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响堂山写经研究

2020-07-09苏小平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北齐用笔佛教

摘    要:自两汉佛教传入中国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迅速融合,尤其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尤为盛行。北朝佛教侧重禅修,故而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石窟建筑,本文所讲位于河北邯郸的响堂山石窟便是这一时期代表。伴随着佛教石窟的盛行,佛教刻经成为北齐时期最负盛名的书法遗迹。北响堂山刻经是响堂山石窟刻经中的主体。其中北响堂山刻经中至今保存较为完好且极具研究价值的当数北齐重臣唐邕所作四部。而《唐邕写经碑》正是为此而立。本文据《唐邕写经碑》进行赏析,并对其与后世书家影响试做论述。

关键词:北响堂山;《唐邕写经碑》

一、《唐邕写经碑》概况

《唐邕写经碑》立于北响堂山刻经洞旁南洞窟外崖壁之上。坐西向东,上部凿雕两层佛龛,两龛均造一佛二菩萨像:碑座为依石壁雕成龟坐,已残。中部为碑身。碑身高170厘米,宽100厘米,全文共计20行,每行34字。尚存643字.字径4.5厘米。为隶楷书,记述了唐邕写经的缘由,内容,时间以及人物。

响堂山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内,分为北响堂山、南响堂山、小响堂山三处。均属太行山支脉,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位于峰峰矿区和村镇东鼓山,距南响堂山15公里。其中共有洞窟10座,其中4处为北齐窟,北响堂山刻经主要集中于第二窟内。北响堂山刻经主要唐邕所刻,唐邕者,北齐重臣也。此次刻经起于北齐天统四年终于武定三年。距张林堂先生《响堂山石窟碑刻题记总录》所记:唐邕刻经四部,分别为《维摩诘经》、《胜鬘经》、《佛说孛抄经》、《弥

勒下生成佛经》。为此北齐佚名书家为唐邕所刻四部佛经立碑刻记以彰后世。对此碑何人所立,就当下而言尚不能统一。在此采用楚默先生在《佛教书法史》中的观点:《唐邕写经碑》并非唐邕本人撰写,而是同朝善书且地位颇高者为唐邕撰写。

二、透过《唐邕写经碑》探析北响堂山写经的出现因由

北齐统治者笃信佛教,邺都佞佛成一时盛况,四方硕德高僧云集于此。写经作为佛事活动,围绕邺城终究成就今日大规模刻经书法艺术遗迹。故地邺城主体在今河北临漳县境内,北距邯郸40余公里,南距安阳18公里。响堂山属今邯郸市境内太行山支脉距邺都约40公里。故而邺城之西进行佛事活动必尽响堂山之便。此响堂山刻经出现地理原因之一。

朝代更迭不断,尤其在南北朝时期。北周灭北齐,北周武帝将灭佛政策推入北齐。在北响堂山刻经洞外的《唐邕写经碑》描述到,“眷言法宝是所归依,以为缣缃有坏,简册非久,金蝶难求,皮纸易灭。于是发七处之印,开七宝之涵,访莲华之书,命银钩之迹,一音所说,尽勒名山。”可见灭佛政策的推行势必引起护佛运动,《唐邕写经碑》中所表达的这种“缣缃有坏,简册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杀青有缺,韦编有绝。一托贞坚,永垂昭晰”亦是北响堂山刻经出现的社会原因之一。

三、《唐邕写经碑》赏析

其一:《唐邕写经碑》其文流畅,内容丰富。文中多四言成句,朗朗上口,颇富文学美感。文中清晰记载了唐邕刻经的时间,缘由,内容等重要信息。而谈到北响堂山刻经必然会绕不开这位重要的人物-唐邕(据《北齐书》本传记载:“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其先自晋昌徒焉。父灵芝,魏寿阳令。邕少明敏,有治世之具。太昌初(532年)或荐于高祖,命其直外兵曹,典执文帐。”)。

《唐邕写经碑》中所流露出在写刻佛典时唐邕虽康文经武,为朝廷要员,但此时“随病与药”,心态平和安静。所以《唐邕写经碑》对研究北响堂山写经乃至北齐写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晋昌郡开国公唐邕……眷言法宝,是所归依,以为缣湘有坏,简策非久,金碟难求,皮纸易灭。于是发七处之印,开七宝之函,访莲花之书,命银钩之迹,一音所说尽勒名山,于鼓山之所,写《维摩诘经》一部,《胜蔓经》一部,《孛经》一部,《弥勒成佛经》一部。起天统四年三月一日,尽武平三年岁次壬辰五月二十八日……山从水火,此方无坏……。”全文虽只700余字,但言辞优美且清晰完整的记述了唐邕写经的信息。可谓是文质彬彬,显露文字本身的魅力。

