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掘工作面混合式通风及三级除尘治理粉尘技术

2020-07-07尹智鹏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风筒降尘掘进机

尹智鹏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察局,山东 淄博 255120)

以岱庄煤矿20601 综掘工作面为例,分析了目前采用的通风方式和掘进过程中的粉尘现状,提出了基于混合式通风及三级除尘原理的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及应用现状

煤矿综掘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采用的综合防尘措施有:湿式打眼、冲洗巷帮、掘进机采用内外喷雾、转载点设置喷雾、巷道内设置净化水幕、装煤(岩)洒水、煤层超前注水等。采用的除尘设备有水射流风机、除尘风机等。但在掘进机切割时,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及上述综合防尘措施的情况下,粉尘超标现象仍十分严重。

目前岱庄煤矿20601 综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为压入式,风筒出口距迎头的距离为5m,在掘进机掘进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能见度降低,对安全带来不利影响。综掘工作面的降尘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研究

2.1 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难点及对策

该矿粉尘治理的难点主要是综掘工作面在掘进切割时产生大量粉尘。针对该问题首先考虑当综掘工作面产生的粉尘未吹散前,将粉尘集中收集起来,便于集中处理。同时,单一的除尘方法不能有效除尘,多种除尘方法集中使用,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

因此提出如下降尘方案:

(1)改变局部通风方式,由压入式改为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在粉尘未扩散前由抽出式风机将含尘气体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2)采用三级除尘原理进行除尘。含尘气体由配套风机通过风筒吸入除尘器,在除尘器箱体内由弯曲向下的流线型导风叶片作用下,使含尘气体直接冲击水面,使较大尘粒由于惯性作用落入水箱中,达到一级除尘的目的,称为水浴降尘;而较小尘粒随导向叶片形成的气流加速,通过弯曲通道时产生涡流,与激起的大量水滴、水雾充分碰撞,而被捕获沉降,达到二级降尘的目的,称水滴降尘;除尘器箱体内还设有脱水器,气流中的含尘水滴、水雾撞到脱水器后形成水膜,然后经脱水器脱掉排到巷道内,达到三级净化除尘的作用,称为水膜降尘。

2.2 综掘工作面粉尘处理装置的选择

(1)20601 综掘工作面概况

该工作面20601 皮带顺槽设计长度约为800m(平距),巷道断面为10.5m2(宽4.2m、高2.5m),采用锚网索支护。掘进机型号为EBZ230 型悬臂式全岩掘进机,截割功率230kW,最大可掘高度4.8m,最大可掘宽度6.3m,适应巷道坡度±18°。风机采用FBD №5.3/2×11kW 对旋式风机,压入风量350~210m3/min(到工作面风量),效率86%,风筒直径Φ600mm,供风长度约860m。

(2)湿式除尘装置配套选择及安装

① 除尘装置的选择

20601 皮带顺槽工作面的最小需要风量10.5×0.25×60=157.5m3/min。湿式除尘装置风量如表1 所示。

表1 湿式除尘装置型号参数表

由 此 可 知, 应 选 择 一 台 型 号 为FBDCNO5.6/2×11KSWS 的抽出式风机,除尘装置的负压风筒直径为600mm×5000mm 钢性风筒。

② 除尘装置的安装

该除尘装置安装在该巷道行人道的一侧(距迎头约40m 处)。

通风方式采用长压短抽的通风方式,即除尘风机距迎头不超过60m,除尘装置随掘进机的推进向前移动,压入式风筒末端出风口距工作面迎头20~30m,且压入式风筒末端出风口要超过除尘风机并保持10m 以上距离。负压风筒布置在压入式风筒的另一侧,其进风口距工作面约3~5m。

3 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应用效果

测尘人员按图1 所示测点布置,并对其粉尘浓度进行了测定,确定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研究使用前的粉尘状况。结果如表2 所示。

图1 20601 综掘工作面除尘装置安装及测点布置示意图

表2 普通综合防尘措施下的粉尘浓度变化表

采用混合式通风及三级除尘原理对20601 综掘工作面粉尘进行治理,在该区域改变局部通风方式,由压入式改为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安装除尘装置,采用三级除尘原理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为了确定采用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新技术后的粉尘状况,测尘人员于当月3、11、15 日对20601 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浓度随机进行了测定。图2 为防治前后各测点总粉尘浓度变化。

