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综合性康复治疗分析
2020-07-06胡培英
胡培英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甘肃泾川 744300)
偏瘫在临床上又称为半身不遂,其指的是发病后患者同肢体、面肌以及舌肌下部存在着一定的运动障碍,这在临床神经内科上也属于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并发症[1]。 偏瘫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诱发患者抑郁症等精神类障碍疾病。 因此,提高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该文以2015 年12 月—2016 年12 月为研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神经内科接收的偏瘫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研究组。 其中,列入对照组的48 例患者中, 男性患者26 例, 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42~79 岁,平均年龄(56.21±7.11)岁; 自有病症为: 脑出血患者21 例, 脑梗死患者27例。 而列入研究组的48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23 例, 患者的年龄在43~82 岁, 平均年龄为(55.97±6.25)岁;自有病症为:脑出血患者20 例,脑梗死患者28 例。 两组患者其在临床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自有病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脑血管造影或CT 检查后结果显示,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中对偏瘫的诊断标准[2];(2)治疗前患者GCS 评分均高于8 分;(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GCS 评分在8 分以下的患者;(2)排除合并其他重症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障碍疾病或是理解、沟通能力差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进行治疗,即包括改善患者微循环、舒张血管以及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者则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综合性康复治疗,其具体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3.1 心理治疗 由于偏瘫患者一时难以接受半身不遂这一事实, 同时在生活受到影响以及病痛的折磨下,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而这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会对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加大患者心理疾病形成的风险。 因此,对于偏瘫患者,在给予其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治疗。 这就要求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首先需要了解每一位患者其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患者实际心理状态,而后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以及个性特点, 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利用鼓励、安慰、疏导、倾听以及音乐和催眠等手段缓解其心理的负性情绪。
1.3.2 基础康复治疗 对偏瘫患者进行基础的康复治疗,其主要包括两点:一是采用按摩疗法,对患者进行按摩治疗,通过对患者定期进行后背、足部等全身穴位按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翻身、体位护理等,以防止患者出现静脉炎或者是褥疮等。 二是采用中医疗法,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以及中药熏蒸等治疗,实现中西药联合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
1.3.3 康复训练 加强对偏瘫患者的肢体的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神经内科相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制订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 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循序渐进地对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定时对患者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以及四肢关节的拉伸训练;同时指导并协助患者适当地进行翻身运动;除此之外,可适当地鼓励或引导患者尝试独立行走或在辅助设备的配合下进行肢体功能的恢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一般是针对恢复较好的患者); 以上康复训练每天定期开展,每次训练时间为2 h,通过定期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1.3.4 生活能力训练 加强对患者自主刷牙、 自主更衣、自主起卧以及自主行走等生活能力的训练,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训练时需要,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遵循适当、适量原则。 可以根据患者病情改善的实际情况, 对于恢复较好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指导其每天自行刷牙、穿衣,以及自己起身上厕所等;而针对恢复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指导并协助其进行以上的各项生活能力训练,并注意观察其训练时身体变化情况,避免过度劳累。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 (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Barthel(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3],同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后的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生活上基本能够实现自理;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在生活上实现了部分自理;无效: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生活上不能自理。 总有效=治愈+有效。
1.6 统计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n(%)]表示,以t检验两组间的数据比较, 以χ2检验组间对比率,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同时Barthel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HAMD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同时Barthel 评分上升幅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各项指标评分比较[(±s),分]
组别时间HAMD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rthel 评分研究组(n=48)对照组(n=4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4.3±4.2 7.5±3.4 24.6±4.8 13.4±3.7 18.2±4.1 6.1±1.3 18.7±5.2 10.9±2.4 39.6±7.7 66.5±6.4 40.1±7.9 51.6±6.6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为44 例(治愈20 例,有效24 例),无效4 例,故总有效率为91.7%; 对照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为36 例(治愈16 例,有效20 例),无效12 例,故总有效率为75.0%;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84,P<0.05)。
3 讨论
神经内科脑卒中是一种对患者健康、生命以及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 其不但发病率高,其病情危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偏瘫。 而患者发生偏瘫后,不仅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同时还会诱导患者产生抑郁症类的精神疾病。 因此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在采取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一定的康复治疗也尤为重要。
综合性康复治疗其所体现的是一种 “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任性化的治疗措施。 通过对偏瘫患者产生的负性心理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一方面降低了该类情绪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另一方面避免患者产生抑郁类精神疾病;而通过基础的康复治疗,运用中医按摩、针灸与中药熏蒸等治疗方法,将中西医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除此之外,通过对偏瘫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能够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功能的恢复,促进其早日康复。 因此对于偏瘫患者,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大大提升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恢复的概率。
而该次研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75.0%,与此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HAMD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明显,而Barthel 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再一次证明了上述结论,提示在神经内科用药的基础上对偏瘫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康复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心理,改善其神经功能,同时提升其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