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院理论类课程自我诊断改进探索

2020-07-09曹亚康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程高职

曹亚康

摘    要:加强高职学院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环节,只有掌握牢固的理论基础才能在实践环节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但在学院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课程动态资源数量少、学生课堂参与度偏低以及学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优良率偏低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自我诊断改进探索,探索增强高职理论课程教学管理的新途径。

关键词:诊断改进;理论课程;高职

一、理论课程自我诊断改进概述

对照课程建设计划,依据课程建设标准,三年为一个诊改周期,一个教学循环实施一轮诊改,针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设置课程诊断要素和质量监控点,引入课堂教学质量在线跟踪系统(云课堂APP),实时采集学生出勤、作业完成、课堂测试、互动响应、学习效果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实时监控整个教学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实施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撰写自我诊断报告,总结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将本轮未完成的任务纳入到下一轮诊改任务中,并加以重点关注,形成课程自我诊断改进的常态化机制。

二、理论课程自我诊断改进实施

根据学院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下面按照“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阐述一个轮次课程自我诊断实施过程,过程中依靠云课堂等教学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的监测预警。

1.目标

根据课程的建设方案,合理确定课程的年度建设计划。同时,将上一轮诊改中未完成的任务纳入到新一轮的诊改任务中,并加以重点关注,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新一轮诊改的目标,并进行目标量化,以便于衡量每一轮次诊改目标的完成情况。

2.标准

课程的建设标准包括建设标准和运行标准,建设标准一般包括课程资源、教学团队、实训条件、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等;运行标准一般包括备课标准、授课标准、辅导答疑标准、考试标准、教学检查标准等,所有的课程建设标准及运行标准都要以学院相应的教学规章制度为依据和准绳。

3.设计

从课程建设目标和标准出发,将课程的框架知识树、教学活动、考核评价方式、质量监控点等内容进行设计。

4.组织

为了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整个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质量监控点为基础,以学院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等为保障,组建包括校内外教师的课程教学团队完成课程建设任务,实现任务分工、落实到人,以确保完成课程建设任务。

5.实施

在实施环节中,依托云课堂实现教师教学的全程记录。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课前注重教学设计、资源上传、资源推送、教学准备以及任务下达等,课中强化课堂教学组织,通过签到、讨论、头脑风暴、小组PK、测验等方式,实现知识学习、技能训练、释疑拓展、巩固纠错以及总结评价,课后强化反馈,通过讨论沟通、辅导答疑、在线作业等环节督促学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监控。

6.监测、预警及改进

在整个教师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设计的课程质量监控点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预警。监测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利用云课堂的实时数据反馈进行监测;二是,每两周召开课程团队会议,监测課程建设进展;三是,每一个情境项目教学结束,进行过程性考核;四是,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监测教学开展情况;五是,开展课程满意度测评,监测教学效果。

7.诊断

以课程质量监控点所产生的云课堂数据为基础,对照课程目标链、标准链,分析本轮次的课程建设目标达成度情况,对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形成课程自我诊断报告。

8.激励、学习和创新

针对本轮次未完成的课程建设任务,尤其是不同轮次诊改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学院、系部要创新思维地研究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机制来激励教师与学生进行改进,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以及保障措施来提高教师及学生的能力。

9.改进

针对本轮次未完成的任务,根据学院及系部制定的激励政策以及学习措施,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并将其纳入到下一轮次的课程建设任务中,实现课程建设的螺旋上升进程。

三、理论课程自我诊断改进成效

课程建设成效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照本轮次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点的目标值与完成值,分析本轮次课程资源、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目标完成情况,从而形成本轮次的课程建设成效;

二是,对照本轮次与上一轮次的课程建设质量监控点的完成值,对于不同轮次诊改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就算本轮次依然没有完成目标,但只要实现本轮次在上一轮次基础上的改善与提高,也是一种成效,且对于这样的共性问题,如果由于目标设定太高,难以完成任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目标、完善计划。

四、结论

高职学院理论课程教学经过自我诊断改进的探索实践,进一步落实、完善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质量过程全程监控;继续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混合式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提升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专业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武存喜.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诊改研究[J]. 山东化工, 2020(01):197-198.

[2] 肖颜. 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工作探析[J]. 才智, 2019(36):143.

猜你喜欢

理论课程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未来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关于高校音乐作曲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建议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