其二:《唐邕写经碑》书法颇具佛教气息,北齐时期佛教之盛,上至庙堂下至民间皆奉行之。佛家之内刚外柔,肃穆平和之理念对这一时期书法气息起到主导作用。《唐邕写经碑》与佛教造像相结合,延续了书,像结合的形质,非常具有佛教气息。结合当时佛教盛行的时代背景,同时又是为“写经圣手”唐邕写经立碑记事,所以《唐邕写经碑》颇具佛性。

其三:对于《唐邕写经碑》书法风格,杨守敬曾评价:“犹如《西门豹祠堂》、《唐邕写经碑》诸石刻,皆是一家眷属,若杨太真之肥不伤雅,皆北齐杰作。”清欧阳辅《集古求真》中:“书兼隶笔,然圆腴遒厚,实导唐贤先格”。两家之赞可见此碑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性。其用笔饱满丰腴,圆笔居多方笔较少。开唐颜体先河。隶楷相间,以隶笔居多,为楷隶演变必不可少一环。其间尚存钟繇遗风,集中体现了北齐刻经书法以隶书为主糅合楷书笔法的独特特色的书法风格。

《唐邕写经碑》书法风格端庄大气,尽显佛性平和静穆。点画谨严有度,线条质量实而不浮,劲见有力,气度俊爽刚健。横画起笔多为方笔,字内布白均匀,章法工整。用笔到位,无丝毫草率用笔之处。在用笔之中参杂楷法,使文字结体

平正,虽不及汉隶古朴雄浑,但笔画之刚健,用笔之严谨更胜于汉隶。在碑中留有许多别字与简化字,带有浓厚的时代特点。

对于北齐刻经,刘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分为四种。结合《唐邕写经碑》的风格特点不难找到其归类所在。1:属于魏晋隶书余绪,波挑分明,结构平整,但缺少魏晋隶书峻厚气质。北响堂山《维摩诘经》等。2:收敛翻挑,略带隶意,笔画丰腴。如北响堂山《无量义经》。3:位于山东地区的大字刻经。如《金刚经》。4:冈山刻经,形态怪异,水平不高。

另外在《中国书法鉴赏大字典》中有“此碑用笔光滑平板,不生动,力量外泄,风藏不足,从其书风看,隶楷相间,但隶意更浓,因用笔不妙,故论其格调,当为下品,与汉碑诸多名碑比,大为逊色,论楷法,与晋唐比,也远远不足。”的评价,这种评论实难说全面。首先《唐邕写经碑》生在北齐,而深具北齐书法时代特质;其次,书法艺术发展至今艺术性依然尤为重要,今人所创造的艺术定要符合当代的艺术需要,不应厚古薄今,评价标准亦当重新审视而定。

最后北齐刻经这一时期书法是有“复古”倾向的,在北齐之前隶书已经历北魏等朝代时期楷书发展阶段。到北齐时期刻经中为追求古意,是具安排行的加入大量的隶书笔法。形成北齐特有的写经风格,北响堂山写经正是其中代表。

四、北响堂山刻经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北响堂山写经是处于中国书法史上隶书向楷书过度的阶段时期。其书法亦有楷书早期的形态及创作意识,其中仍然包含着浓郁的隶书体式。加之所刻文字为佛家经典经文,是融合佛家思想的书法审美创作。所以北响堂山写经通古意,尚丰腴,平和静穆。康有为对此阶段字体评价:“通篆楷,高浑简穆,浑穆简静,多参隶笔,亦复高绝。”

北响堂山写经对颜鲁公书法有着莫大的联系。对此白谦慎先生以北齐水牛山《文殊般若经》和《颜氏家庙碑》为例,说明颜真卿宽博书风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颜真卿出生于长安但曾经在北齐旧地河北,山东一带活动过,看到一些北齐石刻搜到启发是有可能的;二是颜真卿祖上曾在北齐为官,而起书法承自家学,因此也可能没有直接临摹北齐刻经,两者有着渊源上的关系,而北响堂山刻经作为北齐刻经代表,也与颜真卿书风形成有着莫大的渊源。同时北响堂山写经作为北齐刻经中的经典势必影响到后世写经书法艺术的发展。但在唐之后写经文字日渐低迷,直到碑学大兴的清朝,由于金石家、书法家的收罗和重视而再度彰显于世。对近代乃至当代书法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古代经典遗迹的发掘,使得当代书法取法选择更为广博多样,书法艺术风格呈现大丰富。北响堂山写经所具的丰富的书法艺术性理应受到当代书家的重视,进行进一步探索与解读。

作者简介:苏小平(1992—),性别:男,籍贯:山东聊城 民族:漢,学历:硕士 专业:美术学书法,学校:安阳学院 。

猜你喜欢

北齐用笔佛教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佛教艺术
包饺子
《陆孝昇墓志》考释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智力大闯关
北齐长城考
看中国·在浙江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