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境”中来 到“素养”中去
2020-07-06王鹤君董玉芝
王鹤君 董玉芝
【摘要】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试题情境的创设与选择,尤其是通过创设地理与生产联系的真实情境,将所要考查的知识内容、思维能力及探究方法与试题情境融合渗透,实现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本文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选择题1-3小题为例,从地理与生产联系情境创设进行系统分析,获取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备考启示。
【关键词】高考地理 试题情境 地理与生产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164-0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须通过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外显表现来判断。在教学中正确评价核心素养,需要注重设置复杂且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将具体问题尽可能放在现实、生动的情境中[1]。”面对新课标的这一要求,近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重视对试题情境的创设与选择,尤其是通过创设地理与生产联系的真实情境,将所要考查的知识内容、思维能力及探究方法与试题情境融合渗透,实现对学生地理學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其中在选材背景、命题思路、具体任务上都渗透着地理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地理选择题1-3小题为例,从地理与生产联系情境创设进行系统评析,以获取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备考启示。
【原题呈现】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参考答案:1.C 2.D 3.B
【试题分析】
1.素材来源:本题选取新闻媒体(《大连日报》)新闻消息作为命题的原始素材,从地理的专业角度出发,将近期发生在我国工业生产方面的重要事件设置为真实的现实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能否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关素材如下:
二零一二年,辽宁光洋科技集团建造面积逾10000㎡的“地下工厂”,它是国内机床生产行业最先进制造水平的代表。二零一五年,该集团又规划建了造相当于三十个标准足球场、单体面积达二十五万平方米的“地下工厂”。这一项目的建成,对发展高档数控系统、精密液压元件及精密传感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智造解决办法[2]。
2.命题思路:本题取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与地理环境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以影响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工业区位因素为主要背景,以东亚地区的中国大连和日本岐阜为区域背景,以大连数据机床加工代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智造、创新的转变为时代背景,以技术导向型工业的地下工厂区位因素为问题主线。通过环环相扣问题的设置:工厂之所以建在地下的原因、大连与岐阜地下工厂分布的差异、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目的,旨在考查通过“比较差异”的方法,测评学生“人地协调”这一核心素养的水平[3]。
3.具体任务:第1道题通过探究精密机械设备加工厂建在地下的原因,主要考查地下浅层地理环境的特点和技术导向型工业的区位因素等主干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的相互联系的分析方法和探究实践能力,深层次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第2道题通过对基于小尺度区域“求同存异”的分析,认识大连和岐阜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与差异,解决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第3道题通过对近年来精密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认识地理要素与生产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重点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试题评价】
1.立德树人,聚焦人地和谐。本试题通过设置代表国家工业与科学发展的真实事件来设置地理与生产联系的试题情境,关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凸显强烈的现实感与时代感,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2.测评素养,理论联系生产。本试题关于对区域间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之间求同存异的分析,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考查,而地理实践力则是通过创设身临其境似的真实情境加以考查,衬托出对所学主干知识和联系生产生活经验能力的考查。
3.直击热点,紧随时代步伐。本试题素材选取科学严谨,且时效性较强,以高考前近一年的新闻热点为载体,既能变成学生拓宽知识视野的良好载体,又显现了高考地理试卷的筛选功能[4]。
【备考启示】
1.夯实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备战2020年高考首当其冲就是夯实基础知识,而工农业生产又是历年高考试题考查中的重头戏,所以需要将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点,连成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线,进而结成错综复杂的知识网,通过有目的性的查缺补漏,不断拓展知识网,对每年重点考查的核心基础知识做到胸有成竹,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学科能力。
2.重视应用,内化核心素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是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水平的重要体现,强化地理实践力考查又是新高考出题的一大趋势。高三阶段学生鲜有社会实践的可能,但可以多阅读地理相关的杂志或观看视频,关注实际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现实元素”,并对相关问题多角度进行思考,加强核心素养的内化,提升复习的实用性。
3.关注热点,巧设真实情境。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试题中,越来越重视试题情境的创设,这些问题情境有很多是来源于工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教师在高三备考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热点话题或者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材料积极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对新地理现象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试题情境的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大连日报.世界最大“地下工厂”封顶情景亮相央视.http://dl.sina.com.cn/news/2017-09-29/detail-ifymmiwm09 12 492.shtml,2017.9
[3]相炜地理研究室.2018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J].西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7)
[4]张祥文,陈露.高考地理试题素材选取特点及启示——以2018年三套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为例[J].地理教育,2018(9)
作者简介:
王鹤君(1986.10-),男,汉族,河南永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