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础设施水平对内蒙古出口贸易的影响

2020-07-06李銮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基础设施一带一路

李銮淏

[提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内蒙古自治区有效利用政策推力,在推动贸易发展和经济水平提升等方面取得诸多进展,但在不稳定的国际贸易大环境下也同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GCI(全球竞争力水平指数)基础设施模块下的7个因素加入贸易引力模型,以2016~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13个主要贸易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探讨一国基础设施水平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出口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出口贸易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引力模型;基础设施;国际工程承包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29日

现代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对于贸易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贸易环境因素之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成为跨国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各国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成为出口贸易环境评估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中仍然面临各种问题,各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发展程度不平衡,相关基础设施利用率低,各国政府和企业间协调机制不完善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尚有很多障碍。因此,对于一国基础设施水平对出口贸易的研究,以及推进基础设施发展与建设合作机制的对策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基础设施对于贸易的作用进行分析。Hummels(2007)认为基础设施建设会降低运输成本,是国际贸易增长主要原因。许利枝、方述诚、汪寿阳(2012)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港口城市交通运输成本以及运输效率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发现中国港口城市公路运输成本增加10%,会导致出口贸易额约下降9%;龚新蜀、马骏(2014)运用协整的方法,对经济带上西北地区四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与中国相邻的中亚三国的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前者对后者存在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许娇等(2016)构建了GTAP模型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对中国以及各大经济走廊的贸易、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作用。葛金田(2017)认为物流大通道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基础,逐渐成为物资流动的大动脉,将国际与国内市场相连,最终成为贸易大通道以及国家经济走廊至关重要的载体;赵永波和郭淼(2017)运用扩展引力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并作出结论:中欧班列会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铁路、海关、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合作,提高贸易潜力。

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证研究较多,但很少有利用全球竞争力水平指数项下关于基础设施的、完整的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基于GCI基础设施指标项下7个指数,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和ArcGIS10.2,分析基础设施水平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内蒙古自治区同“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贸易及基础设施水平情况

(一)与“一带一路”主要贸易国的出口贸易情况。本文选取2016~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一带一路”的13个主要贸易国家,见表1。(表1)

从规模上看,内蒙古自治区向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在2016~2017年占据绝对优势,但出口额在逐年下降;内蒙古自治区向越南的出口贸易额自2017年快速上升,在2018年占据所有国家之首;蒙古借助地理和文化优势常年占据第二位,且近几年保持快速上升态势。内蒙古出口乌克兰的贸易额相对较少,基本是处于1,000万美元左右。

从发展趋势上看,内蒙古出口到越南、蒙古、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的贸易额长期保持上升的趋势,其中越南的增长速度最快;其余国家在2016~2018年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总体上,内蒙古自治区对“一带一路”主要贸易国的出口贸易现状的特征是稳定上升,伴随部分波动,出口额的差距较大,出口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面临着诸多各国国内与国际的问题,这不仅与2017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各国贸易政策与壁垒,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自身贸易结构、外贸市场分布和同他国综合合作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物流水平等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贸易国基础设施水平情况。基础设施水平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对于国际贸易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往往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度的提高能够带动对外贸易的增长并吸引外商进行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往来。

本文采用世界经济论坛自2004年开始采用GCI项下的基础设施水平支柱项目指标对内蒙古自治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的13个主要贸易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简称Infra)进行初步评估与分析。本文选取该指标项下7个基础性关键指标,包括:公路运输设施质量(简写为road.)、铁路运输设施质量(简写为rail.)、港口运输设施质量(简写为port.)、航空运输设施质量(简写为air.)、供电设施质量(简写为elec.)、移动电话的使用(简写为mob-cell.)、固定电话线路(简写为fix.)。基础设施水平是这六项指标综合后能够显示一国基础设施质量与效力综合水平的指数,经数据整理得出表2。其中蒙古、菲律宾、越南的基础设施综合水平较低,新加坡、马来西亚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则保持较为领先的地位。(表2)

二、贸易引力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贸易引力模型指标。贸易引力模型是为了解释与预期人类在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社会及政治性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方式,利用经典力学中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建立的一种理论假说,经拓展与完善,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科学性,通过加入变量可以探讨不同因素对于贸易的“引力”大小和作用。

其中解释变量為内蒙古自治区与“一带一路”13个主要贸易国的出口贸易额(以下简写为exp)。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为:国民生产总值、空间距离、人口、国家直接投资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水平(Infra),为避免基础设施水平项下各指标产生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将Infra指标分为road.、rail.、port.、air.、elec.、mob-cell.、fix.7个具体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在贸易中的影响力也较明显。

2、空间距离(Dis)。本文在Dis.的选择上设定为:内蒙古自治区省会呼和浩特市到各国首都城市的距离(以公里为单位),使用ArcGIS10.2以保障空间距离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国家人口数量(pop)。人口因素对于进出口贸易具有极大的影响,通过人口对需求、生产供给以及市场吸引力的影响,进而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作用。

4、国家直接投资开放程度(FDI-open)。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FDI占GDP的比重表示一国直接投资开放程度,它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吸引外資的能力、一国的开放程度。

Infra指数及项下指数统计年份为2016年、2017年、2018年,相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GDP、Dis、Pop、FDI-open等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或由ArcGIS10.2软件计算完成。

