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诗歌中的自袭句
2020-07-08汪倚筠
汪倚筠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苏轼被认为是“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1]168,其诗歌别开生面,为宋代文学之大观,常被后人赞叹语意高妙、新意迭出。然而苏轼在诗歌中不仅大量化用前人诗句,还反复使用自己的创作成果,作诗时自相蹈袭,导致其诗集中存在很多重复诗句。宋时,周必大等人即已指出苏诗中存在自我重复的句子。从现代学者的研究来看,胡传志《遗山复句论》、周青松《论陆游诗中的复句》等文在论述某一特定诗人的自我重复现象时,对苏诗自袭句偶连类而及,但都未对其进行集中分析、系统考察,自袭句在苏诗中的面貌还有待进一步揭示。
重复蹈袭乃诗家大忌,作诗直接偷语者更被痛批为“最是钝贼”[2]149,才高学赡的苏轼为何会大量蹈袭自己的旧句,苏诗中自袭句的数量究竟有多少,通过何种方式自我重复,重复的诗句存在哪些类型,又对苏诗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作探讨。
一、苏诗自袭句的数量及形式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评论苏轼诗文“少重复者,惟人生如寄耳,十数处用”[3]661。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考察历代诗人重出的诗句,评论苏诗“亦间有复句”[4]491,并举出其中2例。张道在《苏亭诗话》中明确指出“东坡诗有自袭句”[5]1995,随后列出八例。纪昀、翁方纲、冯应榴等人也言及苏诗中存在自我蹈袭的词句、诗意、设喻及起结之法。这些评论虽都揭示了苏诗中存在自袭句,但并未指出其具体数量。在反复翻检苏轼诗集后,于其2700余首诗歌中,检得372组795条自相蹈袭的诗句①,涉及苏轼近30%的诗作。在诗句重出外,苏诗中还存在大量字词相类、语意相似、用事相同及意象屡见等雷同现象。
苏诗中370余组自袭句的重复形式也多样,主要存在以下三种:
(一)整句搬用,同一诗体的语句重复
苏轼在创作时完整搬用旧作中的句子,不加任何改动。苏诗中完全相同的句子有53组共117条,此种形式的自袭句在所有重复诗句中占比最小。同一诗句被重复使用的次数在2次至9次不等,以下列举数例。
“吾生如寄耳”②在苏诗中重复出现了9次:
吾生如寄耳,归计失不早。(《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吾生如寄耳,宁独为此别。(《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过淮》)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祸福。(《和王晋卿,并叙》)
吾生如寄耳,寸晷轻尺玉。(《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吾生如寄耳,出处谁能必。(《送芝上人游庐山》)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谢运使仲适座上送王敏仲北使》)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吾庐。(《和陶拟古九首》)
吾生如寄耳,岭海亦闲游。(《郁孤台》)
“至今清夜梦”在苏诗中重复出现了4次:
至今清夜梦,尚惊冠压头。(《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善饮酒……》)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次韵和刘贡父登黄楼见寄并寄子由二首》)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余潸。(《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
“归来闭户坐”在苏诗中重复出现了3次:
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张寺丞益斋》)
归来闭户坐,默数来时店。(《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
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和陶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
