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3月“三农”网络热点舆情监测分析

2020-07-06张珊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春耕三农舆论

张珊

【总体情况】

3月新闻舆情总量25.3万篇,较2月增加68.3%;微博总量44.0万条,较2月增加0.4%。总体看,本月热点话题主要围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农业生产供给展开。其中,禁食野生动物相关的立法执法工作受到持续关注和广泛肯定,特种养殖行业由此面临的现实困境引发多方建言。稳粮生产支持政策的接连出台引发大量专题报道,各地呈现的机械化春耕、农资供应充足、早稻播种面积稳定等新气象振奋舆论。畜禽产品保供稳价相关的进展数据被媒体大量援引,猪肉价格环比下降、生猪产能持续恢复等情况受到重点关注。农民工复工“梗阻”引起舆论注意,各地推出的保障农民工就业“硬举措”被赞“很暖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各地掀起的“全省上阵”“全民买单”助销潮引发热烈反响,县长“扎堆”直播推介农产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

微博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给养蜂产业、特种养殖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受到聚焦,出现了多个话题量过亿的微话题和播放量上千万次的视频消息,切实保障蜂农和特种养殖户的合法权益成为舆论核心表达。微信方面,新冠肺炎疫情给粮食安全造成的冲击成为热点议题。畜禽产品保供稳价、农民工返岗复工、野生动物保护等相关的政策举措被广泛传播。

【本月聚焦】

>>> 最严“禁野令”广受支持   特种养殖的现实困境引发建言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野生动物的经营销售和食用问题受到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相关的立法执法工作接连开展。舆论将此称为最严“禁野令”,关注热度自2月中旬持续至3月下旬。其中,禁食野生动物的立法完善成为高热话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湖北、广东、甘肃等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发布相关决定,将禁食野味纳入法规,引发舆论聚焦。新浪微博中,“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湖北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广东禁食所有人工饲养陆生野生动物”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榜,阅读量共计7.6亿次。舆论高度认同用法治革除吃野味的陋习,建议进一步強化法律责任、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并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此外,农业农村部在严厉打击水生野生动物非法捕捞贩卖的同时,还明确界定了中华鳖、乌龟、牛蛙等不在禁食野生动物之列。此举受到舆论的广泛肯定。中国新闻网官方微博设置的微话题“中华鳖乌龟等不入禁食名录”,阅读量达到1.5亿次,点赞量共计22.5万次。舆论认为,农业农村部紧急解禁甲鱼等产业,是对民意的倾听和回应,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理态度和法治思维,政策政令就该指向精准、边界清晰,这样最严“禁野令”才更符合现实情形,也能更好地得到落实。

此外,野生动物养殖衍生的特种养殖产业已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禁野令”出台后,特种养殖行业的现实困境备受关注。半月谈、澎湃新闻等媒体对此集中发文。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禁野令”要兼顾经济社会效益,避免盲目扩大化。二是明确禁食范围,精准施策。三是保障养殖户权益,推动养殖户转型。

【热点分析】

>>> 稳粮生产非常举措激发信心   各地春耕保卫战振奋舆论 <<<

3月,春耕备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稳粮生产支持政策接连出台。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农业农村部部署推动早稻面积恢复增加、启动“奋战100天夺夏粮丰收行动”,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也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舆论对此集中关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媒体展开盘点式报道,“非常举措”“密集出炉”等词频现标题。新浪微博设置的“战疫下的2020春耕图”“春耕进行时”等微话题,阅读量达到3700余万次。舆论指出,今年春耕是疫情之下的春耕、小康之年的春耕,意义非同一般、极端重要,相关部门春耕备耕政策释放新信号,激发信心动力,在关键时节,农业生产“唯快不破”,需要超常规推动和落实。