(二)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研究主要贸易国基础设施水平对内蒙古自治区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采用贸易引力模型,模型构想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对不同国家贸易出口额与国家的GDP、人口数量、直接投资开放程度成正相关,与空间距离成负相关。同时,为了避免产生模型中指标项下7个指标的多重共线性而导致的模型预测功能失效与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的问题,我们将7个变量分别纳入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所以构建出与主要贸易国家j国的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公式:

lnexp.jt=β0+β1lnGDPjt+β2lnDisjt+β3lnpop+β4lnFDI-open+β5lnInfraXjt+ujt

其中,InfraX分别代表基础设施、综合指标和7个分项指标。

利用Eviews7.2对以上数据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得出表3。(表3)

(三)结论。基于模型变量数据以及表3,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内蒙古自治区“一带一路”的13个主要贸易国家的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地域分布较分散,对俄罗斯、蒙古和越南的出口贸易占据出口贸易额的主要部分。在基础设施水平方面各个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综合而言,新加坡基础设施综合水平3年保持绝对优势的领先地位,马来西亚和沙特阿拉伯的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相对较强;相对而言,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和埃及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说明在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完善程度上则较为落后。

2、内蒙古自治区与13个主要贸易国家的出口贸易总额,与主要贸易国家的GDP、国家直接投资开放程度不存在显著关系,同主要贸易国家主要的港口或港口城市的距离呈显著反向关系,与主要贸易国家人口数量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主要贸易国家的主要港口或港口城市间距离每多1%,则会导致贸易总额13%~15%左右的同步下降;人口数量每提升1%,则贸易总额会出现约4%同步的上升;其中空间距离和人口数量对出口贸易额的影响和预期基本相符,但GDP、直接投资开放程度与预期不太相符。这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对“一带一路”主要贸易国家的出口贸易受到空间距离和国家市场容量的影响较大,反映出内蒙古自治区在基础设施方面优势不明显,更多的是依靠自身所拥有的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发展出口贸易。

3、Infra综合指标与出口贸易额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项下7个指标对贸易额的影响存在差异性:rail.、air.、elec.、fix.这4个指标对出口贸易额影响较明显,road.、port.、mob-cell.这3项的影响则不明显。

具体而言,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带一路”主要出口国家的基础设施综合水平每提高1%,则会带动出口贸易4.9%的增长;在其项下7个指标中:铁路运输水平每提升1%,则会促进出口贸易额9.3%的增长;航空运输水平每提高1%则会推动约1.5%的出口贸易增长;电力供应基础设施水平每提升1%则会有近1.6%出口额的增长;固定电话建设水平每增高1%就会带动约5.1%的出口额增加。而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港口基础设施水平以及移动电话注册人数占比水平则对出口贸易无明显的影响。这一定程度说明在与13个主要出口贸易国的贸易往来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是主要的出口运输方式,尤其铁路运输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极大,这与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地的地理因素和主要出口贸易国较为分散的地理位置相关,也与“一带一路”铁路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对主要贸易国的出口贸易活动中,电力设施是很重要的基础设施因素,而对于移动电话等更为先进的通讯设施要求并不高。

三、对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伟大的国际战略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在“一带一路”发展中获得经济快腾飞的机遇。内蒙古自治区应当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以及“一带一路”政策与“互联网+”时代的优势,为出口贸易提供优惠的出口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通过设立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为出口贸易提供更良好、更全面的平台。

(二)进一步发展铁路与航空运输,提高基础设施综合水平。铁路和航空运输在内蒙古自治区对“一带一路”主要贸易国家的出口贸易之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内陆省份,应当基于自身地理环境和优势,重点发展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与需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不能忽视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要做到“重点建设,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基础设施的综合水平,为本省出口企业和机构提供良好的经营与贸易环境,尽可能地消减空间距离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习近平的积极倡议下,中国多所高校和机构联合建立了“‘一带一路铁路国际人才教育联盟”等重要机制,致力于构建铁路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制定铁路教育国际标准,实施铁路专业及人才国际认证,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铁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也应当效仿建立并加入运输体系人才培养的机制,为本省出口运输体系和基础设施,以及将来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积累广阔的智力基础。

(三)推动国际工程承包与合作,促进“一带一路”运输系统的优化。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综合性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通过国际承包工程可以实现技术、劳务、设备及商品等多方面的出口,也可以加快“一带一路”国家发展和建立国际友好政治、经济关系。目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在“守约、保质、薄利、重义”八字方针的指导下快速发展。推动工程承包项目规划、投融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维护和科研等产业链条整合,并结合各国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诉求,“一带一路”的倡议极大推动了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和合作,而高品质的中国国际工程承包和合作会进一步带动“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进出口贸易。内蒙古自治区应该在培养优秀建设与规划、国际贸易和金融人才的智力库的基础上,借助中国和本省积累的经验以及文化、地理优势,推动本省与主要贸易国的多方面联系和工程承包项目合作,以促进各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综合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运输系统整体的优化与协调。

主要参考文献:

[1]Hummels D.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Second Era of Globaliz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7.21(3).

[2]許利枝,方述诚,汪寿阳.中国运输成本和效率对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5).

[3]龚新蜀,马骏.“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J].企业经济,2014(3).

[4]葛金田.跨区域物流网络体系构建与物流大通道建设研究[J].东岳论丛,2017(12).

[5]赵永波,郭淼.中欧班列对亚欧国家贸易潜力影响研究[J].人文杂志,2017(3).

[6]Jesus Felipe,Utsav Kumar.The role of trade facilitation in Central Asia:results from a Gravity Model[J].Eastern European economics,2012.50(4).

[7]胡晓红.论贸易便利化制度差异性及我国的对策——以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为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2015(6).

[8]黄启才,郭志,徐明文.中国自由贸易区:政策、贸易效应与影响因素[J].东南学术,2019(1).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基础设施一带一路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