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06代亚桥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7期

代亚桥

摘 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尤其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降低劳动力数量,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重点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分析

引言: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自动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程的自动监控、调节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具有合格的电能质量。

1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概述

1.1新时期,计算机网络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真正形成,其以远程遥感、远距离监控、集成控制为主要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逐渐形成,且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日臻完善,电力系统逐步走向网络智能化、功能化和自动化。

1.2电力系统实现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1)促进控制目标的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电气自动化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要求不断的提升,尤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在当前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通过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可以使电力系统变得更容易控制,比如IE控制平台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其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目前常见的电气自动化主要表现为,以一根总线控制为基础,将变压器等设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便于对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实时监控。

2)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在确保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开支,对其电力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和降低资源损耗;通过选用一些节能设备、节能技术以及补偿无功技术,来实现电力负荷的均衡、有效降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开支。

3)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维护方便快捷

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而言,其主要是基于对Internet技术的应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灵活、及时的收集信息资料,因此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信息化操作技术自身非常的简便、而且信息资料的收集也比较充分,使得电力自动化操作系统的控制变得更为方便和灵活。

2  电力自动化在电力系统的主要应用分析

2.1电气自动化帮助科研人员开展实时仿真工作

使用电气化驱动技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暂时状态和稳定状态的同步存在,这使得同步实验成为了可能,为系统运行提供了大量的精确数据,增加了实验的精准度。在这种仿真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更多的电力装置测试,有助于帮助科研人员建立起一个混合型的实时仿真实验室。

2.2实现了电力服务的智能化

当今时代,几乎每个行业都离不开电力的使用,失去电力系统的支持,许多行业将陷入瘫痪的境地。电力的广泛使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是电力系统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精确地进行系统运行设计工作,并能代替人力做到更精确的系统运行故障分析。这种智能化的控制方式,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准确。这种高度安全的自動化运行体系,使电力系统的服务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3方便了配电网工作

配电网中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实现了配电网的数字信息配电的一体化转变,帮助减少了载波应用的路由,并帮助电力系统解决了衰耗的难题。自从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了配电网中,配电网对信息波的反映就变得更加灵敏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

3 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发展方向

3.1电力配网自动化

电力配网自动化以信息化为基础上,将配电系统所涉及的数据进行信息集成,构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系统,使配电网和其附属设备不管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实时监测、保护、控制,实现真正的自动化。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并改善电能质量。配电系统进行在线、实时的闭环控制。而建设一套离线、非实时的配网自动化仿真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3.2性能发展的方向

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将促使电力系统运行速度、精度方面更高,并且更加高效化。作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重要衡量指标,速度、精度、效率的更优化,可以通过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来实现。也就促使电力系统运行智能化功能作用不断增强,更需要对相关要素加以充分利用。这里主要是指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多媒体技术以及可视化的科学计算等。就图形用户界面而言,借助窗口平台, 自动化操作就极为简单,这就为系统监控提供了很多的使用方便。借助CAD设计等可视化技术,可促使维护电力稳定操作用时大为缩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在该系统中将高性能PLC进行内部安装,这就为用户的编辑修改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进而将自身应用程序建立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助于更加智能化和综合化的信息处理。

3.3体系结构方面发展

就体系结合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将促使更加模块化、集成化和网络化。LED显示技术具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较小的体积以及较轻的质量,信息的显示形式也可以以非常大的尺寸。这就促使相关显示器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集成电路的密度也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促使电力系统更加模块化。也将有助于促使其更加集成化、标准化,借助网络的方便快捷, 电力机床联网便能实现无人操作和远程控制。

结束语:

总之,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的各个关键环节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有效的解决了电力系统运行中诸多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电力系统工作中,我们工作人员中应熟练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操作方法,同时还应在工作中结合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的工作安全。

参考文献:

[1]胡荣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机电信息,2012(30):1-9,111

[2]黄健.浅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前景[J].中国信息化,2014(07):57-58.

[3]郑文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传播,2014(11):37-38.

(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