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病毒病的症状识别特征与防治策略

2020-07-06李英梅刘晨王周平张伟兵陈志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番茄防治措施

李英梅 刘晨 王周平 张伟兵 陈志杰

摘要    本文简述了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番茄花叶型病毒病、番茄蕨叶型病毒病5种主要番茄病毒病的症状识别特征,提出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诱虫板与防虫网联用、切断人为传播和昆虫传播途径、调整定植期、清洁田园环境、合理选择杀虫剂进行杀虫控病等防治措施,以期为番茄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茄;病毒病;症状识别;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2-0143-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omato  Virus  Disease

LI Ying-mei 1    LIU Chen 1    WANG Zhou-ping 2    ZHANG Wei-bing 2    CHEN Zhi-jie 1

(1 Shaanxi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Agriculture,Xi′an Shaanxi 710043; 2 Shaanxi Horticultural Technology Workstation)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d  the symptom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major tomato virus diseases,including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disease,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omato chlorosis virus disease,tomato mosaic virus disease, and tomato fern leaf virus disease,put forward control measur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plant quarantine,selecting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combining insect traps with insect nets,cutting off human and insect transmission routes,adjusting the planting period,cleaning the pastoral environment,choosing insecticides for insecticide control,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omato industry.

Key words    tomato;virus disease;symptom recognition;control measure

番茄病毒病是世界各国常发性的重要病害,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所有番茄产区。番茄感染病毒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重花叶型、轻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黄色花叶型[1-4]。能够侵染番茄的病毒种类也比较多,已经发现的番茄病毒种类约40种,在中国发生并报道的有18种。主要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番茄褪绿病毒 (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等[5],尤其是近年来TYLCV、To-CV、TSWV危害日趋严重。例如,TYLCV对越夏茬番茄的危害最重,平均发病株率高达94.8%,平均产量降低74.0%,严重的甚至引起全田毁灭而绝产[6]。不同的番茄病毒病在田间的表现症状、毒源种类、传播媒介均有差异,即使同一个病毒在不同番茄品种、不同栽培环境、番茄的不同生育期,其生物学特点也不尽相同。而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其癥状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况,例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和番茄褪绿病毒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的环境条件大致相同,在诊断中容易混淆,难以区分。因此,需要正确诊断病毒种类,明确其传毒途径,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做到对症防治。本文依据多年蔬菜病毒病研究成果,简述了生产上常见的、危害重、经济损失大的几种番茄病毒病特征,并提出了防治策略,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1    症状特点

1.1    番茄斑萎病毒病(TSWV)

1.1.1    分类地位及病毒类型。番茄斑委病毒属番茄斑萎病毒科(Tospovirus)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RNA病毒[7-8]。

1.1.2    症状特点。可系统侵染整株番茄,典型症状为植株矮小、顶芽下垂,幼嫩叶片扭曲,叶片表面褪绿为亮黄色且有深褐色病斑;苗期染病,出现顶芽下垂症状后第2天就会全株死亡;生长期染病,叶片最先出现小黑斑,叶背面沿叶脉呈黑褐色或生长点坏死,发病早的不结果;坐果期染病,绿果上出现白色同心环纹或呈瘤状突起,果面上产生褐色坏死斑,果实易脱落。成熟果实呈橘黄色或色泽,不能正常成熟。

1.1.3    传毒媒介。蓟马是番茄斑萎病毒病的主要传播介体,有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褐花蓟马(F. fusca)、番茄蓟马(F. schultzei)、梳缺花蓟马(F. schultzei)、花蓟马(F. intonosa)、双刺花蓟马(F. bispinosa)、首花蓟马(F. cephalica)、禾花蓟马(F.tenuicornis)、烟蓟马(Thrips tabaci)、豆蓟马(T.Setosus)等,其中,西花蓟马传毒效率最高。此外,病毒也可经机械摩擦、汁液、种子等途径传播。

1.1.4    寄主范围。能够侵染84科1 090种植物,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是其主要危害寄主,田旋花、繁缕、野生烟等杂草是其越冬毒源。2011年被列为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十大植物病毒之一。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

1.2.1    分類地位及病毒类型。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DNA病毒[9-10]。

1.2.2    症状特点。发病后仅向上部扩展,下部叶片正常、果实能够正常发育,但由于上部光合作用降低,果实会变小;叶片褪绿发黄、变小,边缘上卷、增厚,叶质变硬,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染病后无法恢复;早期发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转色不均匀(俗称半边脸),基本失去商品价值;发生期以越夏茬和秋延茬最为严重。

