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人生新“四知”
2020-07-06方鸿儒
方鸿儒
“四知”一说,古人各有异见。
《易》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了悟“四知”方得万众仰望。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头顶“四知”摄像头,密室勾当断不可为也!
曾国藩强调“四知”,即《论语》所说的知命、知礼、知言,曾国藩加上个“知仁”——“仁”的意思就是宽恕。
笔者乃一世俗凡夫,无意比拟前贤,但年届古稀,对“四知”倒亦有所感悟,故权拟新“四知”,是为“自知、知人、知生、知死”,聊加解析,求教方家。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贵”者,可贵、难得也,足见真能了解自己、懂得自己者不易、不多也。
“自知之明”者,可贵在了解自己心之所思,欲之所求,个性气质,兴趣特长,懂得适度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一件自己喜做、能做之事为人生之追求。智小不谋大,力小不任重,不攀比从众,不好高骛远,做适合自己个性之事最易成功。
“自知之明”者明白自己姓啥是啥——自己所言并非真知灼见,所写亦非字字珠玑,喋喋不休地开导即便亲生儿子也未必言听计从,更无论他人会唯我马首是瞻。
他人也是“人”!你凭什么指望以你的大脑取而代之以亲朋好友的大脑?年届古稀方开悟,炳烛而行犹未晚。
“自知”已难,“知人”则更难。古训“知人知面不知心”。哥们一场,孰料在利益冲突面前,最先出卖你的居然就是你自以为的“铁哥们”。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高山流水遇知音”虽是美谈佳话,但在人情浇薄,友情变味,“鸡黍之交”几近绝迹的当下,庶几人生得一知己亦该心满意足了。
“知人”便是识人,断人。古人对如何知人、识人,多有精辟见解。譬如战国时魏相国李悝有“识人五法”: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窘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据笔者切身体验,知人识人之智慧在“辨真”——彼此相交,观其是否有真情,说真话,办真事,则可断其是否可交。
笔者之交友原则是:凡真情率直者,引为知己,虚情假意者,则视同陌路。“知己”虽难求,亦绝不苟交!
人来到世上,既是偶然,更是必然。有父母才有我,故父母是血缘之核,犹如太阳,给我以生命和温暖,赐我以天智与才华。“知生”者,便知养我、育我、教我者,乃父母也,故而追随、实现父母的意愿,在笔者便视为生命的第一要义,活着的全部价值。
回望古稀人生,感悟最深者,便是知生命之价值所在乃“时光与自由”也。人生大事宜早谋,珍惜时光即珍惜生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追求自由”便是人生的第二生命——即精神世界。舍功名取“自由”,方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知死”者,须有大彻悟之境界,方能参破生,又能参破死,参破死后的一切繁琐。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赉送,吾葬具岂不备邪?”面对“死亡”,哲人充满着浪漫主义的遐想。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我们从大地来,我们回大地去。“死去元知萬事空”,晋代衣冠成丘冢。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求仁义者流芳百世,妄求“三不朽”者人未走,已速朽,漫漫历史长河,真正三不朽的,的确令人敬仰,然仅寥寥数人——人世间的辩证法就是如此无情,君知乎不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