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阳秧歌在烟台市普通高级中学普及价值调研

2020-07-07曲玫靓

广告大观 2020年7期
关键词:海阳秧歌舞蹈

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在社会精神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加强调美的价值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舞蹈艺术作为一种以身体为主体,融合音乐、戏剧等其他艺术的综合形式,是美育实施中的重要一环。

在本次的调研中,我们通过舞蹈艺术形式出发,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地域优势,选取山东省烟台市为本次研究地点。因考虑到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阳秧歌,在舞蹈专业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而想通过调研得知作为烟台市本土特色舞蹈资源,是否受到其应有的重视。并且,随着“非遗”热度的不断攀升,作为全国第一批“非遗”的海阳秧歌在素质教育中是否具有普及价值和推广意义。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山东省烟台市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对于当地民间舞蹈海阳秧歌的认知情况,学生对于海阳秧歌这一艺术形式的关注程度及兴趣点,以此明确海阳秧歌在普通高级中学普及教育的可能性,以便海阳秧歌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发展。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普通高中学生们的美育课程,提高学生们对于民间舞蹈的认识与实践能力,完善当地特色课程的开展建设。

一、调查情况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32份。被调查者是来自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的高中生,其中高二学生223人;高一和高三分别为5人和4人;男生114人,女生118人。

(二)学生们对于舞蹈海阳秧歌的认知

结果显示,一方面,高中生对于舞蹈还是抱有一定的期待心理,这对我们海阳秧歌在普通高等中学中的推广做了最根本的可实践基础;另一方面,虽然高中生没有接触过舞蹈,但是对秧歌大多数学生还是有一个基本的理解。

该统计图是由三个问题综合对比而成。第一,高中绝大多数人是具有文化继承的意识。第二,高中生对海阳秧歌的认知不是仅仅局限在是自娱自乐的民间活动。第三,虽然他们认为海阳秧歌能够训练身体,但是却不愿意用海阳秧歌训练身体。其原因可能包括学生对民族民间舞尤其是秧歌概念和认知上了解不够,对于秧歌尤其是海阳秧歌甚至在当地都是不被学生所熟知的,传播力度以及影响力度也没有外来的芭蕾舞和中国古典舞大,加上广场舞大多用扇子舞蹈,也使得学生甚至很多成年人产生了错误认知等等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

通过数据看出,第一,虽然这个数据是来自于高中生,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内在问题,即大多数成年人对秧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作为舞蹈工作者,尤其是民族民间舞人的我们自然也难辞其咎。

第二,图表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作为国家新生力量的高中生,自我文化之根都找不到,不了解又何谈发展呢?因此,国家大力推行美育教育,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要增加新一代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第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问题,烟台当地的高中生对自己家乡的艺术文化(海阳秧歌)活动几乎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知。因此,这也是教育部门,舞蹈工作者以及学校社会必须要引起重视的,并且是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

我们就前面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调查,以上数据反映出,虽然海阳秧歌是被全国舞蹈高校纳入了本科高等教材中,但是,当地的学校都没有任何的重视,甚至在教育教学中海阳秧歌的普及更是一片空白,那么又何谈所谓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呢?

最后一个的问题数据显示,高中生更注重舞蹈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美育教育的可推广性以及海阳秧歌以其浓厚的地方文化历史内涵为基础的舞蹈种类在普通高等中学中的可实践性。另外,关于海阳秧歌在素质教育中的发展前景,学生都各自有着自己的态度,比例分布相对较为平均。

二、反思和总结

(一)引发的反思

在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现象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第一,高中生对于海阳秧歌认知度不足。具体体现在,分不清广场舞与海阳秧歌的区别;不知道海阳秧歌是烟台地方民族民间舞蹈;没有真正系统的看、听或者读关于海阳秧歌的相关内容;存在对海阳秧歌的训练性、文化性认识不足等问题。

第二,对海阳秧歌的认知度不够不仅体现在高中生身上,更体现在学校教育部门的不重视、家长老师的认识程度不足以及立场态度不鲜明。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来自家长老师的反对声音,这都是不利于推广海阳秧歌特色课程的原因。

第三,学生对于秧歌的认知停留在相对片面狭隘的层次上,认为海阳秧歌仅仅是为了自娱自乐,并没有看到和接触过艺术化、舞台化的海阳秧歌作品。正是由于没有体验和感受过海阳秧歌所具有的文化思想性以及对身体的训练性,因此对于海阳秧歌形成了较为片面的认知。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普通高级中学教学课程设计的全面性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大多数同学对于舞蹈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欠缺,导致对于海阳秧歌这一舞蹈形式的认知存在着偏差。但同时,学生们却非常倾向于能够对于此类知识进行学习。由于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尤其是海阳秧歌作为当地独有的非语言文字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传承,说明在领导层面就已经缺失了对这种非语言文字文化的重视度。由此导致的学校课程覆盖性不全面,使得在当地,海阳秧歌课程都未被纳入进高中教材,进而造成学生想要学习却没有机会的现状。

