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流通业效率评价与路径优化
2020-07-08马小丽副教授
马小丽 副教授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00)
引言
进入2020年,中国经济逐渐进入发展拐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我国建成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法治、生态、文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好经济基础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单纯以人口红利及资源损耗为模式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足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国家转变,产业融合化发展是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发展的重要手段。流通业是连接我国生产与消费的重要部门,是连接我国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法宝。以物流业、仓储业、商贸零售业为代表的流通业,近些年由于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上下游产业链间融合迹象越发明显,流通业发展不再仅限于流通业本身,而是与其上下游产业链呈现紧密联系。居民消费规模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给流通业带来新的需求,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给予流通业更多技术及业务支持,因此评价流通业效率需要贯彻产业链视角,从全域角度出发,构建科学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综述
如何识别以及提高流通业发展效率,实现流通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一直是学术界以及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流通业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实现生产端快速发展,还可以提高产品销售量,实现产销良性循环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流通业产业效率,学者们已经达成了统一共识,但是在如何评价流通发展效率以及采用何种方法上,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出不一样的解释。陈宇峰、章武滨(2015)认为构建流通效率评价指标应该兼顾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评价主体上也应该选择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以及社会公共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李琼(2018)在研究中指出物流业基础实施、人力资本积累、信息化程度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对改善流通效率至关重要。
学者们在研究中使用了不同方法进行效率评估。梁世夫等(2019)以收入绝对值的变化来评价扶贫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率,这一方法虽然简单高效,但是对于流通业而言,以流通产业增加值这一单一指标并不能全面评估流通产业效率。一些学者基于DEA以及Tobit模型,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来评价“一带一路”旅游产业的投资效率(王虹、胡胜德,2017;王宁等,2019)。这一方法避免了单一指标带来的片面性问题,但仍然是基于某一产业本身所做的评价,在指标体系选取上并未考虑到全产业链因素。近年来,随着产业融合速度加快,一些学者在产业研究中逐步开始考虑产业链或者是空间联动因素,用来分析某一产业发展。如潘玉香等(2017)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探讨了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郭建平等(2018)在产业发展视角下评价了我国高新企业发展效率。因此评价产业发展需要考虑更多“外部因素”,才能使得评价的基础更牢固,评价结果更真实。
综合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对流通效率的评价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但是由于研究流通业发展本就是复杂的过程,因此对流通效率的评价并未形成统一评价体系。相关研究仍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而从流通业效率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来看,现有大多数研究对效率的评价仍然是以单一评价为主,复合式评价为辅。一些指标体系构建与现代流通效率关联度较低,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此外,现有评价并未从产业链发展视角出发,研究流通产业上下游及供需端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之上,新增产业链视角的指标,来综合评价我国流通业效率。
流通业效率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首先,基于学者已有研究观点可以发现,评价某一产业最直接的方式是基于产业投入产出指标进行评估。在投入指标上,本文分别从基础设施、人员及资金投入上进行评估,而在产出指标上以流通业增加值进行评估。在基础设施指标中,以货运量、公路里程、铁路里程、互联网发展水平来衡量,在人员投入指标上,以流通业从业人员数来衡量,在资金投入上以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额、R&D经费来衡量。其次,现代流通业发展是建立在先进流通技术及管理方式基础上的。而在先进物流技术上,以新型零售业态发展、电子商务规模以及物流配送化程度作为指标。其中新型零售业态的评估以便利店、无人超市等销售额占社会零售品销售额的比重来确定,电子商务发展程度则以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当地社会零售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来确定。最后,在全产业链视角下,评价流通业发展效率更要综合考虑其它因素,例如上游要考虑整个社会生产,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及单位能耗以及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来衡量。在下游产业,本文考虑到社会消费规模、存贷款数量以及城市化率三个指标。全产业链视角下流通效率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在评价指标选择过程中,本文侧重于投入、产出、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产业链发展多个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实现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客观评价。由于各项指标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大小不一,因此在因子分析法框架下,需要明确各个变量的权重。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方法,基于因子分析法对各个指标权重进行赋值。通过降维的思想分析各个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极少数的共同因子来表示数据之间的主要信息。
在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表2描述了2014年、2016年以及2018年的KMO以及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统计均大于85%,且通过了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
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界定
本文采用SPSS按照指标体系,对2014-2018年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选择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提取的累计方差大于80%,得到影响我国流通业效率的三个主成分。
主成分F1命名为上游投入。数据中主要包括各个产业增加值、全要素生产率、流通业基础设施、资本以及人员投入,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在该因子占比最高,达到了27%,其次为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了19%。该因子主要反映流通业上游产业链投入量对下游流通业的影响。
主成分F2命名为下游需求。数据中主要包括社会零售规模、存贷款规模、城市化率、流通业增加值以及货物量,其中社会零售规模的影响最大,达到了47%。这类指标主要与流通业下游产业相关,反映市场需求变化。
主成分F3命名为基础设施。与公路、铁路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其中互联网发展水平影响最大,达到了40%。这一部分的主要变量与网络通信、道路交通相关,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显著提高了电子商务发展程度。
表1 全产业链视角下流通效率评价指标
表2 数据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结果
(二)主成分排名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本文从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得到三个主成分,分别为上游投入、下游需求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链视角下,上游投入增加使得流通业上游生产效率提高,提高了流通业技术水平。而下游需求的增加有利于增加流通业的体量,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基础设施的完备能够进一步深化流通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融合程度,网络、通信以及交通便利使得流通个体能够及时识别市场变化、降低流通成本、增加流通规模、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前文分析,本文分别对上述三个主成分进行排名及分析,具体见表3、表4以及表5(因篇幅限制,仅报告排名前十的省份)。
从投入因子排名来看,上海、北京及天津保持在前三位的水平,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的排名也较为稳定,处于前列。说明从上游产业投入来看,北上广深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从下游需求因子排名来看,上海、北京及广东地区排名靠前,下游需求因子排名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下游需求因子排名越高。说明经济基础仍然是决定流通业需求的关键因素,也解释了中西部地区流通业效率不高的原因。从基础设施因子来看,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地区虽然上下游产业链因子排名不高,但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交通、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因此排名相对较高。
结论与建议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流通业效率的提高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消费效能、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产业链视角构建评价流通业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借助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估影响流通业效率的主要因子。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政策启示如下:
第一,从产业链视角来看,流通业发展效率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较高,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产业较为完备,技术及创新能力较强,并且由于城市化率较高,对流通业的市场需求较大,因此流通效率相对较高。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无论是产业完整性还是市场需求都存在不足,因此不利于流通业发展。因此应该进一步降低区域发展差异,以经济协调发展带动流通效率整体进步。
第二,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不仅取决于经济基础,还与当地自然历史条件息息相关。我国中部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地形平坦,因此各项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缩小了与东部地区流通效率差距。因此对于落后地区而言,需要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格局,丰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渠道,必要时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
第三,现代流通业发展建立在先进流通技术及管理方式基础上。上游产业投入因子、下游市场需求因子以及基础设施因子是影响区域流通业效率的重要因素,上下游产业链因子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基础设施因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相关性较差。
表3 上游投入因子排名
表4 下游需求因子排名
表5 基础设施因子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