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房车去流浪:与你和解与自己和解
2020-07-09韩飞
韩飞
前妻出轨,杨均带着伤痛离婚。然而,他却对前妻的梦想念念不忘。他会怎么办呢?他最终能与自己和解吗?
开着房车去流浪
“砰砰砰”“砰砰砰”,2019年9月的一天夜里,在重庆市渝北区的一个公园,凌晨三点,睡意蒙眬的杨均,被一阵又急又响的敲门声吵醒。“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住在这里?”对方不客气地问。
“我是自驾游路过,看停车场没有人拦着就进来了。”对方是保安。“这里不准宿营,明天把你的车开走。”这种被半夜敲车门的经历,对于经常开房车自驾的杨均来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有一次在北京,居然还半夜被居委会大妈扭送到派出所。
杨均,土生土长的上海人,32岁,目前是几家杂志社的兼职编辑。母亲在他18岁那年因为癌症去世了,父亲以前是一名海员,现已退休。
杨均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文学功底还算扎实,一毕业就入职了一家门户网站,负责文学专栏的编辑。一个网名叫做“灰姑娘的南瓜车”的人经常会认真的留言,杨均也会认真回复。半年后,杨均和她相约见面了。
她是一名医疗器材的销售,经常会全国各地跑,不忙的时候喜欢看一些文学作品。她说她想赚够了钱买一辆房车,想去哪就去哪。杨均对她一见钟情,她对杨均日久生情,2014年两人登记结了婚。他们用所有的钱在嘉定买了套小户型,新婚生活是幸福甜蜜的。她一直鼓励杨均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并一再表示她可以来养家。
杨均辞了职,在家中专心写起了小说。第一年,杨均主内,妻子主外,日子还算幸福和睦。到了第二年,生活归于平淡,两个人的话渐少。第三年起,两人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多,她出差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2016年年底,出轨的妻子提出了离婚。杨均忍痛同意。房子卖了后,钱一人一半。但是杨均彻底没有了生活来源,只能坐吃山空。那段时间,是他整个人生的至暗时刻。
每当夜晚想起前妻时,杨均就会想起她以前的梦想——房车自驾。无聊时,他在网上看了看房车的价格,还不算贵得离谱,总体在20万~50万之间。杨均认真思考了一下,其实房车生活对他是比较合适的,原因有三:第一,新找的几份杂志社的供稿工作,都不需要去公司,有台电脑就够了。在哪里都可以工作,出去转转还能积累一些生活素材;第二,上海的房租费太高,单价配套都在5000元以上,买个房车,吃住行全有了,可以省下一大笔开销;第三,杨均想逃离这座城,尝试一下她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去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2017年3月,杨均拿出卖房的50万,买了一辆宇通c535自行式房车。5月,杨均开始了第一次旅行。从上海出发,穿过安徽、河南、陕西,历时半个月,到达了青海。
青海环境优美,风景迷人。杨均把房车停靠在青海湖的旁边,每天早上起床打开车窗,就能看见碧蓝色的青海湖。白色的海鸥,在天空盘旋后飞去远处,几匹牧民养的马儿,在岸边悠闲地啃食嫩草,一切似乎都和画上的一样。
在青海湖边整整待了一个月,每天早上8点起床,跑步、早饭、写作、午饭、午休、写作,当然隔上3天左右,杨均会去最近的超市补充一些粮食和蔬菜。就这样,杨均的生活非常健康和规律,心也静了,仿佛因为离婚给他带来的阴霾和忧郁,一下子都不翼而飞了。
杨均除了每月与杂志社签订的供稿外,还接了一份摄影的工作,为专业的图片网站提供风景照片。每月的专职供稿9000元,摄影拍摄2000元,一万多的收入,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一路上的奇遇囧途