第二,地方特色课程的教材欠缺。

教材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普通高级中学的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的舞蹈类课程,所以海阳秧歌的教学只能被放置在“地方特色课程”或者“校本課程”中,甚至仅仅存在于学校“舞蹈社团”活动中。而在时间安排上,比较好的情况是一周一节,有时甚至是一月一节,或者只在学期初上几次课之后被搁置。在教学难度上,目前市面上与海阳秧歌相关的教材仅仅只有张荫松、田露老师编著的《山东海阳秧歌教程》和赵铁春、韩萍老师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海阳秧歌》,但此二者的共同受众群都是舞蹈专业院校的大学生,如果直接加以套用,舞蹈基础较为薄弱的普通高中的中学生们不仅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且因其教材的专业性导向,所以针对没有舞蹈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不利于激发高中生们对于海阳秧歌这一课程学习的兴趣。所以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也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第三,师资力量缺乏,需要构建一个有专业素养和文化认知的教师梯队。

对于海阳秧歌特色课程的教授,我们所期待的最好的情况是能够组建一个专门的教师团队,研究编写教材、钻研教学方法,备课中能够将海阳秧歌的动态学习和文化积淀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使教材既具有训练价值又不乏趣味性。但是因受制于现实状况,可能一所学校至多只能有一位专业教师。基于这一問题,我们是否可以采取跨校合作的方式来共同推进海阳秧歌在青少年身上的传承。但是,就目前我们了解到,一所学校有一位专业老师的情况也是少之甚少,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地政府、学校对于当地特色资源课程和舞蹈类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专业教师没有通往学校的“通行证”;另一方面在于专业教师自身,大多数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时面临无数条选择道路,虽然教师这一职业占据最大比重,但是更多的取向是舞蹈培训班或者中专学校,去往地方中小学的教师数量不足,有文化积淀意识的舞蹈专业教师数量更是严重不足。

(三)存在的优势

此次调研中,我们希望在烟台市的大部分中小学课堂中,海阳秧歌课程能作为一门课程(必修课或选修课)得以推广。针对这一思考,我们总结出此举措的优势所在:

第一,完善当地特色课程建设。

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强烈呼唤以及“非遗传承人”热度的不断攀升,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形式原样保存的意识不断深化。各院校开始重视当地歌舞的传承,更多的从本土特色中下功夫。而在烟台海阳秧歌特色课程的推广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本着对文化的传承与文化自信的提升为目的,让当地的人民从青少年开始就能够得到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对这一流淌于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的再认知。

第二,有利于中学生的美育教育以及提升艺术审美实践能力。

青少年是人的一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学阶段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时期,为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舞蹈类艺术课程对于学生美的认知美的发现有重要推动作用,而海阳秧歌作为当地的舞蹈形式,有着人民大众的群众性基础,有着身体训练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舞蹈形式下蕴藏着深厚的齐鲁文化以及胶东地区人的审美特质。齐鲁文化中孕育而出的海阳秧歌,其礼仪性以及身体运动的自由性为其重要特质,也是在其他民间舞蹈形式中所独树一帜的,这对于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的身心教化都起到重要影响。相信中学生们会在愉快的心态中学习这一传统的地方民间舞蹈形式,以身体记忆传承民间文化和民族气质。

第三,有利于增强中学生民族认同感和族群凝聚力。

海阳秧歌作为一门兼具歌、舞、剧多种形式的舞蹈样式,对于人全面发展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斯认为“群体自身也具有记忆的功能,比如说家庭以及其他任何集体群体,都是有记忆的。”群体的精神性历久弥新,寄托在海阳秧歌这一舞蹈形式上,对其的学习理解,能够更好的把握祖先的精神记忆,做到更好的民族文化认同。北京舞蹈学院陈怡萱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民俗舞蹈文化在企业文化构建中的功能研究--以海阳市方圆集团秧歌队为例》中谈到,“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秧歌训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秧歌队员也体现出较强的礼节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海阳秧歌的训练与表演对于员工道德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达到了‘礼育的意义。而员工素质的提升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也能够为自身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个人价值。”,海阳秧歌中独有的秩序性通过集团员工的纪律性得以体现,并且共同参与秧歌演出比赛活动的集体荣誉感和群体共同参与意识不断渗透其中,使得族群凝聚力在无形中不断得以加强。

三、总结和建议

地方特色课程作为以当地本土文化为依托的一门课程,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通过当地群众较为熟悉的艺术形式,作为当地学校中的一门特色课程进行推广,其特点是地域性、训练性、风格性、艺术性、文化性。随着当今社会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呼唤,地方特色课程应运而生,对其的推广与应用成为紧扣时代召唤的存在。

根据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的教学与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我们得出海阳秧歌特色课程在当地中学实施的可行性,大多数同学对于舞蹈没有抱有排斥的态度,并且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意识,认为海阳秧歌是当地的舞蹈艺术形式,希望能够通过身体的训练和文化的认知来传承海阳秧歌。但同时,因为各方面提供的资源有限,学生们接触较少,再加上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教学指导,造成学生对海阳秧歌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偏差。所以,我们希望不仅局限于烟台地区,各个地方的相关部门应支持协助当地地方特色课程的推进。因为这不仅是对于学生美的教育和艺术能力的培养;更是能够将乡土记忆凝结在每一个当地人的身上,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将我们的民族精神绵延下去,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张荫松、田露.山东海阳秧歌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章秋雅.综合实践活动中“调查问卷法”的分层指导策略[J].教育探究,2017年03期:30-35

作者简介:曲玫靓,女,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2018级,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舞。

(作者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猜你喜欢

海阳秧歌舞蹈
海阳地雷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舞蹈课
别得瑟!央广“金话筒”遇上高冷女神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我们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