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通知
2020-07-06
本报讯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中小学开学在即。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坚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教育教学质量。
《通知》明确,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各地各校确保科学有效防控、安全有序开学。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按照《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要求,压实防控责任,落实防控措施,保障防控物资,切实做到精准精细防控。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麻痹厌战松劲思想和侥幸心理,务必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通知》指出,要高度重视新冠肺炎疫情对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师生,要重点加强心理干预和关爱帮扶,以此来帮助师生尽快调整好状态,让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
为统筹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战疫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开学前居家学习与开学后恢复正常教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帮扶的关系、毕业年级教学与其他年级教学的关系,《通知》对各地各校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普遍开展战疫专题教育
各校认真组织开展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战疫专题教育,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教育效果,给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加强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战疫先进典型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精心做好教育教学衔接
学校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逐一摸底和诊断,精准分析学情,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切实做好教学衔接。没有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应实施“零起点”教学;已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要认真进行串讲复习,在确保每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教学。
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教学保障,确保教材及时发放,科学有效安排教学时间,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强化教研指导,优化教学方式,合理把握教学进度,做到教学内容适量、教学时长适当,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作业总量,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稳妥开展校内文体活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更多关爱特殊学生群体
各地各校要切实做好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帮扶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在重点疫区不能按时返校或尚在隔离期的学生,学校要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继续指导做好居家学习,返校后要通过专门的个別辅导,确保学生跟上教学进程。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做好对学生的辅导帮扶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全覆盖。
注重加强毕业年级指导
统筹考虑初三和高三年级学生参加毕业升学考试的特殊情况,切实增强毕业年级教学计划的针对陸和实效性。有序安排好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努力保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加强考试升学有关政策和工作安排的宣傳解读工作,有效缓解毕业年级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