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油菜复种水稻双季丰产栽培技术
2020-07-06张永强
张永强
摘要 从品种选择、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康县油菜复种水稻双季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农户种植收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水稻;复种;栽培技术;甘肃康县
中图分类号 S565.4;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2-0035-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康县地理、气候特殊,具有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渡的特征,粮食生产因热量所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大大浪费了有限耕地。近几年推广应用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水稻的耕作制度由原来的一年一熟制变成现在的油菜复种水稻一年两熟制,能充分利用光、热、水资源,既响应了全县压粮扩经、发展特色产业种植、提升旅游观光品味的发展战略,又能有效利用耕地、增加农民收入。水稻产量由原来的6 000 kg/hm2增加到7 500 kg/hm2,再加上油菜籽产量3 000 kg/hm2,增收6 750元/hm2。现对康县油菜复种水稻双季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油菜栽培技术
1.1 品种选择
按照康县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种植模式,可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秦优系列、陕油系列等油菜品种[1]。
1.2 播种
按常规油菜种植方法,播前先晒种剔秕去杂,如有条件可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20~25 min,捞起闷2 h后用清水洗净备用。油菜种子细小,苗床整地必须精细,施足底肥,最好施用配方肥料。一般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以9 000~11 250 g/hm2为宜,苗床追施硼肥2~3次,及时浇灌苗床,苗床保苗量150万株/hm2。
1.3 适时移栽
油菜苗7~9叶时进行大田移栽,康县移栽时间为11月上旬至11月中旬。油菜移栽方法通常有划沟条栽和穴栽2种,多采用划沟条栽。移栽时施足基肥,油菜需肥量较多,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一般施优质农家肥7 500~15 0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尿素225~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硼肥15.0~22.5 kg/hm2。移栽密度约23万株/hm2。
1.4 田间管理
春后气温升高,油菜生长迅速,要加强水肥管理,中耕除草,摘除老黄叶,掌握打薹时机。
1.5 病虫害防治
康县油菜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可用30%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300倍液喷防,一般防治2~3次,间隔期7~10 d,每次药液用量1 125 kg/hm2,全株均匀喷洒。
1.6 适时收获
一般掌握全株2/3呈黄绿色、种皮开始呈现固有色泽时收获最好,收获后堆积3~5 d,使其后熟,然后进行脱粒。油菜收后马上深翻耕地,准备复种水稻,施农家肥30~45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草木灰750 kg/hm2、锌肥20 kg/hm2,反复耙耱,使肥料与耕层土壤拌匀,放大水泡田。
2 水稻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康县水稻品种可选用角弓1187常规粳稻、籼195杂交稻等。
2.2 播种
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即晾晒1~2 d,去除秕籽,将稻种23~30 kg/hm2,用多菌灵150 g/hm2,加水45~60 kg/hm2浸泡1~2 d。
根据大田面积需秧床230 m2/hm2,秧床洒酸菜水2 kg/m2或醋1 kg/m2,或提前1个月撒施硫磺粉100 g/m2浇大水渗透。同时,用敌克松1 g/m2加土1 kg/m2拌匀洒入秧床浇透水。
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杂交稻播量100~150 g/m2,然后覆盖一层细土,平铺一层地膜,苗见绿后立即揭开地膜[2]。
2.3 插秧
苗床管理上,发现秧苗叶片打卷,早晚叶尖无水珠,及时浇灌,拔除秧床杂草。秧龄25~30 d,叶龄4叶1心时即可插秧,杂交稻行距34 cm,穴距16 cm,每穴1~2株苗,要求南北方向拉线插秧。
2.4 大田管理
大田需保持5~7 cm的浅水层,不可过深,只有出现低温寒流时可灌16 cm深水护苗。
2.5 追肥
水稻孕穗期,幼穗3 cm长时,即叶色落黄3~5 d、旗叶长出一半时,追施尿素30~40 kg/hm2,若遇连雨可不追[3]。
2.6 病虫害防治
康县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等,可用50%稻瘟净600倍液,或20%三環唑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均匀喷防,用药量1 800 kg/hm2。上述任何一种杀菌剂中加入氧化乐果或敌杀死3 000倍液混喷,可同时起到杀虫灭菌效果[4]。
3 参考文献
[1] 柳俊梅.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N].河北科技报,2013-08-31(007).
[2] 潘增铣,郑履端,翁定河,等.我省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引进与发展[J].福建农业,1996(5):4-5.
[3] 于良斌,聂守军,宋福金,等.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8(增刊1):61-65.
[4] 张俊喜,陈永明,成晓松,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