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的音符,无形的丰碑

2020-07-09雍凌凌

北方音乐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四军

【摘要】苏北盐阜区抗日根据地曾在抗战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新四军抗战歌曲,这些战歌具有独特的创作特征,学习和研究这些作品,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9-0036-02

【本文著录格式】雍凌凌.流动的音符,无形的丰碑——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的创作特色[J].北方音乐,2020,05(09):36-37.

一、创作题材特征

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的题材大多反映部队作战、根据地抗日军民的战斗与生活等方面,描绘了根据地人民的美好生活,赞美了军人们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歌颂了军民们的抗战精神。

(一)反映部队作战

“革命英雄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塑造了新四军的英雄形象,赞颂了新四军不屈不挠、冲锋陷阵的抗战精神。章枚、李增援为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创作的的《勇敢队》,是一部混声三部合唱曲。“勇敢队!冲锋在前视死如归,抢渡河水不怕深,争爬土城快如飞,冲过铁丝网,壕沟挡住谁?猛打手榴弹,顽军惊慌忙溃退。冲冲冲,勇敢队!猛打猛冲勇敢队勇敢队首先占碉堡,英勇高呼胜利;新四军万岁!八路军万岁!共产党万岁!”,真实体现了面对民族灾难时,新四军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坚强意志。陈毅执笔,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具有进行曲风格,“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地驰聘;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这首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而著称于世的战歌,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根据地军民的战斗与生活

以根据地军民战斗与生活为背景,积极反映根据地的建设发展,讴歌敌后方根据地美好生活的歌曲,也是盐阜区新四军歌曲的重要创作题材。由何士德作曲的《战地的婦女》,是一首反映根据地妇女在抗战时期精神面貌的经典歌曲“要劝丈夫儿子,参加抗日军队努力杀敌,坚持抗战到底。勇敢的姐妹们!我们手牵手,肩并肩,永远团结一致,合力争取妇女解放。”这首歌曲创作源头来自苏北等抗日根据地,塑造了勇敢团结的战地妇女形象,对根据地抗日群众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军民鱼水情,是战时乃至当今和平年代军旅歌曲类型中永恒的主题。创作于1944年苏北盐阜根据地的《拥军歌》,将抗战时期盐阜人民无怨无悔爱党爱军、积极支援抗战的珍贵历史情景在嘹亮的战歌声中真实再现。“盐阜区,新花样,拥军法令贴上墙,参加自卫队,打狗折砖墙,破坏车路打坝藏粮,拆除碉堡风头墙。守秘密,不外扬,掩蔽军队伤病员,煮饭借粮草,让房借衣裳,报告敌情捉拿汉奸,军民合作力量强。”《别处哪儿有》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新四军原创抗战歌曲,曲风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接近苏北民歌风格。这首歌曲呈现了苏北平原的水乡风情,描绘了根据地军民们行船摇橹的生活面貌。“千条船呀万条船,千条万条来往象梭穿。除了解放区别处哪儿有?”亲切质朴的歌词、婉转简洁的旋律,将根据地军民在抗日根据地的美好生活真实再现。

二、音乐本体特征

众所周知,每首歌曲都是通过音乐来讲述故事,歌曲的旋律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描述了抗战时期军民们的峥嵘岁月,以强烈的节奏、独特的旋律热情讴歌了抗战军民在艰苦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崇高革命精神。

(一)旋律特征

1.分解和弦式旋律进行

运用分解和弦构成旋律进行,犹如军号响起,歌声充满了强烈的号召力。章枚作曲的《新四军进行曲》(谱例1)多次采用分解和弦构成旋律进行,歌曲旋律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士气,颂扬了新四军的铁军精神。

2.对偶式乐句

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在创作中时常采用对偶式乐句,不仅在旋律方面具有音韵和谐、节奏感十足,在语言组织上形成对偶式,铿锵悦耳、朗朗上口,便于根据地军民传唱歌曲,如刘保罗作词、何士德作曲的《当兵把仇报》(谱例2)便采用了对偶式乐句。

3.丰富的旋律音程

在新四军抗战歌曲中,多种旋律音程进行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如《新四军军歌》由于多次出现了弱起上行四度旋律音程进行,歌曲充满了战斗性和号召性;八度上行旋律进行具有推动歌曲达到高潮的作用,因而出现在该歌曲的结束句。五度旋律音程也常出现在抗战歌曲中,具有坚定性旋律特征,如《我们是中华民族好儿女》的中心句“我们是中华民族好儿女”以五度旋律音程展开,威武、坚定的磅礴气势振奋人心。

(二)节奏特征

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多以2/4拍、4/4拍为节拍,这两种节拍都以“强-弱”组合交替循环,节奏感鲜明、坚定有力,十分适合展现行军、战斗等情景。如《新四军军歌》《黄桥烧饼歌》《大胜仗》《上战场》等作品为4/4拍;如《保卫郭村》《勇敢队》《青年之歌》《我们的岗位在前哨》等歌曲为2/4拍。