離开青海的前一天,杨均去附近的牧民家里借水。房车旅行的唯一问题就是生活用水没办法自行解决,每隔上一段时间,就要去找人借水。
幸好青海的民风依然比较淳朴,还是比较欢迎杨均,当然,杨均偶尔也会买点小礼品送给他们。
“老哥,你这是干什么去?”一天,杨均看见牧民家的主人正拎着一只黑色的狗崽往外走。
“不值钱了,串种了,把它扔出去。”牧民巴特尔边说边笑嘻嘻地把狗崽拿到杨均的面前。
几年前有很多外地人来青海炒藏獒,炒得厉害,现在整个青海的牧民几乎家家都在养藏獒、卖藏獒。在物质还比较匮乏的青海,养一只没用的狗,对于牧民的经济来说,是一种压力。
杨均跟巴特尔说:“这狗我要了。”巴特尔竟然非常开心,送了杨均2斤牛奶和一块羊皮。杨均给狗狗取名大福,他的旅途终于有个伴了。
2017年7月,从青海出发以后,杨均房车旅行生活的激情渐渐褪去了。因为6米多长、2米多宽的自行式房车,停在哪里都会被交警和城管撵,大街不让停,小巷又停不进。
还有最重要的生活用水,一般去超市和餐馆加水都是乞讨式的,要不就是不准加,要不就是被驱赶。唯一有水、能停车的地方就只有高速服务区。可是服务区一到晚上就会有大车停靠。声音大得震耳欲聋,车灯又刺眼,根本就没办法入睡。
2017年10月底,杨均穿越湖南前往江西的路上,由于这段时间过于奔波和劳累,身体有些不舒服。当杨均正准备就近在服务区留宿时,手机突然死机了。他只能一直往前开,到下一个服务区再停靠。然而,杨均开着开着,突然发现路越来越窄了。
当杨均察觉已经走错路的时候,车已经上了盘山道。他定睛一看:右边就是悬崖,左边是不停往下掉落石子的峭壁,路面还有被大车压出来的炮弹坑,危险极了!
现在调头根本不可能了,杨均只能支撑着快被颠散架的身体,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往前。差不多开了四个多小时,才驶上比较宽阔的路面。
当时天已经黑了,四周看不见路灯更看不见住宅,只能透过汽车大灯,看见外面充斥着浓浓雾气,杨均感觉这里似乎是一个公园。
奔波了一整天,晚饭也没吃,再加上身体的不舒服,杨均决定在这里过夜。躺在床上似乎还没有睡多久,就被一阵鞭炮和唢呐声给吵醒了。杨均拉开窗帘向外面望去。房车旁的一棵大树上,正挂着一个破旧的花圈。透过花圈,能看见在很远处还有一只送葬的长队,正向杨均慢慢靠近,队伍中的一口黑色棺材尤为显眼。
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炸毛,杨均本能的反应就是赶紧走!当杨均坐到驾驶室时,透过挡风玻璃看到眼前的一幕,让他整个人的后背都湿透了。杨均的视线以内,全部是一座座坟,大的、小的、新的、老的、有照片的、没照片的……杨均差点崩溃,昨夜竟然住在这片坟地里!
点火、踩油门,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里!一直到达最近的高速服务区后,他的这颗被惊吓过度的心,才又重新回到了身体里。那以后,杨均再也不会嫌弃高速服务区晚上大车多了。
2018年6月,杨均从康定前往色达,这条线路是旅游爱好者们自由行必选的线路之一。因为杨均开的是房车,没有时间和食物上的限制,所以杨均基本上都是停三天走一天,偶尔遇到一些准备不充分的旅友也会尽量帮一下,一路上都很愉快。
那里的天是真蓝,格桑花是真美,牦牛肉是真香。正当房车快到色达时,突然在路的中间冲出来一堆七八岁的孩子,上来就围住了杨均的车要吃的。
有几个胆大的男孩甚至试图打开车门,杨均正想打开车门,把之前采购的一些糖果分给他们时,一向安静的大福,突然凶狠地叫嚷了起来。
杨均看看大福,又看了看外面的孩子们,那几个胆子比较大的男孩,还在不停地用力敲着车门,嚷嚷着让他们上去。
杨均似乎也感觉出了不对劲,这四周根本就没有什么村庄,最近的村庄也离这10公里以外,这群小孩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杨均想走,但是他们又把整个车围得死死的。
杨均焦急地看着手里拎着的一大袋糖,灵机一动,用力把手里的糖果扔向马路边,小孩子们的注意力瞬间都放在了糖果上,纷纷跑了过去。杨均抓住这一瞬间的机会,开足马力冲出了包围圈。车开出后,杨均从后视镜中看到了一群大人冒了出来,原来他们一直躲在不远处的大石头后面……
