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实践

2020-07-07张源

广告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建筑工程

张源

摘要: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现状来看,现浇混凝土楼板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在应用中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速度,而且能够降低施工的复杂程度,降低劳动强度。但是由于在施工中缺乏对施工裂缝的有效处理,常常使得楼板出现裂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大困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脆性材料,抗拉强度低,仅是抗压强度的十分之一左右,其抗裂性能较差。项目施工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当裂缝的产生部位、宽度、深度对建筑物的受力体系及其使用功能造成影响时,就有必要对裂缝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修复处理。当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影响到其使用功能,并且会危及其使用安全。因此下面根据施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施工角度阐述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供施工人员参考。

1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

1.1建筑平面形状突变

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的造型及美观需求、建筑通风性、采光角度等需求,还需要考虑建筑结构的需求,要求设计出来的建筑平面规则、不得有凹口等形状突变问题。但是实际设计时,很多设计者极易出现忽视建筑工程结构的平面问题,给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埋下隐患。

1.2配筋使用不符合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配筋是必需品,但是配筋使用不合理也会引发混凝土结构开裂。常见的不合理使用,包括配筋率和配筋形式。首先,配筋率过小的问题。配筋使用多少,是关系到建筑单位施工成本,所以很多时候建筑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会要求设计者降低配筋量,造成设计配筋率过低,不仅影响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还影响建筑安全系数。其次,楼板配筋形式的影响,在配筋设计时易使用“双层双向”的配筋形式,“板底钢筋+负筋”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致使混凝土楼板跨中只有底层钢筋,易引发混凝土楼板开裂。

1.3伸缩缝或变形缝设置不合理

未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拉应力问题,在设计时未及时设置合理的应对拉应力的升缩缝和变形缝,给拉应力变形留出安全空间,导致裂缝出现。

1.4地基基础不合理

地基基础是工程基础部分,对整个工程具有影响。但是很多设计者使用的地质勘探报告存在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进而引发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然后进行不合理的施工,极易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引发工程墙体及楼板等结构的开裂变形。

2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技术

2.1充分考虑建筑中涉及的突变和应力问题

首先,设计时必须考虑结构问题,避开建筑平面形状设计时形状的突变问题,进而避免因为形状不同引发的混凝土楼板裂缝现象。其次,拉应力是引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拉应力引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体形较长的建筑而言,必须考虑对混凝土的拉应力作用,在设计时科学设置相应的伸缩缝、变形缝,避免因为拉应力集中作用导致的楼板裂缝。其次,要根据勘测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对土地进行二次抽测,避免勘测单位测量结果误差的存在,为地基基础设计奠定基础。最后,合理应对温度应力和应变问题,预留一定的应变空间,同时可以在体型较长的建筑上设置后浇带,避免引发混凝土楼板出现收缩裂缝。

2.2对已产生裂缝的修复处理

采取上述综合措施预防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会出现楼板裂缝。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交房时也会对房屋的施工质量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当这些楼板裂缝出现时,应事先进行适当的裂缝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满足房屋使用功能,处理完毕后再进入下道工序。实际施工中,通常采取如下措施:对于一般住宅建筑,首先区分裂缝的宽度,当裂缝为宽度小于0.2mm的一般裂缝时,可沿裂缝凿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用环氧胶泥进行嵌补;当裂缝为宽度大于0.2mm且贯通的结构裂缝时,先沿缝凿成宽、深各15~20mm的V字形凹槽并冲洗干净,然后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待环氧树脂液凝固后,采用角磨机进行磨平处理,再沿裂缝长度方向粘贴300mm左右宽的碳纤维布对楼板进行加固,最后采用水泥砂浆对碳纤维布带进行覆盖保护。此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对裂缝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2.3避免高强度纤维薄壁管上升

混凝土浇筑后,若浇筑后养护不当,易造成混凝土受冻后出现裂缝、松动和高强纤维薄壁管上浮。浇筑混凝土时应特别注意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入模时的湿度不应低于5度。如果需要防冻剂,必须符合相关要求。浇筑后,混凝土表面应进行保温,如涂膜或覆盖其他保温制品,特别是边缘或角落处。浇筑平整后,应立即用保温材料覆盖。在初凝至终凝期间,应擦拭两次。如果温度低于5度,就不能浇水和固化。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当混凝土与环境温差大于20度时,应同时处理面层保温,使混凝土缓慢冷却,拆模时温度突然降低,时间短。由于工期的要求,有时无法防止混凝土在冬季浇筑,但应注意混凝土浇筑和后浇的要求,以保证施工质量。

2.4方箱安装工作

在方箱的安装中,首先要完成方箱之间的搭建工作,当前开发出的方法包括采用M形搭建方法,通过对相关零件的使用,让方箱之间的整体位置固定,需要研究这些固定件之间的具体连接方法,可采用焊接的模式完成对相关零件和方箱之间的固定工作,方可让方箱的整体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其次要分析方箱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的形态变化,最常见的为出现方箱的浮沉性问题,最终在水平位置上的位置发生变更,为了能预防这一现象,可为,通过对方箱整体结构上设置横梁等方法,完成对方箱的位置固定工作,另外也需将方箱固定在整个楼盖结构的构件上,为方箱的整体位置固定工作奠定基础。最后为方箱整体结构的具体吊装工作,要求在该项工程的落实过程中,防止整体结构出现脱落断裂等问题,并且需要保证其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另外也要求现场监管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完成对方箱位置安装的复检工作,当前已经提出了针对方箱体系安装的参数最大误差,测量过程中要根据相关规定的要求,完成对这些项目的实地检测,防止出现误差超限问题。

2.5规范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为了避免集中受力对建筑楼板产生的过载负荷,必须在施工时将使用材料和工具分散堆放。其次,要保证施工现场中相应工作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进而保证施工质量。例如在上下层钢筋中添加马凳筋、设置临时通道、设置专人修正钢筋等。

结束语

裂缝是现浇混凝土楼板中最常见的问题,造成楼板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设计不合理、配筋不合理、外界因素影响等多种原因。楼板裂缝的出现会进一步引发楼板渗水、钢筋生锈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使用寿命。因此做好施工技术选择,做好混凝土机构的建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程寿命,还可以避免因为裂缝问题引发的业主投诉和索赔情况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胜.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7(6):109-110.

[2]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張莫愁.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分析及综合控制措施[D].长沙:中南大学,2014.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70219871101123X)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