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律到自律的蜕变
2020-07-09叶玮玮
叶玮玮
摘 要:本文从班级教育现状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由学生从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变化入手探究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从无律状态的分析、规则约束的他律成长、制度激励目标激励自我管理到尊重自由内心真正成长,从激励制度到激发内驱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无律;规则;激励;尊重
一、缘起0.0版——自律硬核
自律能力是在学生接受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德育的结果,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就好比石头里刚蹦出的孙悟空一般,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再加上小学行为习惯的延续,使得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缺少约束,课堂纪律、作业质量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孙悟空从大闹天空到被迫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内心变得恬静与淡然,修行圆满的斗战胜佛。悟空的成长史是由无律、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我们初中的“悟空们”也是一样的,德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想让他们由无律、他律走向自律。本文就如何引导初中生实现自我管理、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展开探究。
二、自我管理1.0版——无律成自然
刚破石而出的时候,我们的石猴小朋友,是天真快乐的,完全类似于我们初中生刚入学时的懵懂。进入青少年时期的他们,心理上出现了两大觉醒,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两大意识的觉醒驱使他们的行为走向独立,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大人,有一种“成人感”,产生了一种要服从自己的规定、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青少年一开始的独立意识,总带有不成熟性和片面性。而在外在行为上则会表现出一种类似“无律”的自由状态。
这届所带的七年级新生中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兄弟俩看上去很“乖巧”,但是时不时就会在班级里惹出些或是“祸事”,上课讲话、偷吃小零食、寝室熄灯后忍不住就想和同学“探讨探讨”今日趣闻……类似这样的小问题,层出不穷。经过深入了解,兄弟俩小学的时候父母平时监管非常严厉,进入初中寄宿制学校,一下子就“放飞自我”了,什么新鲜的没做过的时候都想尝试一下,是班级中不会自我管理的典范。
三、自我管理2.0版——规则约束下的他律
我们习惯在七年级新生进校时,通过始业教育或开学第一周的的时间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款都“落实”了。可以想象,这一定是一种强调服从的他律教育。因此,有言论曾说:“最好不要把学校办成军营,要把学校办成孩子的乐园。”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停留在他律教育上,那么就培养不出有独立,人格的有道德的、自律的人。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他律不是真正的道德,反而是一切不道德和反道德的根源。传统的儒家思想也强调培养能自律的君子,而把那些只能他律不能自律、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称为“小人”。宋代陆象山说:“教小儿须发自重之意”,“圣贤道个‘自'字煞好”:“要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必他求,在自主而已。”
我们让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学生的德育千分制的加分扣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学生在规则的束缚下不得不“屈服”。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还是会不断得去破坏规则,张扬自己的“个性”。七年级的学生也许会对规则存有敬畏之心,但是随着学生进入八九年,身心各方面急剧成长,部分学生慢慢会漠视这种规则。因为,规则的他律是一种被动的成长,没有贴近孩子身心的教育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管理。
四、自我管理3.0版——激励制度下自律成长
于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断去探究能激发学生潜能、实现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学习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常常事必躬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但是在学生眼中“强调”往往是唠叨。其实中学生应该也完全能够管理好自己。他们不需要一个事无巨细样样都管的“超级大保姆”,他们需要的是有人教他们如何进行自我约束,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学生民主化管理应运而生,班长负责制、班委带头、全员参与的班级自治、群策群力制定班规等管理途径的实施,学生的教育由被动改变转化为主动改变。每个学生都在为公共事业做贡献,能体会到什么是公共幸福,维护公共利益,认识到什么是公共是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五、自我管理4.0版——尊重自由走向自律
哲学上说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学生也是一样的。规则、班规、奖励等等都是我们给与学生的成长的“营养品”,但也只是外因。学生最终要实现自律,笔者认为赋予学生教育和成长的尊严才是真正的催化剂。“人的尊严”是自律和自我教育的基础,现代教育强调个人的尊严,换言之,只要作为一个人就是重要的,就应该得到尊敬。学生有了尊严,就会活得堂堂正正,做事坦坦荡荡。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当成有尊严的人,就会也把别人当成有尊严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教育秘诀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没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自尊感,也就没有教育过程中的育人,更无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可言。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认识到做人的价值,表现出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价值的评价。
初中生的自律能力培养一直是德育者比较苦恼的问题,笔者从班级教育现状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由学生从无律、他律到自律的变化入手探究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从无律状态的分析、规则约束的他律成长、制度激励目标激励自我管理到尊重自由内心真正成长,从激励制度到尊重自由,激发学生内驱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入进行深入剖析。
参考文献
[1]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2013年7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康德(KantI.)
[2] 《给教师的建议》2014年12月26日长江文艺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
[3] 《學会生存》2017年6月1日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