化后转入两口烧瓶中并保持冰水浴机械搅拌。向量取5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2 mL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称量5 g过硫酸铵(APS)粉末,添加比例为n(An)∶n(APS)=1∶1,超声波振荡15 min后倒入两口烧瓶的分液漏斗中进行滴定,两口烧瓶中的混合液在冰水浴条件下反应12 h。最终产物采用丙酮、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干燥后得到BaFe12O19/PANI 复合物粉末样品。采用m(BaFe12O19)∶m(An)=0∶1,1∶4,1∶2,3∶4,1∶1 制备出的BaFe12O19/PANI复合物分别记作2#,3#,4#,5#,6#样品。

1.2 BaFe12O19/PANI纳米粉末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采用Bruker AXS-D8 Advance型号X射线分析仪对BaFe12O19/PANI纳米粉末样品进行物相分析;采用型号为JSM-6490LV 的扫描电镜和型号Nicolct-6700的FT-IR观察样品,且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型号为Lakcshore-7410 的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测试样品的磁性能;采用型号为Anritsu-37269D 的矢量网络分析仪(VNA)测定样品的复介电常数及磁导率。

图2 BaM/PANI复合物的XRD能谱Fig.2 XRD patterns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物相分析

图2 为BaFe12O19/PANI 样品的XRD 组合图谱。由图2 可看出:2#样品在衍射角2θ=21°,25°处存在2 个较宽PANI 特征峰;1#样品为纯相BaFe12O19特征峰;复合样品3#~6#在衍射角2θ=30.31°,32.18°,34.10°等附近也存在明显的BaFe12O19特征峰;复合物样品中BaFe12O19粉末含量对特征峰的强度影响很大,随着BaFe12O19粉末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强度增加,当m(BaFe12O19)∶m(An)=1∶2时,聚苯胺的衍射峰基本消失,说明BaFe12O19粉末阻碍聚苯胺大分子链结晶过程,且在磁性BaFe12O19微粒表面发生聚苯胺的聚合反应,从而限制聚苯胺的规整性生长。

图3 为BaFe12O19/PANI 粉末样品的红外光谱。由图3可看出:纯相PANI(2#样品)在波数795,1 105,1 227,1 294,1 482,1 559 cm-1和3 418 cm-1附近出现PANI 典型不同化学键的特征振动吸收峰。其中:795,1 105,1 227 cm-1处分别对应醌式的C C的伸缩振动峰、N Q N(Q 为醌环)的特征振动峰、苯环中C H 面外弯曲振动峰;1 294 cm-1处对应C N 的伸缩振动;1 482 cm-1处对应苯环,1 559 cm-1处对应醌式环,3 418 cm-1处则为N H的特征吸收峰,这与文献[10]中掺杂态PANI的红外数据是一致的。由图3还可看出:纯相BaFe12O19(1#样品)在波数476,615 cm-1和1 050 cm-1处均出现明显的特征吸收峰,分别对应BaFe12O19十二面体、八面体和四面体结构;3#~6#复合物样品中,在波数470,615 cm-1和1 629 cm-1附近均出现了明显的M O(M=Fe,Ba)振动吸收峰,分别对应BaFe12O19结构中的十二面体、八面体和四面体结构;复合物样品中PANI和BaFe12O19特征振动吸收峰均出现向左红移的趋势。BaFe12O19中过渡金属离子的价轨道与PANI分子链上的N原子形成M N σ配键,与PANI中的π和π*轨道形成σ π配键,两种作用的结果致使分子链上的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原子间的力常数,促使复合物样品的特征振动峰向长波方向产生红移[11]。

图3 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红外光谱Fig.3 FT-IR spectra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2.2 微观分析