图2 防治前后各测点总粉尘浓度变化

由图2 可知,在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技术运用之前,各测点总粉尘浓度普遍较高。其中掘进司机A 点距迎头8m 处为粉尘严重区域,在三天的测定中A 点最低浓度为272.5mg/m3,最高接近347.25mg/m3。在实施防治措施之后,各测点粉尘得到有效遏制,A 点粉尘浓度最小为11.0mg/m3,有效防治了总粉尘的扩散。

表3 防治前后各测点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mg/m3)

呼吸性粉尘浓度变化如表3 所示,掘进司机A点距迎头8m、掘进机后B 点距迎头13m、转载机头C 点距迎头22m、除尘器后D 点距迎头80m,这四个测点呼吸性粉尘浓度依次下降,但浓度最大值仍达到208.75mg/m3,威胁井下工人生命安全。在防治后最大粉尘浓度下降为14.17mg/m3,各测点呼吸性粉尘浓度均达到安全范围,掘进机切割时,工作面产生的粉尘得到有效治理。

4 使用除尘风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风机位置及风筒的选用

压入式风机风筒采用Ф600×10000mm 柔性风筒,风筒吊挂在巷道非行人侧(随掘随接),风筒末端出风口距工作面迎头20~30m,且出风口要超过除尘风机并保持10m 以上距离,同时要保证压入式风筒口至除尘装置吸尘口的巷道最低风速0.15m/s。

除尘风机安装在掘进工作面行人侧或皮带机尾上,风筒采用Ф600 ×5000mm刚性风筒,风筒口(吸风口)距迎头不大于5m。除尘风机距迎头距离一般不超过60m,且负压风筒进风口的吸入风量应大于压入式风筒出口风量。

(2)除尘风机使用的其他注意事项

当掘进机掘进时采用长压短抽混合式通风,其他工序采用压入式通风。在除尘装置运行前,先接通供水喷雾系统,检查喷雾是否正常,对除尘装置进行排污换水。除尘风机在启动2min 后,应注意观察除尘器脱水是否正常,严禁无水使用。在使用除尘风机供风时,柔性风筒也要提前吊挂好,只是把柔性风筒出风口与里面风筒断开,当除尘风机出事故后或掘进施工完成后,能够及时把柔性风筒接到迎头,保证正常通风。除尘装置要随着掘进机掘进进尺及时前移。

5 结论

(1)采用混合式通风及三级除尘原理对20601综掘工作面粉尘进行治理,掘进机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治理,能见度得到了提高,作业环境明显改善,保护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该技术实施后,每月进尺可提高50m,年增加效益36 万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

(2)压入式风筒出风口距迎头20m,负压风筒吸风口距迎头5m 为最佳位置,可减少粉尘扩散范围,有效捕捉粉尘,降尘效率最高。负压风筒吸风口距迎头小于4m 时,尘源产生的粉尘也不能被有效捕捉。压入式风筒出口距迎头23m,负压风筒进风口距迎头5m,除尘效果较好,总粉尘除尘效率98.3%,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为98.3%。

(3)掘进机掘进速度的快慢与降尘浓度的大小有关,作业速度过快,产生的大量粉尘不能被有效及时捕捉,进入负压风筒的吸风口后方的巷道风流中。同时,除尘效果与压入式风筒出口风量和负压风筒进风口的吸入风量有关,根据测风和测尘结果及时移设除尘装置。

猜你喜欢

风筒降尘掘进机
煤矿掘进工作面长距离通风应用研究
矿用悬臂式掘进机的轻量化设计研究
安庆市大气降尘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果园多风机风送喷雾机聚风筒聚风特性的试验研究
掘进机用截止阀开度对管路流动性能的影响
远距离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优化
对悬臂式掘进机开发设计方向的分析
朝阳地区大气降尘量对雾霾天气影响的初步分析
关于掘进机截割头的改进设计探讨
盖州市大气降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