苏诗中还存在一整句诗中的两个分句都和前诗完全相同的情况,如: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闻洮西捷报》)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
(二)增删语词,跨越诗体的语句重复
诗句字数不同的诗体之间也存在语句重复。在增删少量语词后,七言诗、五言诗、杂体诗之间能跨越诗体重复使用同一语句。这类自袭句最典型的例子是苏轼将曹皇后挽词的颔联删去句首的两个字,日后又用在了高皇后挽词的颔联中:
原庙固应祠百世,先王何止活千人。(《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不许成服,欲哭则不敢,欲泣则不可,故作挽词二章》)七律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五律
增删的语词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表示时间、地点、心理状态、感受体会等进一步描写细微之处或解释强调的细节词。如:五古中“春风洒面凉”(《湖上夜归》),在增加对地点的说明后,于七律中重复为“归路春风洒面凉”(《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醉归呈景纯》);七律中“乘兴不辞千里远”(《题永叔会老堂》),在删去对情绪状态之欣喜豪迈的描写后,于五古中重复为“不辞千里远”(《次韵王巩留别》);七古中“不闻人声闻履声”(《宿海会寺》),在脱落诗句后半部分的语意后,在杂体诗中重复为“不闻人声”(《观棋,并引》)。
第二种是表示总括关系的词。如:七古中“万松岭上黄千叶”(《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在杂体诗中重复为“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蜡梅一首赠赵景贶》);五古中的“人生行乐耳”(《次韵子由除日见寄》)在七古中重复为“亦念人生行乐耳”(《送江公著知吉州》);七绝中的“何止容君数百人”(《宝山昼睡》)在五古中重复为“容君数百人”(《送顾子敦奉使河朔》)。
配合字数的要求增删语词前后,两句在感染力、细腻度及语气强弱等表达效果上可能会有些许差异,但新句是在旧句基础上措语,并保留了旧句大部分语意,仍是自我蹈袭。
(三)略加改易,高度相似
苏诗中第三种自袭句是将旧句仅改换一二字,又用在其他诗作中,前后诗句高度雷同,仍不出自我蹈袭的窠臼,此种自袭句数量最多。用于改换的词与原词相较,或词意相似,或词性相类,或出现在句中同一位置。兹举数例,如:“何以娱嘉客”(《与梁先舒焕泛舟得临酿字二首》)、“何以娱醉客”(《次韵子由所居六咏》)与“何以娱我客”(《丙子重九二首》),三条诗句句式完全相同,仅更改了“客”前的修饰限定语;“不知道里艰”(《神女庙》)与“不惮道里艰”(《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相较,仅更改了句中的动词;“今予独何者”(《夜泊牛口》)与“今吾独何者”(《小圃五咏》)两句,仅将主语的人称代词替换成了与之同义的表达;“此语君莫疑”(《初秋寄子由》)与“此语君勿疑”(《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慰鼓盆劝学佛》)虽有一字之差,但句式与语意全同。
此外,苏诗中还存在两条诗句句式完全一样,语词也高度相似,而语意却相背的情况,如“人老簪花不自羞”(《吉祥寺赏牡丹》)与“人老簪花却自羞”(《答陈述古二首》)两句,再如“江湖常在眼”(《次韵李公择梅花》)与“江湖不在眼”(《送程七表弟知泗州》)两句。
二、苏诗自袭句的类型
着眼于对诗句因袭渊源及表达效果的考察,苏诗自袭句大体可分为对前人名句的蹈袭、对自我佳句的蹈袭及对常用熟句的蹈袭这三类。
(一)沿用前人名句
苏诗中沿用了许多前人名句,其中有一部分诗句在蹈袭前人后又自我重复多次,这类诗句从“源”上来说是蹈袭前人,但从“流”上来看还是自我蹈袭。如同苏诗用典之援引广博,苏诗重复沿用的前人名句也兼采各代、出入经史,自先秦至北宋人的诗作均有选择,除诗歌外,散文、辞赋、史书、佛经中的句子也被处理后用于诗中。兹举数例,如:“驾言聊复写我忧”与“驾言写我忧”两句是对《诗经》中“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一句的凝缩;“相逢不相识”语出刘希夷《采桑》、李白《和卢侍御通塘曲》等一批唐人诗作;“收得玉堂挥翰手”等句化用自欧阳修《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慨然有感》;“人生行乐耳”语源《汉书·杨恽传》中记录的小诗“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归去来兮”语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请息交于绝游”等句;“身心颠倒不自知”与“颠倒不自知”语源《楞严经》“不知身心颠倒之所在”一句。
