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科学施策,创建安全高效矿井

2020-07-08靳志龙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6期

靳志龙

摘 要: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是夯实煤炭企业安全基础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布尔台煤矿实例说明,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依法规范矿井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造与提高,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是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了事故发生,提高了煤矿的安全保障水平长效办法。

关键词:高效矿井;创新制度;百名人才;资源回收率;矿压治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6-0142-02

0 引言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和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积极服务“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战略,以创新型、引领型、价值型为导向,以清洁化、一体化、精细化、智慧化、国际化为路径,以一流的安全、质量、效益、技术、人才、品牌和党建为标准,构建布尔台煤矿实际的一流指标体系,着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扬长处,不断优化管控模式和管控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1]。

1 矿井基本情况

布尔台煤矿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建设的生产能力、主运输系统提升能力、煤炭洗选加工能力世界第一的大型矿井。矿井配套建设年处理原煤3100万t的洗选厂和年商品煤外运3100万t的铁路专用线,共同为4个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服务。布尔台煤矿于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11年7月试生产;矿井生产原煤逐年增加。随着产量的提升,对矿井安全管理和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目标

建立机制顺畅、功能完善、支撑有力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建立科技创新工作室,科技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长,形成大众创新的良好氛围。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秉承人才至上理念,创建人才一流。矿井各水平接替正常,盘区和工作面设置科学合理,采煤工艺不断优化,资源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生产组织进一步细化,设备故障率显著降低;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2]。

3 实现高效矿井具体举措

3.1 完善创新制度,助推创新工作

3.1.1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制定《布尔台煤矿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成立不同专业科技创新评委库,负责科技创新项目评选工作。各区队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科技创新工作小组,组长由各区队队长担任,各科技工作小组必须每年编制本队的科技创新计划,及时组织开展本队科技革新活动及技术创新交流活动;制定《布尔台煤矿“金点子”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通过征集“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依托科技创新工作室、兴趣小组等特殊团体,成立对应QC小组进行科研攻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培养一批全能型人才。

3.1.2探索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创新

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评审与奖励方面,认真执行“及时上报,及时评审,及时奖励”的原则,起到及时激励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创新成果的评审流程,通过明确流程和时限,保证创新成果评审的规范化和及时性。落实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推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评估、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改变急功近利、重数量轻质量的错误理念,让科技创新人才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的同时,获得合理、合法的回报,更好地体现创新创造的价值,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3.1.3定期梳理创新成果,建立项目推广长效机制

及时梳理公司和同行业优秀科技成果项目,经过会议研讨、现场调研等环节,将适合我矿科研项目推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全过程进行监管和考核,对推广使用好的单位及时进行奖励,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的生产力作用[3]。

3.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3.2.1营造重用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从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给予人才全方位的关心和爱护,积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让有能力的人既有“面子”又有“票子”,重点做好操作、技术、管理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通过一级师及以下技能师聘任,调动操作人才的积极性,让一线员工在现场生产中积极创新、革新现场工艺,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通过五级师、四级师等专业师聘任,调动技术性人才的积极性;持续优化干部综合考评管理体系,完善关键业绩指标构成和占比,科学考核评价干部的工作表现和成效,并应用到薪酬分配、人事调整等方面,切實提高干部管理效能。

3.2.2增强培训实效性,培养百名人才

立足当前,望眼未来,从不同方面,如员工学历深造,注册安全工程师应试技巧等方面,因人才专业的不同,分别确定不同培养目标以及培训的内容,着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推行岗前、岗位、短期脱产、专项培训、师带徒、交流轮岗等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能比武、专业调考和学习观摩交流等活动,使培训贴近职工、贴近实际,增强培训实效性。

为推动矿井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开拓人才成才进步渠道,推进人才队伍的梯队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战略型、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队伍,开展百名人才培养计划,培养50名技能人才、30名专业技术人才、20名综合型的管理人才。通过对矿井技能人才的筛选,选出50名具有高学历和高操作能力的员工,进行外出培训、校企合作、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专项培养加快这部分技能人才的成长速度,进而带动全矿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通过对矿井专业技术人才的筛选,选出30名具有高学历和高技术员工,进行专项培养,进而为优化矿井生产流程、改进生产操作方案、生产工序等做好人才储备;通过对矿井管理人才的筛选,选出20名高学历和高管理能力的员工,进行岗位轮换、外出培训等专项培养,培养成为懂技术,懂业务,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矿井高效管理提供人才保障[4]。

