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

2020-07-06王秀兰

时代报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乡新乡市小品

王秀兰

“很早以前,我有个舞台梦,只要能让我站到台上表演,我就满足了。到部队后,我站上了小舞台,又发现了大舞台,我又想,我得站到那个大舞台上表演,哪怕让我在上面表演一分钟,也不算虚度此生。没有想到,命运对我开的是一路绿灯,小舞台、大舞台、更大的舞台,不知不觉,我在舞台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

听李明建讲故事,仿佛看他在穿糖葫芦,一个一个地穿,一个一个地往下流糖水。

李明建,高高的个子,敦实的身材,脸上写满了北方人的豪爽个性,眼里流露出难掩的串串故事。他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起话来快言快语,讲起他的曲艺人生,就如看他一幕幕的小品和话剧……

李明建,中共党员,转业军人,新乡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现任新乡市群众艺术馆文艺辅导部主任,新乡市“德明社”创始人。

李明建生于1973年,因为两个哥哥是军人,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长大了要像两个哥哥一样穿着军装到部队。

学生时代,他的家乡流行说书,在河南坠子、山东快书里,李明建最喜欢听的就是山东快书。听的多了,他也会用口技打着节拍说快板,常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高中毕业后,他如愿地和两个哥哥一样穿上了军装到部队去服役。

新兵集训后,他以优异成绩进了教导队,带了三年新兵。有一次,部队组织文艺活动,李明建即兴表演了一段山东快书,没想到掌声雷动。初出茅庐一下被评上一等奖,部队觉得他是好苗子,把他招进文工团。他在荣誉加掌声的光环下,骨子里的艺术细胞一下被激活,从此爱上曲艺文化一发而不可收。

当上文艺兵后,他苦练演艺基本功,每次演出都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得到了部队领导的青睐和战友们的充分肯定。有一次,部队文工团推选李明建代表所在集团军文工团到济南军区参加文艺汇演,当时,他演唱了一首歌曲《我们是连队的八大员》,表演了小品《列兵班长》,激情高昂的歌声和幽默诙谐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使他从众多的演员中脱颖而出。后来李明建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他为人民谋幸福”的专题现场直播。直播中,李明建出演了小品《班长与士兵》,现场反响强烈,李明建回去后就被战友们包围着祝贺,部队也给予了嘉奖。再后来,总政又邀请李明建所在集团军文工团进京为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进行文艺演出,这次演出受到军委首长的肯定与好评,总政又邀其进行全军巡演。这一次巡演,李明建幸运地受到了阎肃、李文启、胡宗琪等老艺术家亲自点评,他的演技迅速提高,创作水平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自此,他的从艺道路越走越宽,不断地参加所在集团军文工团到济南军区或地方文艺演出。

李明建的艺术生涯是在军营里扎根的,他在部队里表演,在部队里练功,在部队里创作,为部队创造着荣光。一次次的创作,一次次的表演,一次次的得奖让李明建越来越优秀,而部队也把他作为特殊人才直接提干。

军装上多了一道杠,李明建没有把它当成骄傲资本,而是把它当成了扩展艺术表演的起跑线。他不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再满足于只当一个演员,为了更好地服务文艺,演出之余,他又开始学习艺术策划和节目录制。

机会永远留给有理想有准备的人。自从李明建学策划学录制,他就开始了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并不断地用自己的创作作品去参赛。《什么也不说》获得了河南省小品大赛二等奖。小品《山尖尖》和《拜師傅》分别获得河南省群星奖小品大赛一等奖、 二等奖。《山尖尖》又参加“中化杯”全国曲艺小品大赛,获得了编剧、导演、表演金奖第一名。

初次尝试,大获成功,就像注入了新鲜血液,他的艺术细胞更加活跃,他的策划和导演艺术更加纯熟。他曾连续三年在河南电视台录制“八一建军节”特别节目,《三爷也是兵》《对手》《小时工》等就是在那时候创作的。随后,大量的新作品先后出炉,如小品《苹果熟了》《大家一起来》《蓝军》《打死也不说》和情景剧《特殊生日》等。随着这些新作品的问世,一系列的获奖荣誉也随之而来。而这时候,李明建的曲艺道路又拓宽了,他开始了向影视剧进军的新征程。

首先,他参与了山东电视台策划的影视剧《第三类情感》,后又在《徐海东大将》里担任了一个角色,继而又在电影《大寒小寒》中担任男主角,均获得了较好口碑。

说听李明建讲故事就像是穿糖葫芦,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他的作品鱼贯而出,每部作品都像是为奖杯定做的华丽基座,奖杯不放到上面都会觉得可惜。