沿用前代名句是苏轼以故为新创作观念的体现。诗歌这一文体经过历代诗人的探索尝试,可发掘的新意越来越少,对前人佳作虚心学习并“融贯众妙,出以变化,别铸真我”[6]2331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苏轼并不避讳自己对前人有过模仿因袭,其在《江月五首》组诗的诗引中写道“子美诗云: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此殆古今绝唱也,因其句作五首,仍以残夜水明楼为韵。”苏轼该组诗的首句均化用了杜甫诗句,描绘月夜不同时间的景象及自己的情思。从一句杜诗衍生出多首诗作,对前人未着笔处多加描画,拆句为韵展现才情,这在师法古人之余,还有些与前贤在雷同处争胜的意味。从使用效果上看,前代名句与苏诗融为一体,被苏轼用来抒己胸臆。例如,“人生如朝露”在《汉书·苏武传》中是李陵劝说苏武在艰苦的境况下不值得守忠的理由,这句话在苏诗中出现了3次。从诗歌主旨上看,《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中该句是因寻访不遇及友人寄诗而触发的人生思考,在于表达对生命短暂坎坷的悲伤;《登常山绝顶广丽寺》中该句是登高远眺时的嗟叹,意在表达不必总是忧虑人生苦短、一切终将逝去的省悟;而《读孟郊诗二首》中该句则是读书时的感想,旨在抒发人应从苦痛中抽身出来,去寻找生活的乐趣。“人生如朝露”在三首苏诗中所发挥的作用,已与其最初的语意指向不尽相同,且在每一次袭用时语意都有更新,这也是苏诗多次袭用名句却不板滞的原因。
(二)复用得意佳句
诗人在苦心营造出较为满意的句子后,常常在不同的诗作中反复使用,旨在将佳句提升全诗表达效果及彰显自我才力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种行为在诗歌创作中并不鲜见。王安石曾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及部分句意在其他诗作中反复使用,钱锺书认为其意在将“得意话再说一遍”[7]77。钱锺书也指出苏轼诗中“明月明年何处看”及“孤山久与船低昂”等句的语意数次出现,评论《饮湖上初晴后雨》中部分词句及语意被苏轼多次使用的原因在于其“似乎很自负这首诗”[7]111。如钱锺书所言,苏轼在诗歌创作中存在对前期佳作的因袭,但主要集中在对部分字词及部分句意的重复,很少将得意佳句整体搬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重复佳作过多继而产生“好曲不禁三遍唱”的负作用。被苏轼重复使用的佳句多见长于描写角度的新奇巧妙、设喻的生动鲜活及议论的独到精辟。如:
夹路苍髯古(《同王胜之游蒋山》)
夹路须髯苍(《戏作种松》)
团团如磨牛(《送芝上人游庐山》)
团团如磨驴(《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云……》)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在苏轼的创作中,还存在将同一佳句于不同文体中重复使用的现象。如诗与词中使用同一佳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独觉》)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九日次韵王巩》)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此外,胡仔也指出苏轼的一些“倔奇”之语在诗与文中两用,而重复使用的原因在于“盖得意也”[8]240。
(三)惯用普通熟句
苏诗中还存在对普通诗句的重复使用,这类诗句使用熟字熟语,所表达的也是很直白平淡的含义,如“世俗安得知”“门外三竿日”“山中亦何有”“园中亦何有”等句。与前两类自袭句相较,熟句重出涉及的诗歌数量最多。
随着诗人在创作上不断打磨锤炼,创作风格逐渐趋于老成,诗人也建造起属于自己的材料库。每个诗人都有着自己所偏好的意象、谙熟的典故及惯常使用的语言,并对这些材料及表达方式烂熟于心,常常落于笔端,如苏诗中频频出现“月”意象,反复出现“青州从事”“来禽青李”等典故,用“不知”开头的句子更是多达60余句。当诗人用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连缀起熟悉的材料时,往往就会造成整个句子的重复。胡传志《遗山复句论》指出诗作中熟句重出的原因还在于相似境遇的触发,“面对相似的语境,诗歌创作常有一种思维惯性,诗人们的一些习惯用语便趁机活跃起来”[9]740。在苏诗中,因语境相似及表达习惯造成的诗句重复现象屡屡出现,略举两例。
