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技教育创新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2020-07-07钱春娣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创新探究

钱春娣

【摘 要】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认知发育和扎实基础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发展具有很大影响。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小学教学愈加重视寻找科学的教学方式。小学生正处于认识萌芽阶段,缺乏意志力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期间,应当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发展相结合,注重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现代科学发展技术,对小学计算机教学技术创新进行研究,以求寻找到更加具有实际效益的教学方法,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關键词】教育创新;信息技术教育;探究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小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愈加重视。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课堂过于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初期便对学习产生畏惧情绪。为了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技术创新愈加重视,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教学应用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合理化。教师在科技教育过程中,需要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注重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收获的成就感,为学生未来学习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注重教育与核心素养结合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教育实践,可以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发展需求,其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创新是教育的核心目标,它涉及教育的许多方面,创新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将有效地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第二步是在小学建立研究型课程,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以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和思想来教育学生。通过在之前所累计的教学经验,教师认识到通过教育创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当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和创造能力的问题是许多学校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科学发展与人们的开拓性思维密不可分,需要特定的知识支持、技术能力和前言的科技设备。小学生受知识水平和年龄的限制,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仍然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特异性,并利用有效的科学和教育资源来综合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确学习的意义价值。

小学计算机课是儿童电脑学习的基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的培养方式不能互相限制,应当注重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结合。

首先,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式,选用轻松、有趣的教学方式,并为儿童创造一个舒适、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在实际教育中,应认真对待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解,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其次,计算机学习能够为各个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了使计算机技术能够为其他学科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学校应当注重各科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通过沟通交流,各个学科的教师可以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教育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结合科学特质,进而深化计算机教育。例如,通过帮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知识、信息查询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价值。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概念教育,以便学生能够在根本上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教师要从各个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学习方式,在整个教育和科学能力培养中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

二、注重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培养满足未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以促进此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小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各种事物都具有较大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这一特性。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发展则来自于各种创新的教育活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创新技能和提高认知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当注重教学多元化发展,在进行综合活动时,应当注重低年龄段学生的自身特点,注重教学与发展的结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活动时,应当积极调动学生求知欲望,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通过活动鼓励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掘学生学习潜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知识探索能力。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应当与探索、实践进行结合,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建立学生科学技术活动的平台,扩大他们的素质教育空间,拓宽其视野,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注重科技教育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保障科学技术教育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在知识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阶段,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是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因此,为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校方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教师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在进行计算机技术教育时,教师应当注重相关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教师应当重视全局的把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健康发展。

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学习信息教学新技巧,注重高新软件的应用,例如:人工智能教学软件等。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保障学生的课程实践,使课程教学具备齐全的教课、学习设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学校应改革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加强对科学教育教师的培养,注重必要的计算机教育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科学资源,搭建自身的电脑知识学习网络,方便学生的学习和了解,在网络构建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与学生学习知识的结合,调整知识讲解方式,确保小学生能够独自进行浏览和学习。

在当今知识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立在创新型教育基础上的。科学地讲,创新是创新教育的结果,信息技术教育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具有巨大影响。教师要通过不断开发、整合,使用有效的科学教育资源,重视电脑应用的渗透。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了学校其他学科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现代化学习意识,多方面应用学习资源。

四、注重科技教育的思想宣传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公告栏、校园网站和教室黑板等平台,营造信息技术学习氛围。例如,在操场的公告栏上,粘贴一些电脑应用小技巧、计算机发展史的海报。在题材选取时,应当根据当前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匹配,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保证学生能够看懂、读懂。校园网站可以专门开辟出一个“电脑知识”的板块,在各班的黑板上进行长期的科学技术学习宣传,通过专栏,可以营造浓厚的科学技术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和认识。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固化,存在许多的发展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當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将计算机应用当做是学习、发展的工具,避免学生沉迷网络,从而为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学校进行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时,不可操之过急,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发展。在选用教学方式时,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选用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方法。在进行教学时,不能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校应当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思想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此外,还应当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注重校内的宣传,使学生能够更多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具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立敏.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与措施分析[J].甘肃教育,2018(24):123.

[2]王守新.小学计算机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5):102.

[3]拥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25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创新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析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教育理念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