从部队退役的李明建,被分配到了新乡市群众艺术馆,为了延伸自己的曲艺文化,他曾多方寻找合作伙伴,但是能和他合作的人少之又少。为了寻找曲艺人才,他历尽千辛万苦;为了培养曲艺人才,他成立了新乡市曲艺家协会;为了帮助学员们练基本功,他牺牲了许多和家人欢聚的幸福时光;为了教学员练习舞台表演,他推掉了许多必要的应酬;为了搞创作,多少个不寐之夜他在苦苦思索;为了练好一台台演出,他在家里对着镜子自演自说……

成就是自己最好的包装,成就也是自己最好的名片。李明建从部队文艺的光环中走到新乡后,又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开辟了一块文艺阵地,在群艺馆,他曾策划拍摄了电影《不说不说就不说》;主演了相声剧《请您注意我》,并获得河南省“文华奖”表演二等奖。

2014年,他担任了新乡市委组织部、新乡市文广新局、新乡市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4农民春节晚会”总导演。2017年,他担任《本案不起诉》主演,此片获得了中央政法委最佳影片、新乡市最佳影片、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2019年,他担任了郑州市公安局“致敬忠诚”公安晚会总导演。

在河南省众多曲艺家协会主席中,李明建算是年轻的一个,2019年12月,新乡市曲艺家协会换届,会员们又一致推选他连任。为什么他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和拥护?因为他把一颗心都放在了曲艺事业上。为了培养人才,他不但潜心笃志,八方寻找,还动用了自己的一切私人关系为曲艺人才找工作。

学艺容易守艺难,有些曲艺好苗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因为学艺挣不到钱,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们不敢谈婚论嫁,就是谈了朋友也是怕约会。为什么?没有钱买礼物呀。权衡利弊,有人就想放弃自己想要走的曲艺道路。为了留住这些好苗子,李明建就动用自己的一切关系,四处奔走为他们找工作。正因为这样,那些热爱曲艺的会员才会无怨无悔地跟着他组团队、搞创作。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李明建终于为新乡培养并留住了一批稳定的曲艺人才,并和他们一起创作并参演了大量的曲艺节目,为新乡的演艺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李明建是一个真正的曲艺人,为了让曲艺节目有个展演平台,他于2019年成立了曲艺社团“德明社”,准备以此为舞台打造曲艺演出基地。他说:“现在社会上不缺演员缺观众,没有人买票看演出造成了艺人不好存活的尴尬境地。我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关系为学员找工作?因为我想为热爱曲艺的小青年找个对口的工作单位,我想让他们挣到钱养活自己再利用业余时间跟着我一起搞创作、去义演。当然,这是我的一个愿望,现在,我正在为让新乡曲艺人吃上饭、能养艺而奋斗。”

我想,李明建成立的“德明社”就是他所说的奋斗之一吧,因为只有对艺术有敬畏,对舞台有敬畏,对受众有敬畏的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只有敬畏舞台,珍惜上台机会,才能全心全意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赢得自己的票友。

就在李明建准备巩固曲艺阵地,以“德明社”演出打造新乡市高水准曲艺演出平台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蔓延,打乱了他准备演出的一切计划。但是,李明建曾是军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配合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李明建听从新乡市文联安排,带着曲艺家协会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播连载他们创作的快板、相声、河南坠子、山东快书等抗疫作品近20个。其中,《新乡在行动》《全民战“疫”》《齐心协力战病毒》《武汉救援》《爱心奉献》《守岁》《人在冏年》《太公山医院铸神威》《守岁》等节目,有的被推上了学习强国App,有的被省公安厅网站、《新乡日报》、“平安新乡”微信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先后转载。

化笔为枪,众志成城,新乡曲艺在行动——疫情期间,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子、三尺抚案,曲艺就是这样的文艺轻骑兵。相信常看抖音、微信的人,都能在视频中看到李明建帶领曲艺人在演出,相信看到他们精彩表演的微粉们都会为这些曲艺家点赞!相信李明建带着新乡市曲艺家协会会越来越好,协会会越办越大,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新乡新乡市小品
《临宋人小品》
新乡市关工委慰问 凤泉区优秀基层“五老”代表
书法(大篆)
李艳惠、李冬冬作品
The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View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新乡市知识产权局行政诉讼案再审胜诉
新乡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新乡产业集聚区转型问题与对策
新乡市游客满意度测评及提升策略研究
世相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