各地防疫不松农时不误,多措并举打好打赢春耕生产保卫战。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4方面。一是机械化、信息化成春耕“利器”。各地农业部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全面开展线上技术培训、协调农机出户等服务工作。黑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互联网+农技推广”、“共享农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引发积极宣传。各地农民“指尖种田”、微信下单点“肥”,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成为春耕主力军。舆论由此感慨,今年春耕特别“潮”,新农具下田,新技术给力,“科技部队”代替“人海战术”,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二是运输通道畅通,农资供应充足。各地积极推进农资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畅通物流渠道,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取得显著成效。《人民日报》3月29日报道,全国农药企业复工复产率接近常年水平,主要化肥企业开工率已达到常年水平,交通主动脉基本贯通,县级道路的通畅无关卡达到92%,春耕备耕物资供应充足,春耕有保障。三是稳定播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调优调绿成为春耕生产主旋律。各地纷纷发布粮食播种面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量化指标,加快部署2020年粮食生产目标。“安徽确保全年粮食面积超过1亿亩”“四川确保全年粮食作物面积达到9519万亩”“河南省将建设1250万亩高标准农田”等消息大量出现。各地农业部门推广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指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灌溉,组织化、标准化种植广受肯定。舆论说,调优调绿成为春耕生产主旋律,品牌农业成为种粮大户新目标,绿色优质产品多起来,高质量发展后劲足。四是财政支持、金融普惠多管齐下,稳定农民种粮预期。各地完善惠农政策,通过提早下发农业补贴、加大粮食补贴力度、下调贷款利率、减免担保费率、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等方式稳定农民收益。舆论认为,这些政策信号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让春耕生产播种希望,收获信心。

>>> 畜禽产品保供稳价效果显现   养蜂业复工复产受到关注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多举措推动畜禽生产稳定发展。农业农村部就南方9省区畜禽生产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并联合发改委、公安部等部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打击“炒猪”行为,各地政府也通过一对一指导、点对点扶持等方式增强政策实效。媒体对此发出了大量汇总报道,称各级政府之间、不同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推进了畜禽产品产能恢复和价格稳定。3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畜禽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情况。会上对畜禽产能恢复情况的通报广受关注,生猪生产成为报道热点。“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7%”“全国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出栏的新生仔猪环比增加3.4%”“生猪存栏出现反季节性增加环比增幅达2.8%”等数字信息被积极传播。“生猪生产保持恢复向好态势”成为媒体主要表达。新浪微博设置的微话题“生猪生产连续4个月回升”,引发826万次的阅读量。3月第四周猪肉价格下降情况也被舆论关注。《经济日报》指出,猪肉价格之所以环比下降,主要是因为生猪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猪肉基础产能恢复效果开始显现。

3月正值蜂农做好春季繁育、采蜜授粉的关键时期,但云南、新疆、四川等地蜂农因为抗疫严控、交通运输不便等问题不能及时转场或返场,出现了蜜蜂无蜜可采、饲喂蜜蜂的白糖运不进来、蜂蜜无处可销等问题。对此,《新京报》、香港《南华早报》、路透社等境内外媒体接连发文,新浪微博“@中国绿发会”也发出多条来自蜂农的求助信息。新浪微博设置的微话题“有蜂场每天损失2000元”“疫情期间蜜蜂转场困难”等微话题,阅读量共计540万次。舆论呼吁关注被新冠病毒“蜇疼”的养蜂人,关注蜜蜂无法授粉对农作物生长的负面影响。对此,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打通堵点,促进养蜂业全面复工复产。各地农业部门纷纷将转场蜜蜂纳入生活必需品应急运输保障范围,并联合行业协会、公益组织为蜂农提供切实帮助。各方的快速行动广受肯定,“四川160万群蜜蜂3月底将基本完成转场”“浙江约有2500户蜂农实现跨省放蜂”等消息被积极传播。

>>> 农民工复工“梗阻”引热议   稳就业“硬举措”获赞“很暖心” <<<

当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复工复产的关键节点。作为返岗复工的主力军,农民工群体广受关注。疫情之下,农民工就业人数明显下降的情况引起舆论注意。3月5日,《经济参考报》援引北工大等高校调查数据称,疫情的发展导致许多农民工在春节之后无法安心外出打工和本地就业,同正常年份相比,今年农民工就业人数大幅下降。3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現在还有近一半的返乡农民工没有返城复工”,被媒体广泛转载。有舆论指出,农民工返岗复工还存在诸多“梗阻”,有的在办理相关证明过程中被来回“踢皮球”,一些地方僵化理解防控,形式主义盛行,让农民工“出不来”“进不去”。有舆论认为,农民工对工作期间被感染、返岗路上被感染、单位的防控措施是否到位等的担忧,也影响了复工积极性。还有舆论建议政府部门针对不同情况拿出不同办法,疏通农民工就业信息渠道,深挖本地用工潜能,努力解决返岗工人不足、交通物流不畅、产业链配套难等问题。

