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9—2018年间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研究

2020-07-08赵斌南媛郝妮娜陈飒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年龄组卵巢癌

赵斌 南媛 郝妮娜 陈飒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其中女性恶性肿瘤在疾病发生和构成上也表现出独特的变化规律[2]。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392.9万例,其中女性177.8万例,发病率为265.21/10 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175.47/10 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168.45/10 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8.6%,主要病种构成分别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和宫颈癌,占女性新发肿瘤的60.0%以上[3]。本文通过回顾分析陕西省肿瘤医院1999—2018年间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从病例构成的情况描述20年间女性恶性肿瘤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陕西省肿瘤医院199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住院治疗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所有住院病例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3],并作为癌症病种分类统计标准。数据信息来源于本院电子病历数据库。排除标准包括(1)非女性患者;(2)重复入院的患者;(3)患者病历信息缺失,无法收集者。

2.数据收集方法:通过本院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包括住院患者住院号、年龄、民族、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职业、户口所在地、首次入院时间、住院次数、出院诊断等病案首页信息,主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分析1999年—2018年陕西省肿瘤医院女性患者恶性肿瘤变化趋势,将1999—2018年病例按10年一个阶段分成两个组,比较两组之间各年龄段病例及变化情况。

3.统计学处理:运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病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汇总及图表制作;统计学描述和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率进行描述,组间构成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动态数列的变化趋势用绝对增长量、发展速度及平均增长速度(AIS)计算。

结果

1.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情况:199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陕西省肿瘤医院共收治新入院恶性肿瘤患者62 906例,平均年龄(55.4±13.6)岁;其中女性患者35 821例(56.9%),平均年龄(52.9±13.3)岁。总体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76∶100,男女性别比在1999年最低为93∶100,在2006年最高为52∶100。见图1。

图1 1999—2018年间恶性肿瘤患者收治例数变化趋势

2.1999—2018年间女性肿瘤病例情况:(1)女性肿瘤住院患者人数总体变化趋势。1999年—2018年间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48.075,P<0.001)。2018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与1999年相比绝对增长量为3 751,定基比发展速度为1 484.1%,平均增长速度(AIS)为32.3%。见表1。

表1 1999年—2018年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病例数动态变化(n=35 821人)

(2)年龄构成情况。全部女性住院病例中,50≤~<55岁年龄组占比最多(15.5%),其次是45≤~<50岁(14.4%)、55≤~<60岁(14.1%)和60≤~<65岁(11.4%),四个年龄组合计病例占总体女性病例的55.5%(19 894/35 821)。女性肿瘤高发年龄段要早于全体肿瘤住院患者高发年龄段5岁。见表2。

表2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分年龄别病例数及构成

(3)20年间女性肿瘤病例按部位顺位前10病例数及构成。20年间女性住院患者构成比前10位病种分别是子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子宫体癌,食管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其中子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和子宫体癌占全部女性肿瘤的66.2%(23 721/35 821)。

从年龄分组来看,女性子宫颈癌、乳腺癌高发年龄组为45≤~<50岁,肺癌在55≤~<60岁年龄组患者人数最多(15.5%),卵巢癌在50≤~<55岁占比最高(16.8%),子宫体癌也是50≤~<55岁人数最多(19.8%)。见表3。

3.两个10年肿瘤病例数据合计情况比较:(1)两个10年间女性恶性肿瘤年龄组病例构成变化情况。

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前10位年龄组病例数量构成合计,两个时间段分别为83.2%(5 585/6 712)、84.4%(24 559/29 109)。病例数排名第一位均是50≤~<55岁年龄段,两阶段分别是15.5%(1 036/6 712)和15.6%(4 534/29 109)。55≤~<60岁年龄组别病例数量构成比由第一阶段的第四位(12.2%,825/6 712),上升到第二阶段的第二位(14.5%,4 230/29 109),两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1,P<0.05);60≤~<65岁年龄组病例数量构成比由第一阶段的第五位(9.1%,610/6 712),上升到第二阶段的第四位(12.0%,3 490/29 109),两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1,P<0.05),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时间段病例病种构成不同,其余各年龄段构成情况变化不明显。

(2)两个10年间女性恶性肿瘤按部位排序变化情况。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999—2008年病例数量构成比前五位的癌种是乳腺癌、子宫颈癌、肺癌、卵巢癌和食管癌,2009—2018年间是子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和子宫体癌,两个10年间癌症病种在总体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4,P<0.001),其中子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子宫体癌,食管癌和甲状腺癌在构成上变化比较明显。见表4。

表3 1999—2018年间女性恶性肿瘤病例患病部位数量构成比(%)

表4 1999—2008年及2009—2018年女性恶性肿瘤病例排序前10位病例数量及构成比变化

讨论

1.女性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构成以宫颈癌、乳腺癌和肺癌为主:近年来,随着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4],女性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癌症筛查工作的普及,女性肿瘤的患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

本研究数据显示,从1999年至2018年医院收治的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例数呈逐年增长,女性住院患者平均年龄(55.4±13.6)岁,最大年龄104岁,最小年龄0岁。患病部位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子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和子宫体癌,其中两个10年间患病前三位的均是子宫颈癌、乳腺癌和肺癌,占比均超过50.0%以上。宫颈和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加,一方面可能与女性生活习惯改变有关,如性生活活跃、吸烟、口服避孕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有关;另一方可能与陕西省自2008年以来开展的农村“两癌”筛查项目,医院作为“两癌”筛查项目的技术指导单位,派出大量业务骨干协助基层项目点开展筛查工作,在提高基层妇幼机构业务水平的同时,使更多的宫颈癌患者被发现,并得到及时的救治,但实际项目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医院女性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构成比中,肺癌的构成比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在国内男性肺癌的发生率要大于女性[5],但有研究发现,国内女性肺癌的发病率正与男性接近,甚至在有些地区超过了男性[6]。肺癌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认为肺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烟草暴露是肺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7]。对女性而言,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可增加肺癌的患病率[8],厨房油烟也会增加女性患肺癌的几率。Lee等[9]做的一项关于女性原发性肺癌研究发现,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和长期吸烟患肺癌的几率几乎相同。

2.青年乳腺癌患者占比较多: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一直位居首列。本文数据显示,医院1999—2018年间乳腺癌总体趋势虽未呈现增长趋势,但在各年间的病例数量仍占比较大,病例数量构成均排在第二位,且35岁以下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人数逐渐增多,1999年收治的35岁以下乳腺癌患者为15人,2018年收治患者为94人。目前,国内乳腺癌正趋向年轻化,青年乳腺癌有着复杂的生物学行为,并呈现“四高一大”的特点,即高淋巴结转移、高组织学级别、高临床分期、高三阴比例及大肿块,因此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10]。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家族史、肥胖、婚育状况、外激素的使用等与其发生密切相关[7]。

综上所述,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是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和卵巢癌,继续深入推广妇女“两癌”筛查项目,适时开展肺癌的人群早期筛查工作,同时根据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因地制宜的开展全民健康教育,鼓励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可以有效防治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生。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年龄组卵巢癌
基于Oncomine数据库研究PDE4D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血根碱的调控作用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对子宫颈癌的15个常见误区
如何预防子宫颈癌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