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了疾病,影响小龙虾产量的因素还有这些

2020-07-08

当代水产 2020年5期
关键词:蜕壳溶氧稻虾

近几年全国掀起了疯狂的小龙虾养殖热潮,形成了池塘精养、藕塘养虾、虾蟹混养、稻虾养殖等等养殖模式,其中稻虾养殖占据了大多数。稻虾养殖顾名思义就是在稻田上既种水稻,也养殖小龙虾,有稻虾轮作和稻虾共作两种方式。

与其它水产养殖品种相比,稻虾养殖的成本投入相对较少,养殖技术相对简单。在小龙虾养殖规模大幅攀升的背景下,进入小龙虾养殖行业的人员其实很多从未接触过水产养殖,养殖技术水平欠佳甚至基本空白,小龙虾养殖产量低、规格小、病害频发是这个行业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

稻虾养殖中,小龙虾亩产量普遍在200~400斤。而影响小龙虾养殖产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虾苗密度和病害损耗外,还有两个原因也会导致小龙虾养殖产量偏低。一是小龙虾蜕壳翻倍率低,或者是过早红壳,造成蜕壳周期长甚至不再蜕壳,最终导致小龙虾规格偏小,产量较低;一个是小龙虾之间相互残食导致损耗而影响产量。

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有哪些因素会引起小龙虾蜕壳翻倍率低或者过早红壳以及相互残食呢?

1 水草管理不善

俗话说“虾多少,看水草”,水草可以增加水体溶氧,净化水质,还可以为小龙虾提供植物性饵料以及栖息环境和脱壳时的躲避场所,对提高小龙虾产量和规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草并不是完全有利的,它也有很多弊端,若管理不当,也有可能会危害小龙虾养殖,而养殖生产中水草管理不当主要是水草过多或者过少问题。

1.1 水草生长过多

1.1.1 水草过多的原因

有些养殖户因担心冬季水草长不起来而栽种过密,或低温时为防控青苔而施肥过多,待四五月份水温上升,水草开始迅猛生长,导致水面超过80%甚至全塘都被水草所覆盖。

1.1.2 水草过多的危害

水草过多,一是会导致所投喂的饵料容易挂在水草上面,无法沉底,难以被小龙虾所摄食,而且水草过多会大量吸收水体的钙镁磷等矿物质,导致小龙虾营养积累不足,(蜕壳)生长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产量。

另外水草过多导致水体流动性差,底层又接受不到阳光,虾田水体特别是底部容易溶氧不足,而且底部稻草、残饵和粪便厌氧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小龙虾的生长危害极大。危害轻时小龙虾出现上草头现象,长时间上草头特别是白天伏在水草上面,阳光照射,容易引起小龙虾早早红壳,蜕壳周期变长甚至是不蜕壳,从而导致规格小、产量低;危害重时导致小龙虾体质变差,缺氧中毒死亡。

1.1.3 水草过多的防控措施

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草管理,四五月份水草覆盖率应保持在50%左右为宜。若发现水草长势过猛,要间隔一段距离拉走一部分水草,避免水草连片或过多,以清出投料和投放地笼的通道。中间田面水位建议在40~60cm,并保持水草在水面以下10cm,若发现水草长势快,要及时进行割草头处理,避免水草长出水面开花以及影响水体流动性。

水草疯长的虾田,一般水体pH值容易偏高,应定期泼洒恒兴15533发酵扩培液或者乳酸菌,有效调节水体pH值到适宜小龙虾生长的范围;同时因为虾田上下水体流动性差,底质易恶化,可定期使用渔底康和恒氧等增氧除臭性底改,有效改善底部溶氧,为小龙虾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1.2 水草过少

1.2.1 水草过少的原因

水草栽种过稀、过迟(3月份才开始栽种)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都会导致水草过少。至4~5月份水草覆盖率低于30%,或活力不强,生长不旺。

1.2.2 水草过少的危害

水草过少,一是水体净化能力差,二是小龙虾栖息和隐藏空间有限,蜕壳的小龙虾容易受到攻击,容易出现蜕壳不遂甚至直接被其它小龙虾给吃掉。有些水草过少而且水体透明度又比较大的虾田,小龙虾长期处于阳光照射的影响下,容易早早红壳,蜕壳周期变长甚至是不再蜕壳,也容易出现规格偏小、产量偏低等现象。