图4为复合物样品BaFe12O19/PANI典型的SEM。由图4可知:纯相PANI(2#样品)粒径较小,小粒径颗粒的表面活化能高,高分子颗粒团聚严重;纯相BaFe12O19(1#样品)形貌规则、呈典型的六角晶型结构,且铁氧体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对于3#~6#复合物样品,随着BaFe12O19粉末添加量的增大,形貌呈现颗粒状-片状-中空絮状-粗条状的变化,这是因为随着BaFe12O19粉末含量的增大,分子活性中心相对较多,BaFe12O19/PANI的生长被抑制;在复合物样品BaFe12O19/PANI的水热反应过程中,纳米片状BaFe12O19粒子作为纳米纤维的成核点,苯胺先在BaFe12O19表面发生聚合,后纤维状聚苯胺在成核点无差别地向各方向均匀生长;在进一步聚合反应中,部分纤维状聚苯胺聚合,形成链接状态[12];随着BaFe12O19粉末含量的增加,大量成核点成为聚苯胺生长的据点,同时残存的BaFe12O19粉末团聚形成大颗粒站点,聚苯胺在大颗粒中心生长后形成如6#样品所示的粗棒状结构。

图4 BaFe12O19/PANI复合物典型的SEMFig.4 Typical SEM images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图5 为6#样品的EDS(ena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图。表1为图中6#样品相应扫描点(A)的元素含量。由表1中的数据可算出Ba,Fe原子数比约为1∶12,基本符合分子式BaFe12O19中钡-铁元素的原子数比。

图5 样品6#的EDS分析Fig.5 EDS analysis of sample 6#

2.3 磁性能分析

表2 和图6 分别BaFe12O19/PANI 复合物的主要磁性能及其磁滞回线。从表2和图6可看出:复合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剩余饱和磁化强度Mr均随BaFe12O19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中饱和磁化强度Ms从起始的4.08 emu/g增加到8.90 emu/g;剩余磁化强度Mr从1.56 emu/g增大到2.90 emu/g。PANI为非磁性物质,复合物样品的磁性能主要来自于磁性BaFe12O19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剩余磁化强度Mr主要与磁性物质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有关。因此,随着BaFe12O19含量增大,复合物样品的磁性能(Ms和Mr)增大。同时发现,样品的矫顽力Hc随着PANI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不具明显规律[13]。

表1 样品6#的元素含量分析Tab.1 Element content analysis of sample 6#

表2 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主要磁性能Tab.2 Mai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BaFe12O19/PANIcomposites

2.4 电磁性能分析

2.4.1 复介电常数与复磁导率

自由电子理论公式[14]为

式中:ε″为复介电常数虚部;f 为电磁波的频率;ρ 为电阻率;ε0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从式(1)可看出,电阻率ρ 与复介电常数虚部ε″成反比关系,即ε″和导电性成正比。图7 为复合物BaFe12O19/PANI复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关系。

图6 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磁滞回线Fig.6 Magnetic hysteresis loop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图7 BaFe12O19/PANI复合物复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x permittivity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and frequency

由图7 可看出,复合物3#,6#样品的复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均高于1#单相钡铁氧体样品的实部和虚部。复介电常数的虚部提高可通过式(1)来解释,聚苯胺的导电性高于纯钡铁氧体的导电性,所以3#,6#样品的导电性高于1#纯钡铁氧体样品的导电性,钡铁氧体复合聚苯胺后其ε″会变大[15]。

图8为BaFe12O19/PANI复合物样品的复磁导率实部μ′和虚部μ″随频率变化的关系。从图8可看出:随着频率的增加,1#,3#和6#样品的复磁导率实部和虚部均呈波动特性;3#,6#样品的复磁导率实部和虚部比1#纯钡铁氧体样品小,这是因为聚苯胺为非磁性物质,对复合物材料复磁导率的贡献源于钡铁氧体粉末;当f ≤4 GHz时,钡铁氧体以及聚苯胺包覆的钡铁氧体的复介电常数虚部随f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铁氧体的畴壁共振和弛豫效应引起的[15]。

图8 BaFe12O19/PANI复合物复磁导率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Fig.8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meability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and frequency

2.4.2 介电损耗与磁损耗

介电损耗δE与磁损耗δM计算公式为

式中:ε′为复介电常数的实部,表示电介质储藏能量密度;ε″为复介电常数的虚部,表示电场能量的消耗;μ′为复磁导率的实部,表示磁介质储藏能量密度;μ″为复磁导率的虚部,表示外磁场能量的消耗。

