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路基强夯技术探析
2020-07-09宁洛瑜
宁洛瑜
摘 要:路基强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较多,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发挥出技术的最大化优势,实现良好的施工效果。基于此,本文对路基强夯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促进公路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筑;强夯施工;施工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是社会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一些水文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路基施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如果采取的施工技术不合理,土石混合料与含水量变化较大,会造成路基的塌陷和沉降等现象,不利于公路质量的有效提升,难以达到施工标准。使用强夯法进行土石混填路基的填筑,能够有效压实路基,减少土石材料的孔隙,防止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问题,有效提升路基的施工质量。
1 工程概况
国内某大型公路工程全长26.59km,高速公路工程的总体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夯施工段位于K14+000—K16+200标段。强夯施工段的路基宽度约为22.8m。在公路工程路基强夯施工技术中,夯实材料选择黄土料填筑,在进行强夯施工过程中,严格依照平均填方3.5m的参数标准,最大填方高度约为14.5m。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依照公路工程的总体设计要求,在强夯施工段进行路基强夯处理工作中,有效加固深度为3m。根据工程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在对公路工程路基进行强夯处理后,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应不小于120kPa。
2 强夯施工技术施工前期准备
(1)夯击参数选取。强夯施工技术施工主要应用的是满夯布置方式,夯点的布置为梅花形。严格控制各个夯击点的位置,在夯击完成后需要进行2次夯击,值得注意的是沉降量不能>5cm,并且做好夯击点的控制,隆起的区域要<10cm。根据工程的需要来检测压实度检测来确定其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当相关压实度按照标准要求的96%后,才能进行下部施工。公路项目实施大范围的强夯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道路顺向进行施工,强夯施工结束后要将其回填到标高尺寸上。在施工之前明确夯击能、夯锤重量与落距等技术参数[1]。
(2)强夯施工机具。第一、起重机械。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明确夯锤质量与落锤高度。本次工程中使用的是W501起重机来進行操作。第二、夯锤。结合夯击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夯锤进行施工,本次工程中选择的是钢质夯锤,平面为圆形,同时在底部设置了4个气孔,从而可以提升能量的利用率。第三、锚系设备。应用门夹是主要的锚系设备。第四、其他设备。强夯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推土机、电焊机等设备才能完成整个工程。
(3)施工准备。强夯施工之前,需要将施工所在位置上的地表进行必要的清理处理,不能存在任何的表土、种植土等影响工程的质量,也不能存在任何的草根。强夯施工技术施工前,土工试验处理非常关键。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位置有不均匀的土层情况,需要及时增加勘探孔数量,或是提高土工试验的频率,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达标。通常来说,需要间隔50~100m就要进行一次土工试验,主要是针对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入手进行,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性技术参数。在道路受到了雨淋等影响之后,为了可以更好地提升强夯工程质量,应该将表层湿土清理干净。强夯施工前,应该组织人员进行工程现场的检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现场中的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保证施工过程中不能给这些原有结构物造成任何的影响。根据有关要求,夯击能达到了2000kN·m以下时,需要保证夯击点与建筑物的间隔距离至少为10m。
3 强夯施工在公路路基施工当中的应用
(1)平整土地。强夯施工之前,需要应用推土机来进行表面的平整处理。为了保证设备可以在施工地区中顺利通行,根据工程的需要建设临时的道路,根据要求来确定道路宽度、强度与净空高度等参数,以满足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需要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避免积水给工程的质量造成任何的影响。
(2)试夯施工。在本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达标,在施工开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试夯施工,其要与施工地区的性质完全一致,一般选择面积为500m2的地区进行试验。夯点的布置应该采用梅花形的方式,夯击能确定为2000kN·m,夯锤质量确定为15t,其直径为2.30m,底面积为4.155m2,落距达到了14.7m。根据试验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技术人员绘制夯击次数与沉量参数曲线,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落距、夯击次数等重要参数,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3)铺设碎石。对于路基的施工,在强夯过程中,如果地表结构密度较大,或者水位超过了规定标准,应进行碎石的铺设工作。通常来讲,选择的碎石由不同的粗细集料组成,密度为5.0×103kg/m3,碎石孔径小于5mm筛下的筛余料为选择的石屑标准,一般范围在0~10mm之间。只有严格碎石选用的标准,才能保证夯击之后承载力达标,避免出现土壤开裂或下陷等问题。
(4)强夯施工。通常采用分段方式进行强夯施工,顺序为从两边到中间,沿着边缘地带开始,逐步推向中央区域,减少侧向作用力的影响,避免附近地区受到较大的压力。必须将夯锤保持在最平稳状态,准确定位夯击点,如果出现坑洞过大的现象,需要使用砂土填平,避免出现倾斜度过大或者错位等难以控制的问题。夯击的时候,先间夯2~3遍,最后降低能量,满夯一遍,总共为5遍左右,视情况而定,应保证每个夯击点得到5次以上的夯击次数,为增强夯击的效果,需要及时做好施工记录,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支持。
(5)施工注意事项。关注天气变化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如果必须在雨天施工,要对施工位置进行必要的覆盖处理,并且保证路表不会存在任何的积水等问题。在施工时,施工环境的地下水位如果超过2m,需要按照工程的情况,针对性地选择防水措施将地基中的水排除,否则将影响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环节,避免灰尘与飞石问题是非常关键的,为了减少扬尘、飞石的情况发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洒水、防护等措施,以防施工的安全与控制环境出现污染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路基强夯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掌握施工要点,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实现理想化的施工效果。应控制各项参数,对沉降量进行分析,发挥出理论的实践化意义,真正使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促进公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恩.公路路基强夯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Z1):123-124.
[2]向艳敏.公路路基强夯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3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