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审计发展探究
2020-07-06王明吉李杨杨
王明吉 李杨杨
[提要] 新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和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提供真实的信息,完善公司的组织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质量。本文将完善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作为出发点,研究发现内部审计存在独立性不足、技术方法落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和内部审计地位较低等问题,并提出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改进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内部审计地位等有益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独立性
中图分类号:F23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7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要求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要做出战略性调整和建立创新机制,这反映我国管理理念的转变。因此,在公司经营过程中,企业要紧紧抓住机遇,及时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全面贯彻和落实内部审计工作,与公司治理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组织结构,促使公司提高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完善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发展的要求
公司治理实质上是指在委托代理的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对经营者的权利、责任和利益进行监督与控制,达到均衡所有者、董事会与管理层等各方利益的目的,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和利益的最大化。内部审计即是一个相对独立、客观的确认与咨询活动,其主要以提升企业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为目标,通过规范化的手段、方法找到公司治理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以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在目标方面是基本吻合的,两者均致力于解决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内部审计是通过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和經营活动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以及管理风险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建议;公司治理则是利用建立权力均衡制度,并且对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协调好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虽然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实现目标的方式各有侧重,但实质上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具有监督、评价和咨询的作用,可以提高公司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可以为公司治理提供有效的实际运营信息,减少管理者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发生的错误,促进公司治理职能的高效进行,保障公司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权力的制约。
(一)完善公司治理要求内部审计强化监督职能。一般规模较大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它们在权利、责任和利益方面相互分工,同时又相互制衡。但是由于两权分离,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情况,一些经营者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可能做出一系列机会主义行为,充分利用了治理结构相互制衡的漏洞。为弥补此漏洞需要内部审计强化监督职能,对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保护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内部审计部门高度的独立性和地位是内部审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二)完善公司治理需要内部审计提供有效信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董事会做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层递交的财务报表等数据信息,倘若管理层有意提供虚假信息进行财务舞弊等,那么董事会不可避免地会做出错误决策,使企业发展背离战略目标。为使董事会有效履行职责,内部审计需要对管理层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查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在审计的过程中则需要先进的技术方法和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支持内部审计顺利完成审核工作,为董事会提供有效的企业实际经营信息。
(三)完善公司治理要求内部审计加强结果运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需要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各尽职责,也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无论哪一阶层出现问题治理结构都无法形成真正的权利制衡。而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管理层的重大错误等,所以加强审计结果的分析运用,将审计意见落到实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管理层遵规遵纪,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股东大会等有序开展工作,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二、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迄今为止,内部审计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演变:一是财务审计阶段:该阶段审计范围主要集中在会计和财务领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二是业务导向阶段:当下重点工作是揭露公司经营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有效建议。三是管理导向阶段:此时内部审计的关注点开始转向管理层,注重管理者的经营行为和绩效。四是风险导向阶段:该时期将企业面临的风险作为关注点,强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防范管理。五是公司治理导向阶段:内部审计将风险管理作为基础,焦点放在公司治理方面,范围也由内部控制提升到公司治理层次。
虽然内部审计历经多阶段的演变,职能随着企业需求不断变化,范围也不断革新,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足。在新的内部审计标准中,内部审计被定义为“一个组织上独立的单位”,即可以解释为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目前,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是由管理层领导的,而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审核管理层经营管理绩效和督查其工作不足之处以及重大错误等行为,审计主体领导者和审计客体相同,存在职务不相容问题,不便于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开展。报告模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弊端,内部审计部门存在双重报告的问题,向企业治理机构报告的同时,为了获取调查工作支持还需要向管理层报告审计工作内容等,这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没有得到保证,审计工作目标不能有效实现,很大程度上存在不足,因此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和报告模式急需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改变。
(二)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相对落后。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尚且停留在人工核实凭证、账表和报告数据等传统审计技术方法阶段,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出现了脱节现象。尤其目前我国步入新时代,“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无法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若企业内部审计不及时革新审计技术方法等,很不利于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的完善。对于一部分已经应用新技术或者建立信息化系统的企业,存在着信息化平台数据分析结果有效性受限等情况。例如在将非数据转化为数据语言方面具有一定难度,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效信息的技术有限,导致了数据应用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
(三)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在内部审计人员方面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缺乏较专业的审计人员。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都是由财务部门中抽取的人员组成,不太具备审计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遇到专业审计难题时,该缺点变得更加凸显。第二,综合知识丰富的审计人员比较缺乏。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会计、经济学和法律等知识,并精通定量方法和统计抽样等工作。第三,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需要加强。有些企业不仅没有组建专业的审计队伍,还缺乏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审计技术和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更新,比如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四)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较低。由于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敌意,不太愿意配合審计人员的工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其监督评价和治理的职能。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内部审计机构被企业设立为普通的职能部门,在企业中处于较低地位。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力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对管理层等顺利进行审计和考核,内部审计工作的真正效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接连发生,财务造假案例层出不穷,公司的经济效益面临受损失的风险,因此公司的现状急需得到改善,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需要得到合理的设定。