1.2.3    传毒媒介。烟粉虱是唯一传播途径,在自然条件下,仅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种子、机械摩擦、汁液均不会传毒。

1.2.4    寄主范围。能够侵染25科122种作物,目前报道仅侵染双子叶植物,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均为其寄主作物,许多杂草也是其中间寄主[11]。

1.3    番茄褪绿病毒病(ToCV)

1.3.1    分类地位及病毒类型。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RNA病毒[12-13]。

1.3.2    症状特点。发病后可引起植株严重的褪绿和黄化,与镁元素缺乏症状非常类似。植株中部发病,发病后向上和向下同时发展;发病后叶肉变黄,叶边缘向上卷曲,呈船形,严重时叶脉深绿,叶片变小;叶片初期呈斑驳失绿,但不明显,后期叶脉间叶肉褪绿黄化;发病较轻时,遇到不适病毒传播和侵染的环境时,番茄植株的生产力可恢复;各个种植茬口均可发生,发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夏季经常与TYLCV复合侵染。

1.3.3    传毒媒介。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纹翅粉虱(T. abutilone)、银叶粉虱(B. argentifolii)均可实现有效传播,其中纹翅粉虱和B型烟粉虱的传毒效率较高。该病毒也是唯一能通过4种分属2个属的粉虱传播的病毒。不能通过汁液摩擦传播。

1.3.4    寄主范围。能侵染7科25种植物,茄科寄主最多,番茄、辣椒、马铃薯、烟草、苦苣菜、百日菊等均是其常见寄主。

1.4    番茄花叶型病毒病

1.4.1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oMV)。①毒源种类。番茄烟草花叶病毒属于Tobamovirus群、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为RNA病毒,可侵染38科268种植物[3,5]。②症状特点。幼嫩叶片侧脉及支脉组织呈半透明状,即明脉。叶脉两侧叶肉组织渐呈淡绿色。叶片薄厚不匀,颜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后花叶斑驳程度加大,并出现大面积深褐色坏死斑,中下部老叶尤甚,发病重的叶片皱缩、畸形、扭曲。早期发病的植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生长缓慢,不能正常开花结果,易脱落,发育的荫果小而皱缩,种子量少且小,多不能发芽。③传毒方式。相邻叶面轻微摩擦、嫁接、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可传播;蚜虫是其主要传毒介体。④寄主范围。能够侵染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及豆科等300多种植物,常与CMV复合侵染导致番茄表现出花叶、斑驳、条斑和蕨叶等症状。

1.4.2    黄瓜花叶病毒(CMV)。①毒源种类。黄瓜花叶病毒属于雀麦花叶病毒科(Bromoviridae)、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为RNA病毒[3,5]。②症状特点。植株矮小,叶片薄,颜色淡,叶背、叶脉逐渐变紫,中下部叶片向上卷起,重者呈现管状。中上部叶片卷叶较轻,但主脉出现扭曲现象。番茄叶茎顶部会有新的细叶生长,叶肉组织退化。发病重时,无叶肉仅有一条中肋。新叶逐渐变窄或接近线状,侧枝出现蕨叶状小叶,复叶节间明显缩短,出现从枝状。③传毒媒介。黄瓜花叶病毒是典型的种传病毒;该病毒以蚜虫为介体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据报道有33属超过80种的蚜虫均可对该病毒进行传播。④寄主范围。能够侵染85科、365属、1 000种以上的单、双子叶植物,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生最普遍、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植物病毒,也是世界十大植物病毒之一。

2    综合防控措施

2.1    防控策略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绿色植保的理念。以提高番茄种植者的收益为目标,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切断传播途径为核心,辅以提高番茄植株抗病性的综合防控策略[14]。

2.2    防控措施

2.2.1    加强植物检疫。西花蓟马、番茄斑萎病毒、番茄褪绿病毒均是我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苗和蔬菜的调运是西花蓟马、番茄斑萎病毒、番茄褪绿病毒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因此,各蔬菜种植区、苗木繁育基地应加强检疫,严禁从有番茄斑萎病毒病、番茄褪绿病毒病分布的地区调运种苗,以防病毒随种苗或传毒昆虫传入。

