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捏
2020-07-06方英文
方英文
如今电子时代,多数人早已废了笔和纸。但是你若碰见一个先生,或者女士,任何场合都能掏出笔和小本本来,那大致是个干部了。干部不分大小,大多都备了笔和本。所有的干部都有上级,上级召集,不管是大会小会、大场合小场合似都需要记录,就这么简单。
世界大了,当然有例外,我就碰见了一个非干部而随身带着笔和本的。那是一次饭局,刚好我在餐馆附近办个事。事一完又无逛街兴趣,不如提前到餐馆里,让服务生沏壶茶,喝茶玩手机。岂料,莫言我来早,更有早来人。
一推包间门,就见个长脖子男士起身迎上来热烈握我手,连说几个久仰久仰,说他知道我要来,所以就提前到了。我也连说几个幸会幸会,惭愧惭愧,请坐下聊。但是长脖子男士不坐,而是抓起凳子上的相机,出包间叫来服务小姐,给我俩合影。
坐下后他双手呈上名片,一看是能源行业的高级经济师。他说业余也爱文学创作,我当即说报刊上拜读过、拜读过,其实也不敢肯定是否拜读过,因为作家人数差不多撵上书法家人数了。
一听我读过他的作品,他便说正好借机请教,同时掏出笔和小本本,并拢双膝准备记录。我就再溜一眼他的名片头衔,没有行政职务呀,不是领导嘛何以也配了领导工具?就有些好奇。
“您《落红》里的梅雨妃,得是写的那谁谁谁?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哩!”
“都是胡說!”我笑了,“写小说嘛,全是胡捏的,不能对号入座。”
就见长脖子男士笔记道:“写小说是胡捏的,不要对号入座。”
后来的饭局就不写了,无点可圈。长脖子男士——噢,绰号别人有失恭敬,那就叫他李先生吧。李是大姓,惹麻烦概率低。就是李家人自己咬李家人,也没啥稀奇的。总归我回家后,整理几摞旧报纸,择些留存,多数卖掉。
于是就在废报上,发现好几篇李先生大作,全是怀念某某名人的。细看报纸出版日期,其怀念文章多发在名人去世第三天。有一篇是名人去世后第二天,快呀!
李先生的怀念,或者说追忆文章,都不短,基本四千字左右。我是办过报纸的,为这样的篇幅与写作速度,拍案称奇。不难推想,李先生很可能下手早。就是说,李先生一旦得知某名人身体欠佳,或是住进医院了,他便开始撰写怀念文章。待那厢一讣告、此厢即发文,着实高明。
作家是分类型的。李先生这个类型罕见,不妨称其“追悼缅怀型作家”。
忽然想到那次包间遭遇,尤其想到李先生双膝并拢、认真记录的造型,心里不免发毛。随之笑了,我又不是名人,犯什么忌呢。
童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