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筑天宫

2020-07-04彭扬

科学大观园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东方红一号返回舱载人

彭扬

火箭轰鸣直奔苍穹,飞船摇曳着陆东风。

2天19小时的地空往返,在人类探索宇宙的长卷上又增添了绚丽一笔,也让中国迈入了一个新的航天时代——空间站时代。

5月5日18时整,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五B火箭)成功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太空轨道。5月8日13时49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返回。

长五B火箭的首飞成功,意味着我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开启,正式跻身国际大型运载火箭第一梯队。

从一穷二白到航天大国,在这场追逐航天梦的接力跑上,中国人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成功将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至今,这颗卫星依然遨游在地球轨道上。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空间飞行,也使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航天梦,从“嫦娥奔月”“万户飞天”的神话和传说演变成了现实。

如果说,50年前的长征一号火箭实现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的突破,那么,今天长五B火箭通过自主攻关和创新掌握的一批“黑科技”,则实现了“从大到强”的跨越。

尽管相较于1998年国际空间站发射第一个模块,中国空间站的建造比国际空间站晚了20多年。但是,中国人充分利用这20多年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成果,叩开了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从仰望星空到遨游星汉,一步步实现航天梦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千锤百炼,更是锲而不舍的奋勇追求。正如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写下的诗句中所言:“斗轉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猜你喜欢

东方红一号返回舱载人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成功着陆
环球图说
长春光机所研制设备 助力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成功着陆
东方红一号卫星飞天记
如此文章应该摘得更详细些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运行吗?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数字奥秘
共享单车花式载人屡见不鲜,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