2.2.2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首要防控措施,抗病品种的应用和病毒的传播蔓延有密切关系。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种植茬口、病毒病种类、其他病虫危害程度、市场需求等综合因素选用适合本地栽培的番茄品种。目前生产上抗TY、抗CMV、抗ToMV的番茄品种比较多。如金棚8号和金棚951均能够同时抗TY、ToMV和根结线虫;浙粉701、浙粉702能够同时抗TY、ToMV以及叶霉病;丽红能够同时抗番茄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叶霉病,抗逆性强,适合早春茬番茄种植[15-19]。但在TSWV方面,目前国内尚无抗品质良好的抗性品种。

2.2.3    切断传播途径。一是切断人为传播途径。对于番茄斑萎病毒病、花叶病毒病等通过汁液传播的病毒病,在田间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时,先健株后病株,避免人为传播。同时,要合理密植,减少枝叶摩擦的机会,减少病毒传播几率。越夏栽培番茄定植建议定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二是切断昆虫传播途径。蚜虫、烟粉虱、蓟马是几种主要番茄病毒病的传毒介体,切断传播途径、降低传毒昆虫数量是控制病毒扩散的有效措施。田间悬挂蓝色诱虫板防控蓟马、黄色诱虫板防控蚜虫和粉虱,并在棚室通风口和出入口设置防虫网(阻隔烟粉虱、白粉虱选用55目左右,阻隔蚜虫等其他昆虫选用35目左右)可以有效阻断传毒昆虫在棚室内外的迁移、危害、越冬,有效降低虫口基数。黄板和蓝板的大小一般为20 cm×25 cm、悬挂密度为10 m2悬挂1.5张,诱虫板下缘与番茄植株冠层持平、板面平行番茄行垂直悬挂诱虫板[20-21]。

2.2.4    调整定植期,避开传毒昆虫发生高峰。蚜虫、粉虱、蓟马等传毒昆虫在北方露地不能越冬,均以不同虫态在棚室内越冬,蓟马在户外的始发期为3月下旬,5月下旬种群数量大幅增加,發生高峰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之间[22];烟粉虱、蚜虫的发生高峰期为4—9月[6],而越夏茬、秋延茬、越冬茬的育苗定植也在4—9月,与传毒昆虫的发生高峰期高度重合。因此,在配合其他防治措施的同时,可适当调整番茄的育苗定植时期,早春茬番茄在确保番茄不受冻的前提下,提早定植,越冬茬番茄采取定植大苗等措施尽量推后定植,达到控制番茄病毒病发生的目的[23]。例如早春茬番茄定植,关中地区在3月15日以前,陕北地区在4月5日前,陕南安康、汉中地区在3月5日前,即使种植感病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几乎不会发生;越冬茬番茄定植,关中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以后,陕北地区在9月中下旬以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很轻。

2.2.5    清洁田园环境,恶化传毒昆虫的栖息环境。粉虱、蓟马、蚜虫等传毒昆虫均为多寄主害虫,能够为害多种蔬菜作物、杂草及果树,其种群数量与田园环境密切相关,一般管理粗放,棚室周围杂草滋生的传毒昆虫种群数量大,反之则少。因此,通过喷施除草剂或人工铲除番茄棚室周围的杂草,保持番茄棚室周围洁净,减少传毒昆虫的寄主植物数量,恶化传毒昆虫的栖息环境,降低传毒昆虫种群数量,减轻番茄田传毒昆虫的防治压力,控制病毒病的危害。

2.2.6    药剂杀虫控病。①药剂防控蓟马。蓟马在获得TSWV后不能立即进行传毒,需要在虫体内经过一定侵染循环期后才能进行传毒,若虫的虫龄越小,获毒能力越强、随着虫龄的增加,获毒能力不断减弱,因而可采用化学杀虫剂“杀虫控病”,达到70%以上的防控效果。可在定植前选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灌根;定植后蓟马初发期选用2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等,间隔7 d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蓟马的隐蔽性强且容易产生抗药性,应避免同一种农药重复使用[24]。此外,白僵菌、捕食螨等天敌也可应用于蓟马的防治中。②药剂防控蚜虫。虽然蚜虫对CMV的获毒一般为几个小时、甚至<1 h,其传毒仅需几秒钟就可完成[25],但由于蚜虫对ToMV、TMV的带毒率比较低[26],选择杀虫剂防治蚜虫对花叶型和蕨叶型的番茄病毒病控制效果一般可以达到60%以上,生产中建议采用杀虫控病防治措施。可选择药剂有2.5%溴氰菊酯乳剂2 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15 000倍液,或40%吡虫啉水溶剂1 500~2 000倍液,也可按照1∶6~8的比例配制辣椒水(煮0.5 h左右),或按照1∶20~3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水喷施,连续喷施2~3次。③药剂防控烟粉虱。由于烟粉虱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带毒率和传毒效率均非常高[21],5—6月发生高峰期带毒率高达100%,且获毒和传毒速度非常快,施药时,一部分烟粉虱受到侵扰后会迁飞到附近的寄主上,在药后72 h又可回迁,与残留的虫口共同导致种群快速恢复到施药前的水平,而杀虫剂发挥药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内吸性杀虫剂在防治烟粉虱的同时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途径,因而在对粉虱传播的TY和ToCV的防控措施中,不提倡使用杀虫剂防治传毒昆虫控制病害的发生[27-29]。

