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

2020-07-07赵鑫

广告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对策

赵鑫

摘要: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对于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质量检测的结果对于相关的项目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操作人员在进行样本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按照相关的工作原则进行操作处理,在对建筑项目主体结构进行质量安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条款作为参考依据,确保检测质量的方法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同时,在建筑企业检测管理部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情况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问题,对最终的主体工程质量检测的结果会产生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确保按照标准的执行操作流程进行作业,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管控力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建筑市场不够完善,且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在检测的过程当中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检测的效果。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逐步引进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但缺乏配套的法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由于其相应的施工单位没有明确规定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标準和检测的内容,进而导致工程质量的监管人员难以全面加强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所有项目的检测工作,不仅增加了其检测的工作量,同时还难以保障其检测的准确率。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其相应的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检测结果。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其相应的工作人员缺乏质量监管意识,在具体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难以按照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全面加强质量检测工作。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流程及方法

2.1 主体结构检测流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实现检测流程的规范有助于检测方式的合理应用,从而有效的提升主体检测质量。从实践过程来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包含了以下具体环节:①实现检测对象的现场调查,并在检测目标、要求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数据的初步收集。②针对具体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方案编制,就方案编制过程而言,工程检测人员不仅要在划分检测的范围,明确检测概况,更要对检查目的、要求和依据进行有效说明,确保实际检测的高效实施。此外,检测人员部署、仪器配置也是其方案编制的基本内容。③在保证现场检查质量的同时,进行建筑结构可靠性的有效分析。通常而言,几何量检测、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和化学性能检测是其性能把控的基本支撑。④实现检测数据的进一步整理和分析,并在计算、归纳过程中,实现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情况的有效把控,并针对性的予以技术性防治处理,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2.2 主体结构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与仪器检测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两种基本形式[2]。外观检测过程中,工程建设人员首先要对建筑结构的整体外观进行观察,并实现其损坏、裂缝状况的规范掌控。其次,进行工程建设标准的明确,并以此为指导进行结构外观和尺寸的观测,确保结构尺寸与建设标准的统一。最后,检测人员还应对主体施工的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稳定性的应用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外观检测受到检测人员专业性的影响,故而主观性较强,检测偏差较高。仪器检测是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最为常用的方式。与外观检测过程相比,仪器检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效率性,其在检测设备的支撑下,能够有效的实现主体建设实际与建设目标的差距,为工程建设质量的把控提供了有效指导。检测实践过程中,无损检测与有损检测是其应用的两种基本形式;一般情况下,X光技术、超声、电磁等都属于无损检测的范畴,而有损检测包含了压力回弹检测、取芯检测等方式,通过这些检测方式的应用,人们能够实现建筑主体质量的有效把控,从而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3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

3.1 外观检测技术应用

外观检测过程中,外观形态与尺寸的把控是其检测质量控制的重点所在。具体而言,在应用过程中,检测人员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①注重建筑主体中轴线标高和截面尺寸的测量,同时做好构建柳角尺寸的规范,确保混凝土构件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②进行表面形态的合理把控,一般情况下,裂缝、蜂窝和凹坑等现象是其观测的重点所在,一旦发现这些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进行及时的修补整改,从而在保证建筑结构主体美观的同时,实现其使用功能的有效发挥。

3.2 抗压检测技术应用

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建筑工程最常见的结构形态之一,实现其建设应用的质量检测至关重要。就检测过程而言,抗压检测是混凝土结构检测的重要内容。就检测过程而言,回弹法、钻芯法等都是其检测的重要方式。回弹法应用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硬度和回弹高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检测人员只有在回弹仪的规范控制下,在实现回弹高度测量的同时,实现其弹性强度的有效把控,才能是实现结构体压缩极限的有效把控。取芯法应用过程中,岩芯钻探设备是其检测实现的基本支撑,一旦混凝土构件样本获得,工程检测人员应对其材质、规格厚度及密度强度等内容进行有效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取芯法属于有损实验检测,其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一定破坏,故而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3.3 主体结构钢筋检测

建筑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钢筋的技术应用对其建设质量具有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钢筋数量、质量、位置、粘结方式等都是其控制的重要内容。钢筋混凝土工程浇筑施工时,建设单位首先要对钢筋的数量进行有效测量,在该环节中,钢筋采购清单、现场目测等都是其检测的主要方式,其次,按照施工设计标准,进行钢筋质量、类型、直径等要素的分析;最后,实现钢筋应用位置及变形情况的有效捕获,并分析其对结构主体约束能力的同时,实现主体质量的有效把控。

3.4 主体结构砂浆检测

回弹法、贯入法、超声波法是建筑砌体结构主体质量检测的重要方式[3]。就回弹法而言,检测人员需对其动能施加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在建筑结构表面变形情况把控的基础上,实现主体强度、刚度的有效把控。超声波回弹法应用过程中,其在把控超声波在待测物体传播速度的基础上,对其传统的时间进行有效计算,从而实现砌筑砂浆表面硬度的合理把控,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应用安全与稳定。相对而言,超声波检测方式的干扰因素较少,检测过程较为便捷,故而在砌筑砂浆检测过程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对于建筑主体结构质量提升具有重大影响。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立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因而在目前的主体结构检测过程当中,则需要不断完善其检测的项目,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确立检测内容和标准,以让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能够更加规范,以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惠稳善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相关规定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浅析 [J]. 低碳世界,2016,(11):120-121.

[2] 张宇君 . 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性 [J]. 建材与装饰,2016,(25):39-39,40.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821199106147971)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对策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