要表达天地广阔、乾坤之大则云:
大哉天地间(《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
大哉天宇间(《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大哉天宇内(《寄周安孺茶》)
要表达对过去十年的回望则云:
回思十年事(《子由生日》)
回看十年事(《哭王子立次儿子迨韵三首》)
回看十年旧(《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这些重复并不一定都是苏轼有意为之,也可能是“口熟手溜,用惯不觉”[10]124。《诗人玉屑》“语不可熟”一条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坡作聚远楼诗,本合用青山绿水对野草闲花,此一字太熟,故易以云山烟水,此深知诗病者。”[2]183由此可见,苏轼是在意诗语失之太熟的,不希望自己诗歌的语言过于常见,但相似境遇的触发及思维惯性的推动还是使其顺笔写出了如此多重复的句子。此外,在作品的平淡处,用自己熟悉且喜好的材料、方式来创作,诗人可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于需要精心打磨的部分,使创作更加高效。也因为重出的熟句往往非一篇之警策,黯然于诗歌其他部分的光芒,尽管数量大,但苏诗并未因此招致太多苛责。
三、苏诗自袭句的产生原因及启示
“(诗)以奇趣为宗”[2]294,在诗歌创作中乐于做出创新尝试的苏轼为何要大量重复自己的旧句?除上文已论及的苏轼对前人名句之推陈出新、对得意佳句之自爱耽溺、对普通熟句之习惯使用外,苏轼自我蹈袭诗句还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重叠勾连,参互成文
苏诗中有一类自袭句是其有意造成的,旨在通过诗句重叠的方式来勾连不同的诗作,“用自己诗为故事”[2]207,从而产生互文性效果,并提醒读者要合观这几首诗才能明晰作者的意图、体会作者的感受。
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任职时作《於潜僧绿筠轩》,该诗用幽默活泼的语言写种竹之于居所的重要性,首句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元祐二年(1087),苏轼在朝任翰林学士时作《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该组诗第一首写文与可画竹时身与竹化的状态;第二首写文与可所画之竹清妙绝俗;第三首写晁补之不善谋生,在全家只能喝粥果腹的境况下,仍替人谀墓来购买文与可所画之竹,结尾有“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一句。此诗中“可使食无肉”很明显是自《於潜僧绿筠轩》蹈袭而来,苏轼也标了一条自注点明这是自己的旧句,如此反复强调,诚然有看重旧诗的原因,但也是希望通过列出旧诗的首句能使读者想起旧诗,从而将两首诗结合起来阅读。《於潜僧绿筠轩》前六句为:“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晁补之为何在贫寒的生活中即使替人谀墓也要收藏文与可的画作,其原因不仅仅在于文与可画作之绝妙,也在于竹是高洁脱俗的象征,体现着精神上的追求,可以忍受喝粥果腹的物质匮乏,但生活中不能没有竹的存在。
苏轼的很多诗作在其生前就已结集流传,用重复诗句的方式将几首诗勾连在一起,提醒读者前后综合阅读,可以扩充单首诗歌的思想蕴涵。
(二)信手就篇,锤炼不严
苏轼对部分诗句的锤炼不够严格。一方面,从题材来看,自袭句多出现在其纪行诗及应酬唱和诗中。例如,《凤翔八观,并叙》中“泉源从高来”一句是从同是纪行诗的《荆门惠泉》中蹈袭而来,《次韵王巩留别》一诗中有三处蹈袭旧句,“不辞千里远”沿用自《题永叔会老堂》,“文字相娱嬉”沿用自《再用前韵寄莘老》,“故人今有谁”沿用自《送颜复兼寄王巩》。苏轼很多纪行诗都具有日记的性质,如其所言“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故游历与记录之间的时间不会相隔太长,而应酬唱和诗交际功能的发挥也很强调时效性,这两类诗作都要求诗人在没有充分时间去锤炼每一条诗句的情况下快速创作,在诗歌非紧要处蹈袭旧句可降低创作的难度,便于诗人顺利结篇。此外,过于频繁的应酬、对部分应酬诗不看重还促使诗人使用一些套语去应付,形成模板化的写作套路,导致诗句重复。赵翼评苏轼部分应酬诗为“即席即事,随手应付”[1]233。纪昀也评苏轼存在自袭句的纪行组诗《初入庐山三首》为“随意口占,无甚出色”[11]1005,评《游卢山次韵章传道》中蹈袭旧作的部分为“无聊塞白耳”[11]507。