图9为BaFe12O19/PANI复合物介电损耗正切角与磁损耗正切角随频率的变化曲线。由图9(a)可知:同一质量比的复合物介电损耗在2~18 GHz频带没有明显变化;复合物中m(BaFe12O19)∶m(An)=1∶4时(3#样品)介电损耗最高。主要原因为复合物中高导电性的PANI相对含量增大,复合物介电损耗增大;复合物形成了部分包覆(即PANI包裹在BaFe12O19颗粒外侧),增加了粉末样品内部和外部的界面极化和多重散射,一定程度上致使介电损耗增加。由图9(b)可看出,在2~18 GHz频段范围内,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磁损耗均随磁性相BaFe12O19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图9 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介电损耗与磁损耗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曲线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of dielectric loss and magnetic loss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s and frequency

2.4.3 反射损耗

图10为BaFe12O19/PANI复合物在有效吸波厚度d=6.5 mm 时的吸波性能曲线。从图10 可以看出:在2~18 GHz 频率范围内,单相BaFe12O19(1#样品)反射损耗高于-10 dB,不具有明显吸波性能;m(BaFe12O19)∶m(An)=1∶4时,BaFe12O19/PANI复合物(3#样品)在4~6 GHz频段上反射损耗低于-10 dB,具较好的微波吸收性能,且在频率约4.5 GHz 时达到最大反射损耗,为-19.15 dB;当m(BaFe12O19)∶m(An)=1∶1 时,BaFe12O19/PANI 复 合 物(6#样 品)在15.5~18 GHz 频段上反射损耗低于-10 dB,具吸收频带宽的特性,频率约17 GHz 时,其反射损耗达到-41.44 dB。图11 为6#样品在不同有效厚度下的吸波性能曲线。

从图11可看出:有效厚度为2.0,4.0,5.0 mm时,BaFe12O19/PANI复合物反射损耗在2~18 GHz频段上均高于-10 dB,不具明显的有效吸波性能;有效厚度为6.5,8.0,10.0 mm 时,BaFe12O19/PANI 复合物分别在15.8~18.0 GHz,12.2~15.0 GHz,9.9~11.8 GHz频段范围内反射损耗低于-10 dB;d=6.5 mm时,BaFe12O19/PANI复合物在频率约17 GHz 时,反射损耗达到-41.44 dB。由此表明,通过改变有效吸波厚度可调节BaFe12O19/PANI复合物的吸波性能。

图10 BaFe12O19/PANI复合物在有效厚度d=6.5 mm下的吸波性能曲线Fig.10 Absorption curves of BaFe12O19/PANI composites at effective thickness d=6.5 mm

3 结 论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BaFe12O19/PANI 复合物样品,分析复合物样品的物相、结构、磁性能及电磁性能,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复合样品中随BaFe12O19粉末含量的增加,BaFe12O19特征衍射峰的强度增强,复合物样品具明显的团聚现象;

2) 复合物样品中BaFe12O19特征振动吸收峰出现向左红移的趋势;

3)复合物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饱和磁化强度均随BaFe12O19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4) 对于m(BaFe12O19)∶m(PANI)=1∶1 的复合样品,在吸波厚度为6.5 mm、频率约17 GHz 时,其反射损耗达到-41.44 dB。

图11 6#样品在不同有效厚度下的吸波性能曲线Fig.11 Absorption curves of sample 6#at different effective thicknesses

猜你喜欢

吸波介电常数复合物
碳量子点黄芩素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温度对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研究
温度对油纸绝缘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聚碳硅烷转化碳化硅陶瓷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
氟代六元氮杂环化合物与水分子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MNZ材料在蜂窝吸波结构中的应用
卤代烃与小分子弱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涡轮流体介电常数对高压涡轮叶尖间隙测量影响计算分析
基于圆环FSS 的宽带吸波材料设计研究
含超材料的新型蜂窝夹层结构吸波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