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分析

2020-07-06孙伟婷王云倩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空间分布西安

孙伟婷 王云倩

[提要] 以1,048个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信息点POI(Point Of Information)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软件的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邻域分析以及SPSS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POI;西安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项目编号:SYJS201873)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8日

一、引言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服务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是城市公平与效率的体现,已成为衡量现代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择和布局模式、空间布局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评价、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研究三个方面。国内研究认为不同城市的文化设施具有不同的空间布局特征,歷史惯性、经济拉动、交通便捷程度、居民个体属性以及政策等是影响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会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及满意度产生影响,因此其规划建设应兼顾各类人群的利用需要;也有学者构建模型用于评价布局的均等化。

尽管学者们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缺少对西部地区的研究。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重要城市之一,同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设施的建设对西安古城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居民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配置已不能全面满足人们的需要,西市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迫切需要关注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因此,选取西安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其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西安市未来文化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借鉴。

二、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西安市位于关中盆地,经纬度位置处在107.40°E~109.49°E,33.42°N~34.45°N之间。全市下辖11区2县,中心城区为雁塔、碑林、莲湖、未央、临潼、灞桥以及新城区,统称为“城七区”,市区规划面积865km2,是中西部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多的大城市之一。近年来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且城市中文化设施种类丰富,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影剧院等多种类型。

(二)数据来源。随着电子地图技术的日益成熟,许多学者开始基于POI数据开展城市研究,许泽宁、高晓路对不同年份的百度地图POI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证明POI数据可以在空间上反映城市结构和城市设施分布特征。借助高德地图获取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数据,建立POI基础数据库,剔除冗余,最终得到1,048条POI数据,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宫、档案馆、科技馆和影剧院8类,得到的数据条目包括各个兴趣点的名称、经纬度坐标、具体地址信息。

(三)研究方法。利用ArcGIS10.2将已经获取到的POI数据以点状要素的形式标记在西安市行政区划图上(WGS1984坐标系),采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邻域分析以及SPSS21的相关性分析工具等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

三、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特征

(一)分布形态分析。从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离散程度上来看,文化宫、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博览类的设施空间分布较为离散,美术馆、影剧院、展览馆等艺术欣赏类的设施分布较为集中,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博览类大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设施,政府在规划建设时更多的考虑设施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影剧院标准差椭圆的长短轴长度差异不大,形状更近圆形,说明该类文化设施在各方向上的分布比较均衡。西安市是西北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所获得的数据中包含高等院校内建设的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在各个方向的分布也较为均衡。从分布趋势来看,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主趋势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其与“城七区”的分布方向高度一致,城七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商业、服务业发达,居民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较高。此外,以钟楼为中心分布着密集的交通网,城区交通十分便利,这也为文化设施的建设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发展较慢的长安区、户县、蓝田县、周至县则成为公共文化设施分布的次要方向,如图1所示。(图1)

(二)集聚中心分析。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各区县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将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集聚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呈现“核心集聚、边缘分散”、多中心的分布特征,其集聚存在两个高值区和一个较高值区。两个高值区分别为碑林区的南院门街道、柏树林街道以及雁塔区的小寨路街道,较高值区集中在碑林区的张家村街道附近。南院门街道隶属西安市碑林区,是陕西省最高政府机关的驻地和市中心地带,自明清以来就是西安政治、文化及商业中心,建国以后,南院门街道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发达,集聚了大量学校和旧址、公馆等。柏树林街道是西安市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拥有发达的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碑林博物馆就位于辖区内。小寨路街道位于雁塔区的中心地带,是西安市最繁华的街道之一,辖区有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9所高等院校以及14所科研单位,形成了文化设施的高度集聚地。张家村街道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有着一流的科研及文化教育优势,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都为公共文化设施的集聚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在纺织城街道、韦曲街道以及临潼区的骊山街道、秦陵街道附近也形成了几个集聚中心,使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呈现多中心集聚的特点,并且围绕以上几个集聚中心向四周辐射,表现出城中最多,城北次之,西南和东南最少的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图2)

