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缺陷的分析与处理

2020-07-06曹顺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缺陷处理分析

曹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进步,为了解决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已成常态,在此大环境下,设计作为项目的“始发站”任务重、责任大,但是在“四新”面前,即便是更小心、更仔细,出现设计缺陷在所难免,毕竟它是一个新的事物,文章以上海张江华发四季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四新”在项目设计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处理。

【关键词】设计;缺陷;分析;处理

图纸既是设计成果也是设计师对外交流的语言,更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各个参建单位均以图纸为依据开展工作。一个设计缺陷,轻则经济损失,重则群死群伤,因此国家对于设计师实行注册制度,对于设计图纸实行联合审查制度,确保设计图纸不出问题,但即便如此,在实际项目中,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设计缺陷。

1、设计缺陷产生的原因

(1)在设计过程中,虽然有消防规范、专用规范、通用规范等约束,但规范毕竟是面向所有项目的,对于特定的项目它无法面面俱到,各规范对于同一问题的规定不统一,这是规范的短板。

(2)在图纸审查过程中,由于项目类型的多样性以及特殊节点的专业性,即便是审查专家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当下审查的重点都是合法性、合规性,即消防、安全、节能、各类专业规范等,对使用功能、材料、造价、构造节点的合理性建议很少。

(3)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是当下设计缺陷的重灾区,由于大环境及专业知识的限制,设计师多数都停留在理论阶段,与一线施工现场、交付使用的项目几乎脱钩,俗称“闭门造车”,因此即便是审查合格的图纸,从图纸到实体、从实体到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实际问题,集中体现在合理性问题上。

由此可见,图纸从设计到通过联审,可以避免出现绝大部分安全性的问题,但也会出现很多实际的问题,前者是强制性的,后者是积累性的,只有设计师深入一线施工现场,对交付的项目进行回访,建立起理论-实施-检查-纠偏-总结的闭环,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实际问题。

本次以上海张江华发四季项目为例,阐述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两项重大缺陷,探讨关于“四新”应用中设计缺陷的处理方法。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南区内,东至勤政路,南至殷军路,西至A1-04 地块,北至A1-04 地块,规划总用地面积 4.6万㎡,总建筑面积14万㎡,其中地下4.8万㎡,地上9.2万㎡,容积率2.0,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共18栋商品住宅,17栋采用装配式,装配式部位为标准层的部分楼板、部分外围墙、阳台和楼梯,每栋装配率均不小于25%,所有户型均采用地暖与新风系统。

3、装配式结构现状

我国预制混凝土结构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是我国装配式结构的最早雏形,由于当时工业化程度低,工艺落后,预制构件种类单一,施工技术不成熟,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房建项目中应用的越来越少,逐步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替代,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整体性好,不易渗漏,但也有其缺陷:材料浪费严重、施工现场尘土飞扬,对环境破坏极大,随着经济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斷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开始增加。在发达国家,装配式结构的应用已十分普及,技术也相当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搬照抄,还应结合我国国情,将装配式技术本土化,现阶段我国并不缺乏装配式研发专业人才,相关标准也日趋成熟,但一线施工人员仍以农民工为主,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不如发达国家,这一状态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同时我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跨过多个气候带,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建筑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在设计时,既要处理好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又要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4、外墙渗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每次大雨过后,预制外墙与楼板之间多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图1),叠合梁、叠合楼板处无渗水,我司对图纸进行核查,发现预制外墙与楼板之间采用座浆工艺的平缝连接(图2),虽然没有违背规范,却存在缺陷,第一:平缝防水相对于Z字缝而言,更容易出现渗漏。第二:座浆工艺难以掌握。第三:出现渗漏水情况后,没有切实有效的补救措施。

平缝是靠座浆和密封条来阻断水的通路,需要更高的施工技术,Z字缝是利用水往低处流的特性,辅以常压腔来阻断水的通路,工艺简单,易于施工。虽然在施工前进行了反复的工艺交底,作业前做了样板示范,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分析原因如下:外墙座浆工艺颠覆了传统工艺,传统处理板缝的工艺是先定位板后灌缝,座浆工艺相当于先处理缝后放板,施工人员难以适应,从而对座浆料的和易性把控难,太稀、太硬、直接使用灌浆料等情况层出不穷,最后导致渗漏,反而与传统工艺相接近的叠合楼板、叠合梁处却无一渗漏。渗漏原因查明后,如何补救又成了一大难题,装配式工艺是一项全新的工艺,在处理渗漏中还没有较好的经验可循,最后由建设单位牵头,在专家组的帮助下,我方与施工方共同探讨了一种补救措施:将PE棒外侧防水胶清除,PE棒外侧空隙用无收缩砂浆灌至离墙面1CM处,再用防水胶密封,密封胶周围涂1.2厚JS“I型”防水涂料一道,外墙采用耐水腻子,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图3)。交付使用至今2年有余,未出现渗漏现象。