3    参考文献

[1] 冯兰香,蔡少华,郑贵彬,等.我国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种类和番茄上烟草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J].中国农业科学,1987,20(3):60-66.

[2] 王爱武,皇甫自起.番茄病毒病的症状、病原与药剂防治[J].长江蔬菜,2010(3):38-40.

[3] 张爱红,杨菲,李希望,等.河北省番茄病毒病种类鉴定及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139-141.

[4] 王富,李文丽,王辉.番茄褪绿病毒病与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区别及防控[J].长江蔬菜,2016(5):45-46.

[5] 于沛侠,赵慧琪,刘勇,等.侵染番茄的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S病毒CP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北方园艺,2017(22):12-18.

[6] 李英梅,白青,王周平,等.烟粉虱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4):102-107.

[7] 默宁,石岩,秦蕾,等.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中国蔬菜,2019(3):36-40.

[8] 王凯娜,占斌慧,周雪平.黑龙江地区番茄斑萎病毒的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征分析[J].植物保护,2019,45(1):37-43.

[9] 劉玉乐,蔡健和,李冬令,等.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双生病毒的一个新种[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8,28(2):148-153.

[10] 尹哲,杨普云,刘树生,等.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4):24-25.

[11] 纪英华,朱叶芹,李贵,等.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寄主范围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90-93.

[12] 王志荣,王孝宣,杜永臣,等.番茄褪绿病毒病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16,43(9):1735-1742.

[13] 代惠洁,程琳,竺晓平,等.烟粉虱传播的番茄褪绿病毒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对不同番茄品种的复合侵染[J].植物保护学报,2017,44(3):453-459.

[14] 敖礼林.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高效防控[J].科学种养,2016(6):33-34.

[15] 郭广君,王树彬,刘金兵,等.植物抗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8,34(6):1430-1436.

[16] 李英梅,陈志杰,张 锋,等.不同番茄品种对TY病毒的抗性评价[J].西北农业学报,2015,24(8):139-144.

[17] 田兆丰,刘伟成,厚凌宇,等.不同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病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4):2850-2856.

[18] 邵秀丽,陈星星,张慎璞,等.不同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及产量与品质比较[J].植物保护,2016(24):116-119.

[19] 王永珍,张剑国,刘彩虹,等.番茄设施栽培专用新品种‘丽红[J].园艺学报,2018,45(增刊2):2755-2756.

[20] 侯茂林,卢伟,文吉辉.黄色粘虫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9):1934-1935.

[21] 刘晨,陈志杰,张锋,等.烟粉虱带毒率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16,25(8):1244-1249.

[22] 陈广泉,张克亮,赵芸晨,等.张掖地区湿地蓟马种类组成及数量季节动态[J].青海大学学报,2018,3(1):40-46.

[23] 张锋,刘晨,杨苗苗,等.关中地区温室越冬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分子鉴定及流行规律[J].植物保护学报,2017,4(2):246-252.

[24] 曹金强,谢学文,柴阿丽,等.番茄斑萎病毒病在宁夏的发现与防治[J].中国蔬菜,2016(4):87-89.

[25] 张鹏飞,陈建群,张闲,等.棉蚜获得黄化花叶病毒的行为与取食过程的关系[J].昆虫学报,2001,44(4):395-402.

[26] 田学飞,江彤,许起言.凤台县主要蔬菜病毒的dot-ELISA检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149-150.

[27] 李英梅,杨苗苗,刘晨,等.杀虫剂对烟粉虱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9,28(3):466-474.

[28] 张培花,王根权,李翱,等.德宏州番茄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其毒源种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120-121.

[29] 李英梅,杨苗苗,刘晨,等.杀虫剂对烟粉虱传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控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9,28(3):466-474.

猜你喜欢

番茄防治措施
番茄鳕鱼面
小番茄发电机
HOME家系列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