农民工返岗复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提出的“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六个‘一批促进农民工就业”等决策部署,受到各类媒体的积极传播。各省市也纷纷落实农民工返岗复工的保障举措,河南探索“四有一可”模式、湖南开展“湘融湘爱”农民工专项服务活动、四川实施“春风行动”、陕西实施“一站式”帮扶等引发集中报道。新浪微博设置的相关微话题阅读量共计3亿次。3月19日,搭载551名湖北荆州务工人员的G4368专列从荆州火车站始发,这是今年春节后从湖北始发的第一列务工人员高铁专列,受到舆论聚焦。媒体评论说,这是开往春天的列车,随着农民工的不断“复出”,“三农”领域复工复产迎来春光无限。

从具体内容看,以下3方面农民工复工保障举措受到关注。一是精细化运输服务助力农民工返岗。各地纷纷推出精细化运输服务,通过长途包车、火车专厢、增开专列方式,实现“专人、专车、专厂、专线”“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帮助农民工安全复工返岗。甘肃、云南等地的“返岗专车”“爱心专厢”“补贴返岗包机运费”等举措被舆论称为按下农民工返岗的“快捷键”。二是省际合作信息互通、健康互认。浙江等农民工输入省份积极与河南等输出大省合作对接,提供用工紧缺的工作岗位信息、推动省际健康检测结果互认。河南、贵州等地的“就业特派员”、政府“面对面”协调机制、政府人员统一带队护送等举措,被舆论点赞“很暖心”。三是就业培训、资金帮扶多措并举,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各地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力度,通过免费创业培训、开发公共服务型岗位、安排专项帮扶资金、全额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等方式,开展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帮扶。湖南、陕西等地推广的“百人百堂”创业微课网上培训、“311”就业服务、就业困难农民工“一对一”帮扶等举措被舆论点赞“很硬核”。

>>> “全省上阵”“全民下单”助销农产品   县长“扎堆”直播反响热烈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农产品卖难,社会各界掀起线上线下助销热潮。政府部门、新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强强联合尤为抢眼。抖音联合百位县长开展“百县助农”直播,淘宝聚划算与农业院士专家开设“院士助农”专场,拼多多联合百家茶企发起“好喝不贵”春茶节等活动强烈吸睛。新浪微博中相关微话题阅读量累计超过4亿次,“已销售85万吨滞销农产品”“一月卖掉6亿元贫困县农货”等积极成效被广泛传播。舆论发出了“全省上阵”“全民下单”“农货爆发”等评价,称全方位的网络助农正在推进,多维度的社会合力已然形成,各地“吃货”齐心协力,让农产品从“滞销”到“脱销”。其中,各界助销湖北农产品引发重点聚焦。3月末,随着湖北省逐渐解封,《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级媒体纷纷通过两微一端推介湖北农产品,“买光湖北货”“鄂货等你来盘它”“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等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共计超过2亿次。各界对此积极响应。有舆论呼吁,你为湖北拼过命,我为湖北去拼单,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助力让这座城市加速“重生”,让荆楚大地早日恢复充满热干面和三鲜豆皮的烟火气!

同时,各地县长“扎堆”直播推介农产品现象备受瞩目。

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县长参与人数多。“百位县长淘宝直播带货”“十位女县长组团带货”“江西60位县市长齐上直播”等报道广受关注。二是网民在线观看数量高。“160万人围观县长区长直播卖花”“121万人围观临洮县委书记卖百合”“125万拼多多用户围观柑橘院士邓秀新和秭归县副县长同台直播”等报道接连出现。三是助销成效显著。“一场直播卖出58吨农产品”“一日卖出90吨红薯”“一夜售出鸡蛋60万枚”“半小时售80吨木瓜”等数据频现报道标题。多位县长被网民称为“县长中的李佳琦”。四是舆论反响好。在淘宝、快手等APP的直播间里,县长们用“网言网语”带货,一边互动聊天,一边试吃推介,直播现场金句不断,直播间评论区的热度也不断攀升。有舆论认为,官员在电商直播平台开展助农战疫,扩大了产品销路,展示了基层在新媒体渠道的主动作为,顺应了新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经济治理与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还为各地方经济树立了中长期的品牌效应。还有舆论指出,直播带货助农,看的是主播,靠的是特色,最终拼的是品质,当县长走出直播间,需要思考的是,干部出镜热度降下来后,直播助农的热度如何延续下去?直播是显绩,配套是潜绩,要想风光在镜头里,功夫还得下在镜头外。

猜你喜欢

春耕三农舆论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做好春耕备耕 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春耕备耕动态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正当时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春耕备耕正当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春耕备肥用肥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