三、基于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一)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国家层面的文件政策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审计署早于2003年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03]4号),经过实操该文件又于2018年重新修订并施行。但目前为止所颁布的指导性文件多侧重于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针对私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指导内容较少。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私营企业紧抓机遇奋起直追,占据大部分市场,所以相关机构要加快编制私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性政策文件,紧跟内部审计发展需求,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并且引导内部审计职能转向公司治理方面。另外,企业自身需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独立和经济独立,使审计部门直接隶属于监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避免职务相容和双重报告现象出现,保证审计行为或审计范围不会受到限制,能够对管理层进行深度督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保证治理结构的完好。同时,做好审计的保密工作,保护审计人员不会因为审计行为而被管理层威胁。
(二)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技术方法主要应用于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证据获取,但对审计判断、审计意见提出和审计报告生成等一系列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深深影响着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借助这些技术完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不例外。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抓住新时代的新机遇,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企业需要将内部审计和“大智移云物区”等新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智慧审计”平台,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结果准确率,为治理层提供有效信息。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建设一个数据信息化集群,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各业务部门对接和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审计信息收集效率;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借助该平台完成复杂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分析整理以及跨部门或领域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综合对比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一部分人力成本。其次,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透明化,减少财务舞弊等行为的发生,进而减少内部审计的基础性工作量,使内部审计从财务等方面解放出来,将关注点或工作重点转移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层面,促使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养。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员是企业内部审计业务顺利开展的保障,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能及时准确地为治理结构传输有用信息,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势在必行。第一,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避免清一色的财务部门抽调人员,至少拥有两位及以上的专业审计人员,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整体把控和细节指导,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第二,企业需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通过外部招聘等方式来吸纳具有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以及法律等综合知识的人才,组建一支精通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第三,企业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可通过借助互联网为审计人员报名网上培训课程,不断扩充审计知识和学习先进技术等,例如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第四,企业还需要建设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考核结果奖励绩效优秀者并淘汰不合格者,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
(四)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内部审计的地位足够高,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取得企业各部门以及管理层的配合与支持,进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效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不足以及治理不善问题,实现企业的组织战略目标。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需要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制并编写相关章程。通过章程规定提高其地位的同时增加特权,做到“一人之下”,即内部审计部门只受制于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对其他部门或管理层拥有随时审计的权利,以便对管理层工作进行监督,使其为了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同时,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要做好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确保审计人员合理使用职权,不懈怠不滥用,将审计的治理职能发挥到最大。
需要提醒的是,执行审计业务时要注意实行审计回避制度,可以通过让审计人员在不同时间对不同审计对象或者不同类型业务进行审查,错开其对自己有密切关系人员的审查,这样有利于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性、真实性和可信赖性。
(五)加强审计意见整改落实及结果运用。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发现公司治理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进而达到完善组织结构和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因此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和结果运用非常重要。优越的审计独立性和地位、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高素质的审计人员等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有效的审计意见结果,并针对审计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及时反映给上级领导,经同意后积极配合各部门严抓整改和逐一落实,及时制止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内部审计逐渐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内部审计的有效工作可以缓解企业的代理成本问题,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高质量的治理水平也能更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问题,促使审计工作更有效。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顺应时代要求向治理层面转换审计职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价值增值。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婷,方闰梅.浅析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J].商场现代化,2017(19).
[2]金婷婷.谈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意义[J].中外企业家,2018(24).
[3]乔瑞红,邢雅楠.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转型思考[J].财会通讯,2016(31).
[4]陆丽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做法及完善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8(13).
[5]李建红,周婷媛.公司治理、内部审计质量与企业成长性[J].财会通讯,2019(9).
[6]郭鹏飞.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优化研究[J].财政监督,2019(18).
[7]贾廷宇,王冰羽.基于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审计模式的分析[J].纳税,2018(2).
[8]孟雪艳.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实现路径[J].时代经贸,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