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与前景

2020-07-09刘小强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前景优势发展

刘小强

摘 要:本文将简要概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概念及其优势,分析该类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最后联系其发展展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优势;发展;前景

1 引言

城镇化水平加速推进的当下,我国要在今年实现全面小康,实现60%以上的城镇化水平,将增加3亿城镇人口,在较长时间内将维持较高水平的城镇化住宅建设摄量。推动建筑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建设方式集约型转变、节约能耗、提高住宅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建筑行业长远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同时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构成恰恰满足了住宅产业化、建筑工业化以及我国城镇化的建设需求,因此,积极推广该类建筑意义重大。

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即是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体,通过现场装配建设的混凝土结构类的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区分为部分装配建筑和全装配建筑,部分装配建筑多数采用预制构件,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连接搭建整体式的建筑;全装配建筑则是抗震要求偏低或者低层的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特点为:施工快、效率高、质量好、损耗小。

2.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应用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影响着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优势显著,不仅能够满足居住需求,还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需求,具备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2.1 提高劳动生产率

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材料生产加工后完成主体安装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以构件安装为主体,通过机械完成建筑安装,能够全面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成本,同时能够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减轻劳动强度,与此同时,能够突破季节温度等因素的限制,可以更为合理的开展施工工作,整体提升生产效率。

2.2.2 节能减排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建在工程完成生产,建筑现场直接完成装配,湿作业全面减少,同时能够有效发挥工业肥料的作用,全面减少钢材、木材、水电等资源的消耗量,还能够节约劳动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施工期间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粉尘排放、污染物的数量。

2.2.3 有助于发展绿色建材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大量采用绿色建材,使用轻质材料是该类建筑最为突出的特点,实现轻质化重量的同时能够保证建筑质量,同时,所用材料的理化综合性能良好,能够发挥显著的隔音、耐腐蚀、抗震、防火效果。结构化调整各种各样的组件,将所有组件紧密联系,能够整体提升建筑兼顾性,同时还能够展现材料的柔性,由此能够在抗震期间发挥最为显著的效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具备低导热的特性,由此能够发挥墙体保温性能。该类建筑使用的绿色建材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满足了环境友好性的需求,建筑拆除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有助于推动绿色建材的长远发展[1]

2.2.4 提高建筑品质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全面提升了建筑的耐用性、抗震性、防火性、安全性,同时能够规避渗漏、墙体裂缝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完全复合绿色建材标准,满足安全无毒建筑物的要求,不会对环境、人体造成危害,适应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当代社会节能环保的理念相符合,由此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该类建筑。

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

3.1 国外发展现状

3.1.1 北美发展现状

相对来说,装配式建筑在美国发展较早,自20世纪初便开始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并成立PCI,用于研究推广该类建筑。该协会针对该类建筑的发展制定了对应的规范标准,推动着该类建筑的长远发展。北美地区的预制建筑包含结构预制构件和建筑预制外墙两个类型,预制构件联合了预应力、大型化的特点,对连接构造与结构配筋进行了优化,能够减少工作量和制作量,缩减工期,展现技术经济性、标准化、工业化的特点。

自20世纪以来,北美预制建筑更多的用在低层非抗震地区。收到地震影响,加州地区非常注重中高层预制结构以及抗震技术的研发,对此PCI設计了《预制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书籍,在理论实践方面全面探讨了预制建筑抗震设计内容,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对于预制结构设计及其实际应用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2]

3.1.2 日本发展现状

日本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借鉴了欧美发展经验,基于标准化设计建设的背景下,联系自身实际需求,在整体性隔震、抗震设计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现下,日本该类建筑应用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建筑规范与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在多次大型地震中,建筑都发挥了显著的抗震效果,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获得了保障。日本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装配式住宅理念;于90年代运用工厂化、部件化的生产,住宅内部结构可以灵活转变、生产效率高,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3.2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展开研究,并形成了自创的建筑体系,其中典型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多层框架建筑体系、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等。80年代该类建筑的应用进行全盛使其,多数地区构建了设计、制作、安装为一体的工业化建筑模式。

至90年纪中期,全现浇混凝土建筑逐步取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对来说,只有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应用较为频繁,其他的均应用较少。核心原因在于对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程度以及预制结构抗震整体性能的研究不足,使得建筑经济性低下,这也是影响预制结构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伴随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政府政策倾斜,装配式建筑规范、标准的全面化,技术的成熟,使得该类建筑不断增多,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由此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迅速发展。

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装配式建筑则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中指出,至2020年,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能够占据20%以上的比例;至2025年,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能够占据50%以上的比例,由此充分展现了未来5-10年现代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目标:发展至2020年,建筑行业会形成现代化的发展环境、市场机制以及成熟的技术体系,同时会具备满足国际现今水平的配套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并搭建产业基地,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技术研发中心等,发展与之相关龙头企业以及培养核心人才[3]

5 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建造方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至今获得了政府和人民的普遍认可与支持,同时,在政策倾斜的扶持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应用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当代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建筑必将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取代,对此,我们必须把握时机,与时俱进,更新思想观念,投入物力、财力、人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研发与推广,为人民提供安全、舒适、实用、绿色环保、美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姚海斌. 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J]. 建筑与装饰, 2019(1):186-186.

[2]宋柯贤, 王天鹏, 贾其萃, et al. 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与前景[J]. 科技与创新, 2019(11).

[3]曾建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要点的分析与探讨[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15):22-23.

猜你喜欢

前景优势发展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画与话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