四、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因素。大规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选取西安市11个区和2個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三个指标来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运用SPSS21的相关性分析工具将这些指标与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进行分析运算,得出对应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21、0.617、0.820,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之间显著线性相关的可能性均高于99%,人均GDP与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之间显著线性相关的可能性高于95%。碑林区、雁塔区、莲湖区和新城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金充足,为文化设施的集聚提供了可能,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更倾向于精神文化消费,因而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随之增加,在供需作用的影响下当地的文化设施数量也逐渐增多。(表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目的是服务居民,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这一大众性特征表明其分布与城市人口因素存在着相关关系,城市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情况。为了进一步验证公共文化设施分布情况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将西安市11区和2个县的常住人口总量与公共文化设施数量进行相关性运算,结果显示,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与常住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831,且显著线性相关的可能性高于99%,即人口数量大的地区也是公共文化设施的集聚地。

(二)交通因素。西安市交通脉络通达,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与城市交通线路的布局呈现出一致性。运用邻域分析工具分析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与公交站点及交通干道的邻近性关系,结果表明: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与交通便捷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公共文化设施点与最近的公交站点的直线距离小于100m的有162处,直线距离在100~300m范围内的有490处,在300~500m范围内的有264处,有132处落在500m范围以外,87.5%的公共文化设施都分布在距离公交站500m范围以内。公共文化设施点与附近交通干道的直线距离小于100m的有463处,直线距离在100~300m范围内的有274处,在300~500m范围内的有117处,有194处落在距交通干线500m范围之外,81.5%的公共文化设施都分布在距离交通干道500m范围以内。可见,交通便捷度是影响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一大因素。

(三)政策因素。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大多属于政府公共投资的领域,其区位的选择受政府财政支出、公共投入以及宏观政策的影响较大。曲江新区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共同确定的城市新区,其发展以文化和旅游业为主导,自新区设立以来,制定了多项有关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拥有相对良好的创意环境,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也相对较高;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其作为文化产业的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区内工作的居民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在文化产品方面的消费能力较强,这也促进了文化设施的集聚。

五、结论

(一)从分布形态上看: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与城七区的分布具有高度一致性,其分布的主趋势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文化宫、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博览类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离散程度较高,而美术馆、影剧院和展览馆等艺术欣赏类的文化设施分布比较集中。

(二)从集聚中心分析上看:西安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具有核心集聚、边缘分散,多中心的特征,碑林区的南院门街道、柏树林街道以及雁塔区的小寨路街道为高值集聚中心,较高值集聚中心位于张家村街道附近,并且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整体表现为城中最多,城北次之,西南和东南最少的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

(三)从影响因素分析上看:区域生产总值、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常住人口与公共文化设施分布的数量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87.5%的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在距离公交站500m范围以内,且81.5%的公共文化设施分布在距离交通干道500m范围以内,表明交通便捷性也是影响公共文化设施分布的一大因素;此外,政府及政策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CooperL.Locationallocation problems[J].Operations Reasearch,1963.11(3).

[2]Teitz M B.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 facility location[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8.12(1).

[3]Pacion M.Access to urban services—the case of secondary schools in Glasgow[J].The Scottish Geographical Magazine,1989.105(1).

[4]Bigman D,Revellec.An operational approach to welfare considerations in applied public-facility-location model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79.11(1).

[5]Panter J,Jones A,Hillsdon M.Equity of access to physical activity facilities in an English city[J].Preventive Medicine,2008.46(4).

[6]何丹,张景秋,孟斌.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40(1).

[7]浩飞龙,王士君.基于网络口碑的长春市文化娱乐场所空间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2016.31(6).

[8]赵宏波,余涤非,苗长虹,等.基于POI数据的郑州市文化设施的区位布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9).

[9]褚凌云,邓屏,杨卫武.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经济师,2011(7).

[10]胡思琪,徐建刚,张翔,曹华娟.基于时间可达性的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评价——以淮安新城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28(1).

[11]王远.多中心视角下西安市零售商业的时空分布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12]许泽宁,高晓路.基于电子地图兴趣点的城市建成区边界识别方法[J].地理学报,2016.71(6).

猜你喜欢

空间分布西安
西安2021
Oh 西安
MOROSO西安旗舰店
家住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