5、外窗严重结露

一期交付使用后的半年中,陆续接到多户小业主投诉,早上起来,外窗经常滴水,窗框附近墙纸及顶棚发霉。根据统计,共11间北书房、6间主卧、2间西卧,共计19扇外窗发生此问题。

由建设单位牵头,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参加,成立了调查小组。首先,复核图纸,发现上述19扇外窗有许多共性:1)均发生在预制装配式外墙上。2)均采用了预埋窗框的工艺。3)均采用内保温。继续复核节能报告中结露设计: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i:18℃、冬季相对湿度:60.00%、取值满足要求。最后进行实地勘察,发现外窗滴水其实就是严重结露,严重结露又导致窗框附近墙面及顶棚潮湿,在温暖的环境中滋生霉菌发霉。在上述严重结露的住户中,又发现许多共性:1)没有开窗通风的习惯。2)地暖常开,但新风系统从不开启。3)室内相对湿度长期处于85%以上,室内温度较高,均在22℃~26℃之间。随后又走访了其他住户,发现使用空调的住户结露现象要明显好于使用地暖的住户,虽然也有结露现象,但都未达到滴水的程度,有开窗通风习惯的住户结露现象也明显好于不喜欢开窗通风的住户,在个别同时开启地暖与新风系统的住户中,结露现象不明显,在未出售的房屋均未出现结露现象。

结露是指空气中的水汽能达到饱和状态时,若环境温度继续下降,开始出现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凝结水析出的现象。结露与温差、相对湿度、空气流动速度有密切联系,因此对结露原因进行分析:

原因1:上海位于江南地区,又处于冬雨期,空气潮湿,相对湿度较大。

原因2:预制混凝土外墙采用预埋窗框的工艺,又采用了内保温构造,虽然窗框采用断桥设计,但对于内保温构造而言,预制混凝土外墙位于保温层的外侧,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窗框预埋于混凝土墙板中,导致断桥设计毫无作用,低温直接从混凝土墙板传导给窗框,使窗框与室内形成较大温差。

原因3:从经济性原则出发,规范中取值偏低,冬季室内温度,在开启采暖设备后,实际情况大多高于18℃,上海又地处江南地区,冬雨季节相对湿度均大于60%。

原因4:地暖为辐射采暖,采暖时空气流速较慢,虽然设置了新风系统,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但在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换热效率低,上海无集中供暖,每月光开地暖的电费已经破千,常开地暖的住户已经很少,新风系统几乎成了摆设,相较于地暖系统,空调的对流换热,在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换热效率更高,空气流速更快,更适合江南地区。

原因2、原因4均属于设计缺陷,但对于本项目而言,仅原因2可以采取补救措施。不难发现对于原因2,只要切断或降低混凝土板与窗框之间的传导,即可大幅度降低窗框与室内的温差,降低结露现象的发生,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两条措施:1)对已交付使用及施工完毕的部分,由窗框底部螺栓孔压入保温砂浆,直至上部螺栓孔溢出为止,随后封闭螺栓孔,降低预制混凝土墙板与窗框之间的低温传导。2)对于二期未施工部分,修改节点构造:将预埋窗框工艺修改为预埋副框工艺,副框中填塞岩棉保温,副框与窗框之间设置5mmPVC垫片,切断预制混凝土墙板与窗框之间的低温传导。由于没有相关标准可依,故对一期住户进行了随访,反馈较好,自从采取补救措施后,结露现象明显降低,新换的墙纸与顶棚也无发霉迹象。二期交付使用至今未收到外窗结露方面的投诉。

总结:

综上所述,设计工作不能以通过审图、不触规范为终点,每个项目所处的地域、环境、设计条件等情况不同,对设计的要求就会不同,可以借鉴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但不能盲目套用,也不能跟風,最后都成摆设,造成极大的浪费,设计人员更应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的现状,将设计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设计缺陷的形成,将设计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凌明刚.施工图设计缺陷的预防与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3).

猜你喜欢

缺陷处理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