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2020-07-09张严伟郑遵宇李美蓉王正豪
张严伟 郑遵宇 李美蓉 王正豪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电网运营模式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保障了电能的供应。但是依旧存在电力能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电力能源的供应问题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完善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智能电网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
引言
传统的电网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电力系统应当加强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智能电网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创新发展,而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也能够形成综合性的智能电网系统。通过加强对相关管理机制以及先进设备的应用,能够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网服务,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智能电网综合分析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全球能源供应更加紧致,因此,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智能化电网这一理念,首先是美国提出的。美国政府通过将建设智能化电网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策略,希望能够推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智能电网是由输电系统以及自动化配件组成的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应用先进的测量传感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确保电网运行的运行可靠性。通过传递有效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电力服务。从长远来看,建立智能电网是最经济的选择,中国的人口数量较大且能源分布不均匀,因此,只能通过智能电网建设,从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系统,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项因素,要保证电网运输质量,同时也要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天气以及环境会对电力的正常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应当确保电网的稳固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电网的耐用性以及实用性,确保电网在恶劣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1]。在全球资源十分紧张的背景之下,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十分重要,因此,智能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优化,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二、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的重要性
(一)提高智能电网整体水平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同时还能保障智能电网的整体质量水显著的提高。该技术对于提高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水平有很大帮助,且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来看,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期间,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相关数据的全自动收集和储存,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的用电情况。另外,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与智能化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处理相关电力数据的效率以及控制用电对象的合理性,同时还可以动态监测到整个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不断反馈相关信息,对于提高智能电网建设水平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的是,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故障以及错误带来的影响,有效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二)提高对电网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能力
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下,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每天收集并整理大量的电网数据,不仅非常繁琐以及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对于相关电网数据的采集还有一定的限制,利用传统的物理电网模式收集的相关电网数据无法实现分组。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物理电网模式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处理数据的能力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要。但是在现阶段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电力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同时在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合理的使用电力工程技术还可以按照设备型号和功能的不同,对相关电网数据自动分类处理,不仅方便了相关电网数据的归档工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有利于智能电网更快更好地发展,保障智能电网在实际的运行中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带来重大贡献。
三、机电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一)输电环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网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前我国电网建设正在逐渐朝着大容量以及高电压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高的便利,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电网的发展方向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以及风险,因此,需要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通过运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推动电网建设的发展。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能电网建设的便利性[3],也能够使得交流电网在运作的过程中实现协调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还能够完成一系列距离较长、功率较大的传输工作,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其次,对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机电工程技术不仅仅需要较强的吸纳能力,也对技术的稳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于其中,不仅仅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能够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4]。
(二)用电环节
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在推动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同时也给客户用电提供了保障。电力企业想要确保用户对于用电的满意度,应当加大用电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与此同时,也应当提高供电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用电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当下电力事业的进一步推进,想要确保用户对于用電的满意度,提高用电高效性,应当加强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通过推动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并且将机电工程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为创设智能化小区提供条件。
(三)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农村智能电网中的馈线自动化(DA)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也是农村配网自动化的基础,此项应用能够大幅提升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当前电力企业建设智能电网时重点投入的环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主要由10kV馈线以及能够实现手动、自动真空断路的器柱智能设备组合设计而成。农村智能电网中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与电网中的变电站、控制中心、自动化主站系统、输电管理系统、GIS定位系统等密不可分,在整个配电网络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能够帮助整个配电网络中的各个子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因此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可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AI技术等,为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提供配合,实现配电网运行监测过程中的系统故障检测、定位、隔离和自动修复等功能,精准定位故障范围,缩短停电的时长,一般能够实现10s-2min内完成故障处理,从而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力能源输送的安全稳定,就必须要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合理使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力供应更加高效更加科学,使电力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建军,王德智.探析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9(34):244-245.
[2] 赵伟.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4):59-60.
[3] 韩雨庭,齐兆杨.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南方农机,2019,50(05):233.
[4] 吕樊.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215-216.
[5] 兰海.农村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J].农村电气化,2015(07):41-42.
(作者单位:国网枣庄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