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建筑的空间设计与研究

2020-07-09刘畅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含义规划

摘 要:山地建筑处于山地环境中,建设区域地形条件复杂,依山而建,可体现出独特的建筑魅力。对此,本文首先对山地建筑的含义与特征进行介绍,然后对山地建筑常用规划形式以及空间设计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山地建筑;含义;规划;空间设计

1 引言

山地环境生态环境良好,在山地规划建设建筑工程,能够使人们亲近自然,融于自然。山地建筑与常规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差距较大,必须充分考虑并适应山地特殊地形条件。

2 山地建筑的含义与特征

山地建筑是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坡度差异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建筑类型,可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得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相协调。山地建筑工程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地下式、地表式以及架空式。如果山地坡度在10%以上,则为陡坡地,建筑规划设计容易受到地形高差限制的影响,在建筑工程内需设置梯级,这类建筑属于山地建筑设计范畴。如果建设区域坡度在10%以下,则在建筑布局中不会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山地建筑特征主要包括地质不稳定,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多变以及生物多样性等。

3 山地建筑常用的规划形式

3.1 沿等高线,根据海拔高低布置

在进行山地建筑规划设计时,应根据等高线起伏情况进行规划建设,尽量顺着原有道路延伸,便于与其他综合体相联系。在山地建筑排水设施规划中,可充分利用天然排水沟渠,如果线路较长,则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容或重建。

3.2 根据坡向布置

在进行山地建筑平面布局规划中,必须综合考虑地质地形条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灵活的布局形式,在建筑形态设计方面,可采用聚居成群、绵延成带状等形式。根据山地坡向实际情况选择建筑形态布局形式,适应山地地形条件特征。

3.3 综合式布置

通常情况下,在山地建筑规划设计中,应注意尽量依山傍水,避免受到地质灾害的不良影响。在山地空间中,为了预防洪水灾害,拦水坝等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数量比较多,而在水坝附近修建建筑群,不利于调节径流,同时还会抬高河道底层。对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山地气候特征、历史影响因素等合理布局。

4 山地建筑的空间设计要点

4.1 科学处理建筑与山体的关系。山体中的建筑会在人眼视觉中形成一个中心点,因此需要结合山体综合考虑建筑的形体以及高度,考虑其的视觉影响、与山体之间的和谐度,以及其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

4.2 关注周围环境的绿化。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和敏感,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山体建筑的绿化效果,构建山体一城市一水体等相互联系的较为有序、合理且有效的人工循环绿化环境系统,改善绿化效果,保护其的生态环境。

4.3 注重整体性。多重轮廓的叠加是其的主要轮廓,建筑的总体轮廓与最远的山脊线的融合构成山地城市风貌的主要特点。针对山地建筑的轮廓,要注意使其各层之间保持有序、合理的变化,注重整体性,不能将其孤立看待,做到山地城市轮廓与底座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5 山地建筑的空间设计实例

5.1 项目概述

某建筑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本方案主要以小高层住宅为主,辅以部分配套商业及会所、幼儿园等组成。在该建筑规划布局方面,应注意产品配置恰当,提高土地的有效使用率。

本工程用地为不规则长条形地块,整体地块地势东北侧高,西南侧低,地形复杂,高差起伏较大。用地基本为原始地貌,工程旁有城市主干道,交通便捷,规划中地块有城市绿化带与道路分隔。所在片区被定位为居住、商贸、高新技术为主的城市综合性开发区。

5.2 建筑总平面设计

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小区地形狭长形的特点,规划设计中纵向设计一条大景观视线走廊,走廊从北到南依次为:小区入口广场、观景平台、公共休闲广场、景观水池。根据小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洼的特点,整体布局采用连体小高层成组排列与中间塔式高层点状布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长点线组合及对比,弧形与直线的组合对比,限定出一系列组团。

在功能布局上,地块西南角地块设计为台地式布局,沿主干道往北场地采用大约2%的坡度顺势而起,可丰富沿路的城市天际线效果。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形成收放有序、动静鲜明的对比,减轻身处小区内所产生的压抑感。各栋楼的间距十分宽阔,最小距离控制在28m,小区内环境景观性非常好。整个小区规划以南北向通透的景观主轴为核心,以及沿宏帆路的两条视觉通廊为整個小区规划的特色。

5.3 竖向布置

小区排水方式以路面排水为主,雨水由东向西排出场区。设计中将场地进行平整,使场地略高于城市道路,并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同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便利条件,场地平整设计后最大高差为55m,道路最大纵坡为10%,最小纵坡为2%,室外场地的连接方式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通过设置地下车库来减少填方量,以道路的绕行来减少挖方量。

该场地地形复杂,高差较大,竖向布置以结合地形,满足总体布局。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考虑与自然地形标高协调一致,地以台地结合自然地形,减少土石工程量投资等因素来确定各组团的室内外标高。每个组团基本采用同一标高,室内地评标高定在270.0~215.0m之间。

5.4 立面设计

建筑形象简单大方,通过不同的组合和交叉使用,体现一个高层建筑的休闲主题,挺拔的形状,立面端庄、大气,运用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充分体现城市社区住宅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立面以现代建筑技术,以匀称的体量,丰富的细节和颜色使建筑显得更简洁、优雅和新鲜。采用大型透明的玻璃窗、低窗台设计,使室内视觉效果明亮,使室内和室外空间流通。建筑色彩采用传统的灰白色基调,配合绿色、黄色和淡紫色的窗口局部墙面,体现出一种清新从居住文化。

6 结语

山地建筑已成为人们体验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重要纽带,山地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良好,在建筑空间规划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人、环境以及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接地形态,妥善处理建筑与山地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升山地建筑空间规划设计水平,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敏辰,巩婉晴.关于山地建筑空间布局特征与接地形态的分析[J].艺术品鉴,2018,2(3):183-184.

[2]林洪兴.浅谈山地建筑设计要点[J].福建建材,2017,2(1):41-43.

[3]李宏图.基于山地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7,3(23):183-184.

作者简介:刘畅(1987-),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含义规划
《室内空间设计》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刘鑫、叶满波、刘颖空间设计作品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