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06石文
石文
(甘肃省甘南州人民医院儿科,甘肃甘南州 747000)
缺氧缺血性脑病多数发生在足月生产的新生儿身上,这类疾病早期会出现广泛性脑水肿,后期以坏死、软化为主要表现。 严重情况下患儿会留下后遗症,例如他、癫痫、智力低下、脑瘫等,部分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动症、学习困难、听力障碍等[1-2]。 近些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针对新生儿疾病的治疗方式也扩展了多种,大大将新生儿缺氧血性脑并的生存率进行了提升,但在其中,仍不能避免新生儿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为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 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键在于避免脑损伤,提高新生儿预后生活质量[3],继而该次探究选取了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该院收治的58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干预以及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8 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该院收治,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4],将患者采取单双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29 例,单数为试验组,双数为对照组,试验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1 例,最大年龄18 d,最小年龄7 d,平均年龄(12.4±0.11)d,发病程度:轻度11 例,中度8 例,重度10 例;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0 例,最大年龄19 d,最小年龄8 d,平均年龄(13.2±0.18)d,发病程度:轻度12 例,中度7 例,重度10 例,两组患者分别从年龄、性别、发病程度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经头颅CT 检查确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孕妇分娩过程中使用过吗啡;合并高热及肺炎者;患者家属拒绝加入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人工呼吸纠正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多巴胺纠正丢血压;控制血糖,对症处理神经系统症状。
试验组患者给予早期干预治疗与康复治疗,具体内容以下。
试验组给予及时纠正酸中毒、 低血压以及低血糖,控制惊厥、消除脑干症状治疗,此外再使用湖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青霉素钠 (规格:048 g (80 万单位))使用方法:皮内注射每次按照体重5 万单位/kg,静脉滴注,8 h 1 次,严重感染者每6 h 1 次。 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他啶(规格:1 g),使用方法:每日30~100 mg/kg,分两次静脉滴注,治疗10 d。
最后康复治疗:按摩治疗,首先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抚摸,保证患儿在清醒且安静的情况下,对其抚摸20~30 min,3 次/d,加深与患儿之间熟悉感,其次抚摸的同时给予患儿先四肢后头部按摩的顺序,, 在对患儿采取搓、揉、捏、按相结合的复合手法进行按摩,10~15 min/次。 此外,对脑部进行按摩时,脑部的各叶反应在足部会有一定反射区,因此在对患儿进行足部按摩时,针对脑部各叶的反射区用大拇指的指腹对其从上往下6~8 次的轻柔按摩,3 次/日,10 d 为1 个疗程。 指导患者家属从听觉、语言、记忆、认知等方面进行早期干预,对不足6 月患者进行抚摸、视听训练,指导婴儿游泳、训练,令其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1.3 观察指标
12 个月后问卷式随访调查,分别对两组患者发育商(DQ)值进行对比,发育商(DQ)包含:认知、情绪、社会发展、大运动、精细动作,每项分值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治疗理效果越佳。
预后比较: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并进行对比,预后:预后不良、预后正常。
神经行为: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测定(NBNA)并进行对比,判定:行动能力与神经反射,总分≥37 分表示正常,总分<37 分。
1.4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资料一般运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数值变量数据采用(±s)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育商(DQ)值对比
试验组DQ 优异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育商(DQ)值进行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发育商(DQ)值进行对比[(±s),分]
组别认知情绪社会发展大运动 精细动作试验组(n=29)对照组(n=29)t 值P 值82.4±8.1 68.8±6.7 6.967 0.000 83.5±8.5 69.2±6.9 7.034 0.000 84.1±8.7 70.1±7.1 6.714 0.000 83.5±8.6 71.4±7.3 5.299 0.000 82.1±8.2 72.5±7.4 4.680 0.000
2.2 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对比
试验组预后优异对照组,结果见表2。
表2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并进行对比[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行为对比
治疗前两组神经行为测定无差别,治疗后试验组神经性为测定优异对照组,结果见表3。
表3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测定(NBNA)并进行对比[(±s),分]
表3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测定(NBNA)并进行对比[(±s),分]
组别试验组(n=29)对照组(n=29)t 值P 值神经行为测定治疗前 治疗后20.45±2.15 20.61±2.31 0.273 0.393 34.58±1.78 27.96±2.45 11.772 0.000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来说,年龄小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强、代偿能力较好的特点,同时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实施适当的刺激,可影响脑功能和脑发育,以及发挥出脑部最大潜力、。 而新生儿因在围产期发生窒息从而导致损伤,继而形成了缺氧缺血性脑病。 此病在临床中有较高的病死率,会给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根据临床研究,2 岁之前,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处在快速发育阶段,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都会有助于患者脑细胞修复与神经纤维的生长,从而将信息通路重新构建,将脑部组织功能进行改善。 此外,康复治疗中采用的按摩、推拿手法是由多种手法相互综合进行施治,对患儿有健肾、醒脑开窍、行气活血、益智等功效,可补小儿先天不足。 在该文研究的治疗中,对足部进行了重点按摩,原因在于在中医学中,足部为人类的 “第二心脏”, 对其反射区进行轻柔按摩,可对足部穴位造成刺激,对血脉增强运行。 此外,在对足部反射区按摩的作用下, 可对经络进行疏通,对脑组织血氧供应进行改善,健脑醒神,将患儿肢体功能促进恢复。 尤其给予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及时进行中医护理按摩治疗,可帮助患儿怀色的神经细胞进行复活,对患儿的神经行为发育起到促进作用,提高患者整体发育商[5-6]。
在该文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中,分别对两组患儿发育商(DQ)值进行对比,发育商(DQ)是用来衡量幼儿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其次在患者预后结果与神经功能测定对比中,给予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的试验组结果均优异对照组,由此可知,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新生儿智力。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应用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有利于激发、提高新生发育商,改善预后结果,同时改善新生儿神经功能,提高新生儿整体生活质量,继而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但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没有制定统一的治疗标准,均为围绕患者和疾病开展,且该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回顾性在容易产生偏倚等特点,致使数据结果的普遍性所有缺失。 鉴于此,建议临床继续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早期干预与康复治疗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以期实现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