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中介在高校技术转移中的作用

2020-07-06张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技术转移高校

张鹏

[提要] 对于拥有丰富科技资源的广大高校而言,如何发挥其优势以体现社会服务功能,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方向。通常高校会采取技术转移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助力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就必须借助一系列科技中介机构,结合自身的运行机制与功能定位,落实技术转移。

关键词:科技中介;高校;技术转移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于广东省高校技术转移关键要素的分析——高校视角下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整合”(项目编号:2017A030313431);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素分析与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15日

高校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需要通过中介机构提升高校技术转移的效果。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不仅是科技成果发源地与产业界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重要推力,有助于广大高校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实现以科技带动经济的战略发展目标。

一、科技中介机构与高校技术转移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科技中介的建立不仅是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还能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优势,将社会的服务功能发挥出来。科技中介主要依托的是高校建立的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根据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高校技术转移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建立合理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对促进高校转移,提升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有重要的影响。

(一)科技中介机构是高校实施技术转移的重要通道。在我国创新体系组成中,一众高校拥有丰富且优质的科技资源,这对于国家基础科技的转化、高新技术的研究等意义重大。无论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者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都需要借助高校这一得天独厚的平台进行运转,并且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显然,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得益于国家财力的支持以及广大高校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并且借助进一步的技术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增长与民生的改善,有效避免了国家财力和物力的浪费。由此可见,科技中介机构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促进了高校一系列科技成果以多种形式向社会转移。

(二)科技中介机构是企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来源。企业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技术开发能力偏弱,多数企业自身严重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得不依靠外部的技术输入,所以技术转移是当前我国企业为满足自身技术需求而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技术转移需要专门的中介组织或机构,而这些大多是依托高校建立的。对于我国而言,由于科技资源分布主要聚集在一众高校里,因此也必须通过高校的技术转移来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促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

(三)科技中介机构是高校实现自身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托。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往往被视为育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综合体。换句话说,当代高校不仅要重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更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从而使得国家经济建设得以依托教育而发展。对高等学校而言,应当重视并落实科技中介机构的建立,借此整合各种科技资源与科技成果,同时适当开发和扩散行业共性技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教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真正完善高校自身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二、科技中介机构推动高校技术转移的方式

依托高校平台而建立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包括: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它们一方面保障了高校自身技术产业化的落实,另一方面推动了高校向社会企业等进行技术转移。不同的科技中介机构其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甚至于管理体制等各有不同,进而对于技术转移的作用方式也有所差异。考虑到实际中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领域的企业对技术需求的多样性与层次性,高校应当在客观上建立功能定位不同的科技中介机构。具体而言,这些科技中介机构推动高校技术转移的方式包括:

(一)通过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实现最直接的技术转移。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广大高校具备了足够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同时也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应当积极组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自2001年11月清华大学举办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授牌仪式,首批确定了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起,经过多年发展,这些技术转移中心已经成为了高校建设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中介机构。显然,对于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的决策支持,是教育部和国家经贸委立足市场经济条件与世贸组织相关规定,以国家公共财政方向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方向为目标而采取的有益尝试,不仅显著推动了产学研联合工作,更成功地将一众成熟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以专利许可或成果转让的方式迁移至社会企业,从而实现了高校最直接的技术转移。

(二)通过高校生产力促进中心将科研技术转移至中小企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中小企业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帮助其打破当前在技术、产品和管理等方面困境的最佳方式,就是借助高校技术转移。考虑到我国目前并没有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集成及职工培训机构,因此高校需建立专门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用以向一众中小企业转移先进适用技术以及多方面、综合性的服务,包括企业策划、技术咨询、企业诊断、质量认证、法律咨询等,切实帮助企业提高技术、人员、管理等各方面的水平和效率。另外,作为一种与国际接轨的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高校生产力促进中心能够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显著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并且逐渐演化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三)通过大学科技园全面保障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平台,当前已成为各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和辐射源。目前,我国已有上百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它们经过多年发展,较为成功地发挥了高校的科技资源优势,使自身成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通道、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这些科技园大多紧邻高校,拥有众多学科技术成功和大量创业者队伍的支持,自身功能定位清晰,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高新技术孵化的核心基地,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更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培养摇篮,在助力高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展示出显著成效。

(四)通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技术转移中试薄弱的问题。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一类重要科技中介机构,是教育部领导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技术转移的一大创新,它在解决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薄弱问题上作用突出,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的配套性与成熟性,加速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具备了雄厚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实力,不仅拥有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优秀的科技创新队伍,更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开发经验,它通过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方式助力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和扩散,帮助行业制定相关技术和工艺标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升级,是现阶段具有高水准和开放性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试基地。

三、结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科技资源主要分布于经济领域之外的局面终将在不久被打破,尽管目前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但这一改变正在依托高校技术转移而逐步实现。对广大高校而言,应当重视并加强技术转移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機构的作用,将高校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转移至社会和企业,以推动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助力国家经济建设迈向新的阶段。但是,目前我国科技中介机构能力有限,必须加强完善服务体系,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要跟上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工作的需要,尽量满足服务对象的高层次需求,这还需要各方不断研究和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卜铭.我国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际公关,2019(9).

[2]刘霁堂,李开文.论技术中介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探究,2006(4).

[3]司云波.面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校企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10(5).

[4]杨正国.高质量发展要重视科技中介机构建设[N].人民政协报,2020(1).

猜你喜欢

技术转移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合资汽车企业中外双方技术转移与创新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