水草过少的防控措施:栽种水草应该合理规划密度。老塘口一般虾苗密度较大,建议水草栽种密一点,以8×6m为宜;新塘口一般虾苗密度不大,建议水草栽种可以疏一点,以10×8m为宜。单窝直径不小于30cm,底质比较清瘦的虾田,需增加栽种密度。养殖过程投喂量要充足,以减少小龙虾夹草漂草现象。发现水草生长不佳时应及时使用水草生根壮促进水草多长根,并配合氨基酸培藻素多长叶子,以促进水草快速生长。

2 饵料不足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虾类,且具有贪食、抢食的习性。当饵料不足时,小龙虾容易出现互相残食的现象;另外饵料不足,小龙虾营养积累不足,体质也会变差,导致抵抗力差,容易发病。

图1 水草过多并长出水面(甚至封塘),影响饲料投喂、起捕和水体溶氧

图2 水草过少,水体溶氧不足,水体净化能力差,小龙虾躲避空间少

图3 投饵不足引发水体浑浊

图4 水体浑浊,水体溶氧低,小龙虾白天上草头

图5 投饵充足,水体相对清爽

图6 及时起捕,降低水浑以及小龙虾相互残食现象的风险

饵料不足还会引起小龙虾觅食活动增加,大范围搅动水体而导致水体浑浊。水体浑浊造成水草表面挂泥,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草和藻类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水体溶氧偏低;而且长时间水体浑浊,虾田生态净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导致底部烂草、残饵粪便等无法被彻底分解而产生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有害致病菌大量滋生;另外浑浊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质,容易堵塞在小龙虾鳃部,影响呼吸。如此种种,都会对小龙虾的健康生长带来威胁!轻者缺氧影响生长速度,重者感染病菌出现空肠空胃而死亡。

小龙虾原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摄食多在傍晚,目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为获得更好的效益,小龙虾已经被驯化到可以白天摄食,以加快其生长速度。建议小龙虾养殖一定要足量投喂,避免因饵料不足而导致相互残食现象的发生;养殖前期和中期建议投喂恒兴30蛋白小龙虾专用膨化饲料,用高蛋白饲料早出虾,获得高价格。密度降低后,残食及病害风险降低,小规格虾继续生长,从而总体产量提高。而且通过对大量虾田的跟踪了解,投喂充足的虾田,水浑的概率普遍较低,小龙虾发病风险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投喂上,一般上午和下午各投一餐,考虑到小龙虾的生活习性,建议下午一餐应占到全天投喂量的70%左右。

3 不舍得起捕

每年五月初开始,全国各地小龙虾集中上市,价格一路下跌,这个时候很多养殖户(尤其是买苗养殖的农户)总是期待价格回升后再起捕卖虾。然而,随着小龙虾个体的不断生长,其相对活动空间却是越来越小,而且往往这个时候因为虾价低,养殖户成本控制意识较强,投喂量也不足,更加剧了小龙虾争斗和相互残食以及水浑等现象。

密度大、投喂不足,容易出现大虾吃小虾,活力强的虾吃活力差的虾,硬壳虾吃正在蜕壳或者没有及时硬壳的虾(可定期泼洒钙镁活力源促进小龙虾顺利蜕壳及快速硬壳,降低相互残食风险),小龙虾生长和成活率大大受到影响。再加上水浑缺氧,稻草、老化水草腐烂产生毒素,病菌大量滋生等一系列水质问题,病害风险提高,最终导致产量下降甚至全军覆没。尤其是今年新增塘口少,原塘虾苗存塘多,密度高,养殖风险更高。

所以,不管价格如何,只要小龙虾达到4钱/只以上的规格,就要及时起捕,密度超高的虾田甚至2~3钱的库虾也要卖,采取捕大留小的方式来降低池塘的养殖密度,既避免相互残食造成的产量损耗,又能腾出更多空间让小虾苗生长,让投入的成本迅速回收,从而提高养殖总产量和总效益。

猜你喜欢

蜕壳溶氧稻虾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魏巍
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17次蜕壳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