3.3 精细化管理,达到效率提升新水平

3.3.1 合理安排采掘接续,保障矿井正常生产

综合考虑矿井采掘接续、采场条件、队伍安排等关键因素,梳理矿井五年及中长期接续规划,提前根据矿井采掘接续影响关键因素和节点,确定设备调剂时间和队伍配置变更时间。与公司发展战略十年规划、五年计划、三年滚动规划的衔接,保障矿井正常生产接续。在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环节带来的安全隐患前提下进行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开采。合理搭配不同煤层不同煤厚生产,解决两水平煤层的压茬问题,也利于实现综采面回采效率的最大化。

3.3.2 合理优化设计,从源头减少资源浪费

近距离煤层可采用联合开拓布置大巷的方式进行开采,缩短投产工期,尽快解决煤层之间的压茬问题,并且减少巷道的掘进工程量,降低生产成本,简化生产系统。根据采场地质资料,进一步优化工作面巷道布置,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及断面参数,尽量减少巷道掘进割岩量、无效进尺及搬家倒面次数,提高掘进与支护效率。各类设计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内进行全面系统地思考,实现工程和设备一次性施工、安装到位,满足全寿命内的使用要求,杜绝工程反复施工、甚至出现返工的情况。

3.3.3 加强技术指导,优化支护设计

根据现场情况,结合国家规范、标准,制定矿各项施工技术规范,为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已回采工作面情况,在保证安全生产情况下,不断优化一次设计及补强支护设计,提升单产单进效率。针对布尔台煤矿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围岩性质、巷道用途和采动影响等因素,对42煤顶锚索支护设计参数进行变更。原42煤顺槽顶板支护采用φ22×8000mm锚索,变更为42煤顺槽顶板厚度小于1m时,采用φ28.6×8000mm锚索。

3.3.4 细化生产组织措施,强化执行力

根据公司下达任务及时分解到各区队,要求各区队根据分解任务制定本单位生产保障措施,召开专题会議对各队措施进行审核。业务部门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升现场执行力。充分发挥内部市场化机制,严格按照定额结算,提高全员主观能动性。

3.3.5 加强设备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

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设备易损件提前备货到位,减少设备故障处理时长。采用设备检修的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把检修工作任务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对设备进行超前判断和规范检修,降低设备故障率。

3.3.6 定期组织互检,强化采掘面工程质量

每月组织采掘队与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互检,各区队取长补短,通过“学、比、赶、超”的方式,稳步提升单产单进和质量标准化水平。结合到先进单位对标学习内容,在对我矿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缺陷、差距,对表、对标,并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不断提高采掘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采掘面工程质量及标准化水平[5]。

3.4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

3.4.1放顶煤技术应用

总结42煤一盘区和二盘区放顶煤工作面回采经验,进行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针对矿井采场条件,优化采掘接续,合理规划各煤层及盘区开采时间,避免煤层间相互制约,充分发挥放顶煤开采的优势,开展布尔台煤矿三盘区综放可行性研究,保证矿井的高产、高效。

3.4.2矿压治理技术应用

引进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控制技术,弱化顶板强度,减少采动影响。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将煤矿井下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技术应用于弱化煤层顶板,通过现场压裂数据曲线分析顶板岩层破裂、压裂范围。对比工作面回采通过压裂治理区域时,来压强度变化、来压峰值压力变化、巷道变形量、围岩应力监测值,总结利用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控制技术特点,研究工作面范围内坚硬顶板压裂治理技术。

研发大阻力控制顶板技术,减员增效保证安全回采。积极引入顶板水预裂工艺弱化顶板强度,同时根据矿井实际采场条件计划与郑煤机研发适合我矿的迈步式专用超前组合支架。在不断探索研究过程中,逐步总结一套适合我矿的“专用超前组合支架支护”+“顶板水力压裂”治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矿压显现剧烈问题。通过采用大阻力支护技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情况,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支护成本,保障员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素霞.基于安全生产绩效提升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2.

[2] 张维.影响班组安全生产的因素与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3(11):52-56.

[3] 周小燕.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培训、危险源辨识和绩效测量规范运行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4] 李长生,刘海涛.煤炭企业组织变革探讨[J].学习与探索,2010(1):98-99.

[5] 宋贵修,刘超.夯实安全生产根基的根本途径:实施班组素质提升工程[J].中国职工教育,2010(1):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