三连音节奏型是一种典型的节奏变化,乐曲在进行时三连音的出现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动态美,连续的三连音使歌曲节奏变得更加铿锵有力,平淡的旋律变得更动感,歌曲情绪更激烈,好似子弹“嗒嗒嗒”发射的声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战斗队伍奋勇前进的情景,赋予歌曲强烈的感召力。如《怒吼吧,长江》《打大仗》等。

此外,音乐中加入附点节奏,能带来一种跳跃奋进、坚定有力的感情彩色,展现了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如李增援作词,章枚作曲的《勇敢队》(谱例3),附点节奏贯穿全曲,猶如“东风吹、战鼓擂”,生动地描绘出新四军在苏北大地上浴血奋战的场景;又如许以倩的《我们要爱护苏北》,附点节奏贯通全曲,曲风坚强有力。

(三)调性与结构特征

在调性方面,以自然大调最为常见,具有光辉、明亮的音乐色彩,积极向上的曲风与抗战主题正相匹配。如《父子岭上》(林因词,何士德曲)为G大调,《满天星》(范政词,贺绿汀曲)为C大调,《抗战到底》(钱亦石词,孟波曲)为降B大调等。

音乐被称为“时间的艺术”,音乐在时间上的延续,都必须有一个结构框架来布局,谓之曲式。由于战时的宣传需要,新四军抗战歌曲大多篇幅短小、陈述性强,曲式方整简洁,结构层次分明,大多以单乐段、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为主。如《我们的岗位在前哨》为单乐段,《打胜仗》为单二部曲式,《中华民族好儿女》为单三部曲式等。

三、语言创作特色

歌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才能成功地塑造出音乐形象,使歌曲广为流传。笔者从字词轻重音处理、结构与歌词结合两方面来分析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轻重音处理

语言轻重音的处理是歌曲创作的重要方面之一,语言读音的轻重与音乐节奏上的强弱拍或者是一拍之内的强弱位置的和谐,直接影响到歌曲的传播。盐阜区新四军抗战歌曲总是能很好地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粗夫作词、天虹作曲的《欢迎战友们》(4/4拍),首句中“我们亲爱的战友们”,将“亲爱的”放在强拍上,突出了战友们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为颂扬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新四军们凯旋而归,将“今天同我们胜利地汇合在苏北平原”中“胜利地”放在了强拍上。又如陈惠作词,何士德作曲的《青年之歌》中不仅将“战斗”“前进”等关键词语放在强拍上,还将“加强团结”“英勇斗争”等核心词语使用重音记号,使其更加突出,加强了歌曲的战斗气势。

(二)曲式结构与歌词的结合

以《中华民族好儿女》为例,该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歌词和第三部分歌词基本相同,第三部分的旋律也是第一部分旋律的变化再现,首尾段颂扬了抗战好儿女“千锤百炼已成钢”的抗战意志;第二部分不仅在旋律方面是对比性的新材料展开,在歌词方面也与第一、第三部分内容相异,以叙述为主,再现了1941年夏敌人对苏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真实历史情境。“敌后方,前门有虎后有狼……鬼子来了要反扫荡。进攻扫荡都不怕,我们在斗争中成长……”。又如孟波的《反投降小调》为三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采用了中国民间特有的“鱼咬尾”结构形式,自然而连贯的旋律完美配合了质朴简洁的叙述型歌词。

抗战时期,盐阜区新四军军民们正是唱着这些威武雄壮的战歌,以状声势、寄托情感。这一首首歌曲犹如一部革命回忆录,将新四军军民战斗生活的方方面面活生生地再现在我们的眼前。炮火连天的年代虽已远去,那些代表着民族之魂的抗战歌曲却流传至今。如今,要努力建设好新时代强军文化,这些饱含爱国主义情操和重要教育意义的新四军抗战歌曲将继续激励着中国人民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闻理.叱咤风云惊天地一代壮歌震古今——论抗日救亡歌曲与抗战歌曲的历史地位[J].人民音乐,1995(3).

[2]蒲方.对抗战音乐的再认识[J].人民音乐,1995(11).

[3]湖北人民出版社.抗日歌魂:1931-1945救亡图存歌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梁茂春.民族战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5]高天.战火中的歌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雍凌凌(1980—),女, 汉族,江苏南通人,盐城师范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从事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新四军
白菜心·新四军·人民江山
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新四军英烈和英雄群体
红色李巷
“新四军与新中国”征文与研讨活动参考题
新四军图书馆图书资料征集工作初见成效
表彰首届优秀学术成果评选获奖作品
新四军廉政文化研讨会征稿启事
盱眙新四军黄花塘党性教育基地开建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向百家图书馆赠送《新四军全书》弘扬正能量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有85名英烈一个英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