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2020-07-06蔡青青
蔡青青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通常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其中包括缺血性卒中以及出血性卒中[1]。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65.00%以上,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调查显示,目前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也是造成人们致残的重要原因,加之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据相关文献显示[2],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更好地表述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该文以临床的92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说明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92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 例。 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1例、15 例,年龄45~82 岁,平均年龄(63.5±3.1)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34 例、12 例,年龄47~82 岁,平均年龄(64.5±3.3)岁。 一般资料基本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注意事宜等。 观察组采用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时间为期1 年,1 次/月,内容包括:(1)构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小组。 小组成员应由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前应让小组成员系统的学习有关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方式、护理措施等知识,并按照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病情等制定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案。 (2)全面评估。 护理人员应在家属参与的情况下对患者的整体情况、健康需求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成员、患者心理状态、自理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对家庭访视护理的需求,并详细的记录患者发病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等。 (3)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以和蔼可亲、友好以及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其讲解相关脑卒中疾病的专业知识,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派发宣传单以及应用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教,从而让患者得到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4)康复指导。 护理人员应按照不同患者以及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出适当的康复训练计划。 计划包括:①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活动的力度应由小到大,力量由轻到重,以不产生疼痛感为原则,并指导患者开展床上坐位训练、床边坐起平衡训练、站起与坐下训练、肘关节屈伸训练以及步行训练等。 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积极地开展吃饭、 说话、 刷牙、洗漱、穿衣以及大小便处理等训练,尽量鼓励患者运用患肢进行强化训练,2~3 次/d,15~30 min/次。(5)理疗。若患者患侧肢体的腕或踝背伸肌群不产生肌肉收缩,医护人员应采用低频脉冲进行刺激,在产生主动收缩时应采用机电生物反馈刺激,1 次/d,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1)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thel 指数评价,总分100 分,生活完全自理、轻度功能障碍、中度功能障碍、重度功能障碍分别为>90 分、60 分~89 分、59 分~41分、<40 分,得分越高患者的康复情况越好。
(2)上肢功能,采用上肢功能(Fugl-Meyer)量表评定,对偏瘫患者的运动、感觉等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患者功能越佳。
(3)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定,特别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对应>90 分、60~90 分、<60 分。 满意度=(特别满意+满意)/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名义变量资料、定量资料分别经[n(%)]表示,行χ2检验、经(±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Bathel 指数评分
护理前, 两组患者Fugl-Meyer、Bathel 指数评分(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ugl-Meyer、Bathel 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Bathel 指数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Bathel 指数评分[(±s),分]
组别Fugl-Meyer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athe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6)观察组(n=46)t 值P 值42.39±3.25 42.41±3.24 0.030 0.488 49.74±4.13 61.38±4.56 12.832 0.000 38.19±2.54 38.21±2.56 0.038 0.485 51.73±3.37 73.95±4.24 27.825 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9.57%、9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心脏外科常见的疾病,因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以及死亡率,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被称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三大杀手。 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属于一项长期的康复工程,也使得患者无法长时间地居住在医院接受康复训练。 所以,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治疗应以社区和家庭为中心,从而形成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模式[3-4]。 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该模式以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以主治医生以及护理人员为主导,以舒适护理为前提,尽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以及家庭的实际需要,在充分尊重患者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其制定出符合其需求的护理服务,旨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5-6]。 在此次护理过程中,通过构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小组,能够确保整个护理过程完全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护理,从而确保了整个护理的顺利进行[7]。 护理人员通过对脑卒中病患者开展为期一年的社区访视康复护理干预,不但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等,同时还能提高改善其预后,从而降低了脑卒中疾病对其造成了影响[8]。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仅增加了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的安心、舒心,同时还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 护理人员通过为患者量身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肢体功能锻炼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不但能够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加快疾病的康复速度,同时还能改善机体的各项功能,降低了其机体的影响。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Fugl-Meyer、Bathel 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9.57%、9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将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有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上肢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