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海绵城市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2020-07-09孙佳
孙佳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人们生活水平日益的提升。然而,由于排水管网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遭到破坏,造成每逢雨季时城市道路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给人们的出行与生活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市理论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园林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运动过程之一,形成的雨雪水是萬物生命之源。然而,降水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导致了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及部分城市严重缺水[1],且大部分城市又水涝成灾,常遭遇“逢雨必涝”的尴尬。除客观的自然因素外,大量的城市道路、楼房都形成了雨水集流面,再加上原有的排水管道老化、排水设计标准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只重地面上的建设,不注重城市绿化、透水和地下排水系统的“协调”建设,整体规划设计与建设布局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步调,使得城市表面看起来日新月异,但实际上却一次次受伤于内涝。因此,在新的城市建设及市政园林工程中,有必要采用“海绵城市”先进理念[2]和生态水文研究成果[3],减缓解城市内涝水患。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是有别于传统城市建设的工程设计,又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采取多种生态水文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工程技术[4],使城市有降水时,能够使得城市市政工程和园林工程自身就像海绵一样,最大限度地留住雨水,对降水具有良好的“弹性”,有效的调节水分循环,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暴雨灾害等。该技术与传统排水的特点比较如表1 所示。传统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多是采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理念,市政路面及公园小道都依靠水泥或沥青硬化,雨水无法下渗,硬化的地面形成了雨水集流面,使雨水快速汇聚,且各种排水设施多用管道沟渠,管道容易堵塞而排泄不畅,很容易形成内涝。
2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的具体运用
2.1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原则
首先,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传统解决雨洪问题的方法是利用密集的地下排水管网,将其与市政设施进行连通来快速排放雨水。这一举措尽管有一定成效,但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系统会对原有的生态渗透蓄水循环造成严重损坏。海绵城市技术倡导要降低对自然现状的破坏,强调对场地自身排水功能的利用,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以保护和修复为前提进行开发建设,尽可能对园林的原始地形和自然条件进行适度改造和优化,实现更加生态有效的雨水资源管理。其次,作为城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景观设计大多会采用不透水铺装。而大面积的不透水砖会导致地表自然下渗通道被阻断,大量的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景观设计环节,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不透水铺装,同时增加更多的绿地面积。即便是道路、停车场等必须用到不透水铺装的场地,也可以采用打断法以降低其连续性,从竖向设计上进行创新以实现对地表径流的逐级消减。再者,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习惯于采用末端治理法来处理雨水径流,这是一种将分散径流汇聚成大型径流进行统一处理的技术,很容易造成面源污染。为此,可引入 LID 技术来对雨水径流源头进行科学传力,即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园林里的场地、道路、建筑、水系等景观要素,实现在径流源头对雨水下渗、运输、储蓄和净化等过程。最后,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技术的关键在于模拟自然,因此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城市园林的功能和美感,确保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给游客以美的体验。更进一步,可将雨水径流处理过程进行景观化呈现,让大众直观地了解雨洪管理过程,这样既有助于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又能唤起民众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2.2科学设计雨水净化系统
土壤渗透一般来说具有净化雨水的作用,草坪在园林工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对雨水的净化同时,可以实现对雨水的收集,从而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除此之外,园林工程设计中要开展生物处理与净化,实现对雨水中各类污染物的分解,同时可以利用植物吸收水中的杂质,从而达到净化水的效果,优化园林工程的建设。此外,在开展园林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城市水生态敏感区的保护,要实行生态水敏感区(湖泊、河流、湿地)与城市排水系统的衔接,在这个过程之中要明确城市雨水的排水出路与排水区,实现对河流径流的保护。此外,通过城市园林工程中的湿地、花园以及池塘等应用,实现对于雨水径流的严格控制。此外,要结合城市土地性质、地质条件以及功能区划分等方面信息,按照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明确城市重点建设范围及其年径流控制总体目标,从而为海绵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必要的指导。
2.3科学开展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
大量的降水会影响土地的渗透性,所以雨水下渗与雨水收集等是园林工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人员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设置道路渗滤沟,积极的开展园林工程建设。除此之外,要改进并优化排水功能,实现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提升地面的渗水性与稳定性,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进行透水层的铺设,或者是将石子铺垫在道路两边,从而进行雨水分流与渗漏。与此同时,在园林内部可以加强生态水渠的建立,将其打造成一道园林景观。要注重明渠与暗渠的设置,其中,明渠建设中要利用石子以提升渗透吸附能力,暗区艰涩和中要加强排水沟的设置。
2.4传输系统
具体包括:种草沟,这是一种类似于下凹绿地但却有明显差异的雨水渗透处理技术。它多由线性分布的植被地表沟渠或带状低洼绿地构成,可以将周边汇聚的地表径流和超过绿地承载能力的雨水径流传输到储蓄设施,具有强力的净化和过滤功能,但规范较严格且设计较复杂;旱溪,这也是一个拥有完整水系统的人工湿地,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可以在雨季或非雨季都发挥良好的雨水传输功能。
2.5合理设计雨水储蓄系统
开展集雨型绿地的设计是园林工程雨水储蓄设计中的关键。通过种植耐湿涝的植物,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储蓄,避免出现雨水堆积问题,从而保证生态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植物可以起到美化环境与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持续需雨季的地区,通过种植耐涝旱植物有着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在园林工程设计中可以考虑增设人工湖,充分发挥出人工湖在雨水储蓄的作用,并保证湖水的干净清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之后总,要以各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园林规划。同时,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雨水收集系统,净化系统的科学设计,并采用科学方式优化配置各类园林绿地植被,从而为园林工程的功能的有效发挥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柳小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居舍,2017(35):85-86.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205198208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