另一方面,从创作习性及创作风格来看,苏轼在创作时常常豪情万丈,就某一命意纵横驰骋,诗材诗语如滚滚流水肆笔而出,不同于贾岛等人逐字逐句苦吟推敲的创作方式。但“气吞五湖三江,波澜壮阔,自不免泥沙俱下”[12]22,这种放笔快意、一泻千里的创作习性,让苏轼放松了对诗句的严格把关,使旧句在有意无意间又重复落于笔端。针对苏轼的创作风格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赵翼评论称“随笔所至,自成创句,所谓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然未免句法重叠”[1]184。
(三)根本原因及启示:语言的有限性
才高学赡、有着极强语言运用能力的苏轼在诗歌中大量蹈袭自己的旧句,尽管有一些个性化的原因可以对此做出解释,但也启示着我们在诗歌创作中语言的自我蹈袭是不可避免的,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的有限性。
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固定的符号形式,对广阔无垠的世界及幽深浩渺的诗人之意的表达都是极为有限的,意不称物、言不逮意是文学创作中的客观事实。苏轼对此亦有过论述。《与谢民师推官书》是苏轼晚年的一篇书信体文论,体现了其对文学创作的总结思考,针对孔子所言的“辞达而已矣”,该文认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13]1418,此段议论指出洞察事物的独特妙处将其了然于心已极为艰难,而将“物”与“意”用语言全面、细致、准确地表现出来以实现“辞达”则是不可能做到的。刘勰曾言“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14]173,思想易于变化万状,而语言则难以创新。又因为“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15]25,在言与意存在矛盾的时候,诗人只能将个性化的感受与事物幽妙广阔的蕴意,转化为具有共性、较为粗略的宽泛化语言,导致表达趋于雷同,使诗语很容易与他人重复、与自己已有的作品重复。
另一方面,语言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不同文体、不同主题能使用的语言资源及不同作者能驾驭的语言资源也都是有限的。袁枚曾说,“凡人作诗,一题到手,必有一种供给应付之语。老生常谈,不召自来”[16]184,苏轼尽管在扩充诗语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尝试,如将口语俗话、散文辞赋及经史典籍的语言引入诗中,但这种扩充对于诗歌表达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作品数量的累积,诗人在创作晚期不仅依旧要承受着欲说之语已被前人道出的压力,还要面对有限的诗语在自己的旧作中已被使用过的窘境,创新变得极为艰难,这也是自袭句在苏轼晚年诗作中达到数量巅峰的主要原因③。
四、自袭句的影响
语言的有限性导致历代诗歌中均存在自袭句,非苏轼首开其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曹植、庾信等人的诗作中,已经出现后世诗歌自袭句的主要形式及类型。唐代,自袭句在古体诗中依旧存在,并频繁地出现在近体诗的中间两联中,李白、杜甫这样第一流的大诗人亦不能避免对自我创作成果的重复。
自袭句尽管是诗歌创作中的普遍现象,但其对不同诗人的影响却是不同的。后世在评论自袭句数量最多的诗人时,主要有两种观点,赵翼《陔余丛考》认为“元遗山复句最多”[4]492,而钱锺书《谈艺录》认为“无如渠之多者”[17]316。实际上,元好问诗中约有自袭句50余组100余条[9]738,陆游诗中约有自袭句590余组1500余条[18]264,而苏轼诗中的自袭句则有370余组近800条,从数量上看,陆游确为最多。但若结合各诗人的作品总量,从存在自袭句的诗作数量占诗作总量的比例来看,陆游为15%,元好问为7%,而苏轼为30%,苏诗中自袭句出现得最频繁,远远超过了陆游和元好问,但钱锺书和赵翼等人却对苏诗批评较少,这说明自袭句对苏诗产生的不良影响较陆、元二人更小。
从赵翼、钱锺书等人指出的自袭句来看,这些被着重关注的自袭句绝大多数出自讲究对仗与语言的近体诗,陆游等人的自袭句也的确集中在近体诗里[18]275。而苏诗近70%的自袭句出现在古体诗中,见表1:
表1 不同体裁苏诗自袭句数量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苏轼七律中出现的自袭句虽超过了一百条,但其中有不少例都是七律中的句子在增删语词后与五古中的句子重复,自相蹈袭的两条诗句均出于七律中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古体诗气象浑成、难以句摘,各句之间关联紧密,加之苏轼行云流水的创作习性和极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整首诗气脉贯连,自袭句往往被泯迹于这自然流畅的诗风中,且苏轼创作的古体诗篇幅都较长,更增加了自袭句被发现的难度。而近体诗本就包含着对表达形式的极致追求,篇幅也更为精炼。对读者而言,赏析秀句是阅读近体诗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在阅读古体诗时往往更重视诗歌的整体风貌而很少摘句。故陆游、元好问等人集中在近体诗中的自袭句更容易被发现、被批评,产生的不良影响较之苏诗自袭句也更严重。
不可否认的是,苏轼才气太高、诗名太盛也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其诗的缺点,“东坡诗不可指摘轻议”[19]401等言论促使读者更倾向于去领会、阐释苏诗的高妙之处。而读者具有新意的阐释也拓宽了对苏诗自袭句的理解空间,使部分自袭句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冲抵了其对苏诗造成的不良影响。熙宁四年(1071),苏轼在赴杭途中写下七律《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记录了舟行时在水流起伏中所看到的沿途之景。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徐州任职,作《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一诗,该诗将《出颍口……》的颔联及尾联改动两字后合并为“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一句。翁方纲《石洲诗话》认为该例自袭句不仅没有损害诗歌的价值,还能为诗歌表达增色,利用自袭句关联这两首诗作,可以参考《出颍口……》对《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存在争议的“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一句做出新的阐释,并能带给读者更真实的感受,具有“复而愈妙”的效果:
讥此诗者,凡以为事出俚语耳。不知此诗“沙平风软”句,及“山与船低昂”句,则皆公诗所已有,此非复见语耶?奈何置之不论也?试即以《颍口见淮山》一首对看,而其妙毕出矣。彼云“青山久与船低昂”,故以“故人久立”结之,“故人”即“青山”也……至此首,则“舟中贾客”,即上之“棹歌中流声抑扬”者也,“小姑”即上“与船低昂”之山也,不就俚语寻路打诨,何以出场乎?况又极现成,极自然,缭绕萦回,神光离合,假而疑真,所以复而愈妙也[20]98。
除诗体分布及后世的正面阐释外,前已论述的苏诗部分自袭句被有意用于营造互文性效果,多数自袭句为平淡熟句、能袭故而弥新、非一篇之机要等特征,也共同消减了自袭句对苏轼诗歌的负面影响,使苏诗并未因自袭而招致太多指摘,也躲过了自袭句数量最多的批评。
综合来看,纵有白璧微瑕之憾,自袭句也不会损害苏轼诗歌的独特价值。苏轼那些充满趣味的哲理诗、济世忧民的政治诗,诗中高妙纯熟的艺术境界、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与不同时空的读者产生共鸣。在历经时间淘洗后,那些表达不佳的自袭句会更加淡出读者的接受视野,而苏诗的光芒依旧闪耀。
注 释:
①本文对苏诗自袭句数量的统计,是以语句重复为标准,综合考虑语词、语意及句式,梳理整句完全相同或只有一二字添删改易的诗句所得出的。若诗句之间仅是意象相同、典故相同、少量语词相同或只有部分语意相同,则不纳入该统计范围内。由于苏诗数量庞大,统计中难免会存在遗漏,且不同的统计者对自袭句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故该数据只能说明苏诗自袭句数量的概况,并不能精确到毫无偏差。
②本文所录苏轼诗歌均据清代冯应榴辑注的《苏轼诗集合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后不再重新出注。
③苏轼各创作时期蹈袭旧句的诗作数量占该时期诗歌总量的比例分别如下:南行凤翔时期为2%,杭密徐湖时期为11%,黄州时期为14%,元祐时期为25%,岭海时期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