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2020-07-06胡川
胡川
【摘要】伴随着“核心素养”进入视野,随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18年高考语文中日益深刻的体现,原有的文言文教学已经难以适应和满足新理念、新高考的要求,因此调整甚至重构高中文言文教学势在必行。故本文拟从阅读、课堂和活动三方面探求建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新高考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9-0031-01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它既是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也是其归宿[1]。这其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当今更是被提到了超越以往的新高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更多地依靠高中文言文教学体系的建立。然而目标和方向虽已确立,但一线的文言文教学却仍旧在改革中艰难前行,难以说已经足够匹配教学任务与目标,故一线教师接受新观念,尝试改变甚至是重构整个文言文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一、开展“阅读”攻坚战,注重文言文的阅读效能
(一)语文教师有责任明确学生的课外阅读篇目,并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文言文阅读活动,为此可将阅读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从古代文学中相对通俗、浅显、易理解的小说、戏曲开始;第二阶段则待到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兴趣有所提高,阅读的能力有所提升的时候,进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对晦涩的史学和哲学著作;第三阶段则要在学生阅读内容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导引学生尝试进行专题阅读。
(二)语文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和责任,教师绝对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而要做学生阅读的导引员、监督员。一是教师要对其为学生开设的书目作简单的说明;二是教师要合理地布置学生每天阅读的内容和篇幅;三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的文言字词根据语境进行推导,或通过工具书自行解决,并在书中做好注解,旁批读书心得;四是教师每周要定时抽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情况,以此督促并落实学生阅读文言文经典著作的情况。
二、站稳“课堂”主阵地,助力学生构建古代语言体系
(一)在文本选择上,一堂约40分钟的语文课所涉及的重点讲解的文言文的篇幅最好在180-220个字以内为佳,少则内容单薄,多则囫囵吞枣。比如《烛之武退秦师》就可以选取文章第三段,该段既能集中体现古代语言特点,像名次的意动用法“鄙”,古今异议“行李”,结构助词“之”,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等,又特别能体现古代辩士的智慧和语言艺术;既是全文的精华同时篇幅适中,便于重点讲解。
(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一堂课大致划分为“导、读、译、悟、练”五个方面。“导”即导入,要求注重导入的有效性;“读”即强调在文言学习过程中永远不可忽视的语言感知、知识识记过程,特别是对重点文段、篇目不仅要多读、反复读,更要变换方式地读;“译”是课堂讲解和学生文言知识积累的重心,要求做到先练后讲,点拨准确,适当拓展;“悟”即学生的领悟,包括对重點文段“言”的理解和对“文”的领悟两方面;练即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强化学习的效果。以上五个方面,既是课堂的主要内容,也是课堂的大致环节,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调整和删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打开“活动”这扇窗,注重学生文言阅读素养的孕育
(一)针对文言课堂教学,在活动设计上我们应当考虑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将活动和文本本身充分结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活动要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要么能为文本学习提供形象的情景,要么能拓宽和加深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赤壁赋》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cosplay的形式,让学生尝试扮演夜游赤壁的苏轼,以准确把握作者写作时的情绪变化。
(二)针对学生课外的文言文学习,也应当设计适当的与之匹配的活动,以达成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丰富课余生活的目的。比如可以结合班主任工作每天用5分钟课前或课余时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可以结合“家校共育”组织、号召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以“经典永流传”为主题的说经典、用经典活动;可以结合学生课外专题阅读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可以以学校和年级为单位组织文言经典的读书或征文活动等等。
小结
综上,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提出,近年高考呈现出来的新变化、新趋势,既是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新要求,也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新挑战。高中教师和学生只有因时而变,将原有的只着眼于课堂且效率较低的,相对单一、扁平的文言文教和学的方式,变成以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阅读为攻坚利器的丰富、生动而立体的教学行为,才能够真正达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巩云丽.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92.
[2]李春华.浅谈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