与你和解与自己和解
房车旅行,最怕的是坏车。2018年11月,杨均在山西换了几个驻车地都不太理想。折腾了几天后,他终于在临汾附近的一个服务区停靠了下来,准备踏实地待几天,处理一下工作。
半夜,杨均突然被“滴滴”“哒哒”的声音给吵醒,认真听了一下,应该是下雨了。杨均犹豫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换个有篷的地方停车才保险。
拉开窗帘,这个季节的山西特别冷,与有暖气的车内比起来,还是车里最舒服。身体压根就不想动,并且外面也没有谁在移车,于是杨均翻了个身,又继续睡了。大概凌晨两点,杨均又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密集敲击声惊醒。杨均赶紧穿好衣服下车,还没等走几步,就被一阵冰雹砸了回来。
这样下去,车顶上的太阳能板会被砸烂,于是杨均进入驾驶室准备点火离开这里。可发动机怎么打都打不燃了。想拖车,不可能。之前为了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所以找的这个服务区比较偏僻,大半夜的根本没车停靠。到了凌晨4点后,冰雹下得更大了,整个车都被敲击的“轰轰”作响。
太阳能板早就被砸坏了,整个房车没办法取暖。杨均冻得睡不着,只好抱着大福来取暖。杨均非常懊恼,为何当时冰雹还不大的时候,不勤快一些呢?
第二天,为了给电瓶充电,杨均又满服务区地去借搭电的线和电夹,整整耽误一天的时间,才把车点燃。從那以后,杨均也吸取了教训。只要觉得天气不对,马上就走。停车地有篷、人多,才是杨均的首选停靠点。
除了在旅途中遭遇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外,有些时候陌生人带来的温暖也是巨大的。2019年1月,在哈尔滨参加完冰雪节后,杨均前往内蒙古。谁知刚刚到达内蒙古,就下起了鹅毛大雪,雪是又大又白,真的漂亮。
杨均劳碌奔波了一整年,钱没赚多少,整个人有些心灰意冷。于是,把车就近停在内蒙古赤峰市200公里以外的草原上。杨均打开窗帘看着外面的茫茫雪原,拿出冰箱中的洋酒和牛肉,边看雪景边喝酒。大福也许是因为奔波有些劳累,安静地趴在杨均身边。酒越喝越多,酩酊大醉的杨均,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杨均被大福的吼叫声吵醒了。当杨均起床的时候,发现整个车都在剧烈摇晃,外面还有人和拖拉机的声音。
杨均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人要抢劫!赶紧爬起来,拿出了门后的工兵铲,拉开所有的窗帘,但是映入杨均眼前的一幕,是有人在帮他拖车!
杨均穿好衣服下了车,还没来得及问候他们,就被一位说着蹩脚普通话的蒙古大汉赶进了车里。外面冷,他让杨均先上车,杨均的车陷在雪里了,他们准备把车拖出来。杨均心里暖极了。没几分钟,这些蒙古大汉们就把杨均的车拖了出来。
“昨天,我从克旗回家,看见你的车陷在里面。你应该不了解内蒙古的天气,这雪肯定会越下越大的,我怕你油耗光了,冻死在车里。所以找了我的朋友,帮你拖车。”一位蒙古老大哥爽朗地说道。
杨均的眼睛湿润了,好似在这茫茫的雪原深处,遇见了异乡的亲人。之后,杨均和他们在毡房里喝酒唱歌,心里的那点失落也慢慢释然了。
后来的旅途中,杨均又结识了很多人。比如在露营区认识的房车朋友老崔,至今还保持着联系。如果线路允许,他们还会在某个地方相约品茶喝酒。
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杨均24小时窝在上海的家里。这三年的旅程奔波,让杨均早已忘记了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出发。也许是因为想完成前妻的愿望,也许是因为在城市待久了想出去转转,也许是因为杨均的血液里本就充满着流浪的基因。
现在,这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杨均想继续行驶下去。
编辑/宋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