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新闻舆论形成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现状分析
2020-07-09佟蔚颖
佟蔚颖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传播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正在当下新闻舆论的形成过程中逐步消解。本文试以“沉默的螺旋”机制的产生过程为框架,基于当下的网络传播背景,从理论方面分析“沉默的螺旋”机制的现状,并总结其对于舆论引导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互联网;“沉默的螺旋”
新闻舆论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意见形态。其形成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动或积累了一定的问题,形成了分散且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其后,多样化的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不断趋同,形成一种或几种意见;最后,权力组织及其领导人、大众传媒促成所希望的舆论①。其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传统媒体时代促进多样化的个人意见趋同成为新闻舆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诺依曼认为:公众意见并非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个体在迫于群体压力时预判社群中的主流观点,来选择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保持沉默或者附和与自己意见相悖的观点,由此造成了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进而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学者认为,网络中意见发表匿名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社群压力,“沉默的螺旋”现象正在消解,那么这个在20世纪提出的理论是否仍适用于当今的媒体环境?又是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呢?本文认为,互联网时代下,“沉默的螺旋”理论仍存在于新闻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但表现形式有了细微的变化。
根据诺依曼的假说,可以将传统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对形成新闻舆论的作用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在分散的公众意见趋同形成新闻舆论的过程中):第一阶段,意见与种群多数意见不同的个人会因此被种群孤立,第二阶段,这种孤立会使个人形成恐惧感,从而选择沉默或附和相反观点,由此造成对“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环境下,个人观点的表达是否存在以上两个阶段呢?
一、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会因意见不同被种群孤立
许多学者认为,网络传播中个人观点的发表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网络中的角色和现实中的角色是剥离开来的。但本文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如今网络用户的匿名程度是否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呢?
我们将现有的网络用户分为深度用户、浅度用户和水军用户三类。深度用户即长期使用该网络账户的用户,使用年限长、发表内容多,对网络id存在身份认同感和心理依赖感,多数情况下形成了特定的网络社交圈,是个人在虚拟社交网络中的主体映射,无法与个人身份剥离;对于使用年限短的浅度用户而言,即使网络id还不能成为个人的象征符号,但由于多数社交网站采用实名制、微信注册、手机号码注册等注册方式,加上好友推荐等社交功能的广泛应用,同样无法实现完全匿名;水军用户通常运用特殊手段隐藏或虚构个人信息,但由于水军用户只按照所规定的意见导向发表意见,并不属于“自在”的意见表达,因此不在形成舆论的讨论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网络id并不能实现用户的完全匿名,用户在使用网络id发表与主流意见不同的观点时,关注同一事件的用户可以直接对他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固定的社交圈也会接收到这种不同的观点,从而引起他们对于该用户思想方式甚至是价值观念的质疑,造成持不同意见个人的孤立。
二、互联网环境下,这种来自群体的孤立会使人形成恐惧感
社交媒体的分类方式众多,基于社交形式和关系属性的差异将社交媒体划分为强关系社交媒体和弱关系社交媒体③。强关系社交媒体基于线下的熟识关系建立线上联系,线上联系方式具有沟通频繁、信任程度高、联系紧密等特点,代表社交媒体有msn、QQ、微信、Facebook等;而弱关系社交媒体用户通常基于兴趣建立社交关系,线上联系方式信任程度低、用户关系较疏远、难以形成线上线下的同步交往,代表社交媒体有微博、Twitter等。
在第一种强关系社交媒体中,用户的线上 “好友”多是在线下有实际联系的领导、同事、家人、朋友等,线上的互动仅仅是线下关系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一种映射,线上发表的观点也是个人立场的直接反映,因此,这种基于网络的互动往往会对线下的真实交往造成直接的影响。例如,当一条新闻事件在朋友圈形成“刷屏式”转发时,许多微信好友会在朋友圈内发表自己对这条新闻的看法,观点的不同和各种观点支持数量的不同造成朋友圈中“主流观点”的形成。如果一个人发表了与这种“主流观点”相悖的观点,极有可能造成在线下实际交往中与多数个体没有共同话题、被他人误会、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等现实社交问题。
在第二种弱关系社交媒体中,用户间没有实际的线下联系作为连接,表达观点与反驳他人观点时往往更加直白、直接。当个体发表与多数意见向左的观点时,会害怕自己是否会被网友用刺耳的言论反驳,甚至被谩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肉搜索”被网友大量使用,因为言论与主流意见相悖被网友曝光真实身份、住址、家庭信息的案例比比皆是,更加深了人们对在网络世界被孤立的恐惧。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意见与多数意见不同的个人仍存在因此被种群孤立的现象,这种孤立仍会使个人形成恐惧感从而选择沉默或附和相反观点,因此,“沉默的螺旋”理论仍作用于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的形成过程中,但由于恐惧的具体形式发生了拓展,在仅对实际交往中被孤立的恐懼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网友语言攻击 甚至被“人肉搜索”的恐惧,“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有了细微的变化。
三、结论: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仍作用于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的形成过程中。
以上分析也为当下新闻人带来了两点启示:第一,“沉默的螺旋”为互联网环境下新闻舆论的引导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新闻人应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与网络意见的良性互动,妥善引导舆论,避免非理性意见造成消极的社会影响;第二,“第一时间”是舆论引导的黄金时期,在压倒性的新闻舆论形成前对公众观点进行“开”和“导”,无疑是政府和其他新闻机构正向引导舆论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北京:复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