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2020-07-04李玉英
李玉英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规模较大,不但是人类的主要粮食,同时也是牲畜饲料的一种,工业乙醇也是由玉米发酵而成。可见,玉米不但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经济价值。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十分必要,应做好施肥、追肥、灌溉等各项工作,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下面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玉米种植;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前言:玉米作为外来品种,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在我国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但当前很多地区还在延续着传统的种植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玉米需求量,所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是当前相关科研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玉米营养元素缺失的主要表现、高产施肥模式、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玉米高产优产的种植提供帮助。
1 玉米营养元素缺失的主要表现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若缺氮则植株矮小,生长速度放缓。叶片由下至上枯黄,叶片的绿色部分为“V”字形。花、穗的发育较为迟缓,出现异常早熟情况;穗短、种子较少、粒重较低。如若缺磷,则苗期叶尖与边缘为紫红色,究其原因,主要因植株缺乏磷元素,在光合作用下产生的糖类物质分解缓慢,逐渐累积在叶片上产生花青素,导致叶片变紫;还出现茎叶细小、弯曲畸形、幼叶变黄等现象。如若缺钾,老叶的边缘会干枯、变黄,直至枯死。植株矮小,容易倒伏。如若缺锌,幼叶片脉中间绿色逐渐退却,变成黄白条状,后期果穗缺粒而秃顶。通常情况下,当春季出现长期持续低温状态时,根部的呼吸受限,吸收力降低,很可能出现大面积缺锌等情况,应及时对田地进行检查,并喷洒硫酸锌。
2 玉米种植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
2.1 确保基肥施加充足
基肥主要是指播种之前施加的肥料,以有机肥+化肥为主,主要采用撒施、穴施、分条施三种方式,其中后两种的施肥效果最为显著。采用条施与穴施的方式,将肥料施加在玉米根系的周围,植株吸收更加便利。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肥之前需要将肥料混合均匀,在耕地时将肥料混入土壤之中。将有机肥作为基肥时,应事先将其与磷肥一同堆沤,纯磷肥的施加量在 70~110kg/hm2之间,再后续使用时将氮肥加入其中,当土壤固结后可适当减少肥量,这样可使肥料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2.2 采取正确的施肥方法
为了达到玉米增产增收的目标,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施肥,具体如下:
1)基肥。基肥施加应与整地深施相结合,深度在 15~20cm 范围内,以100%的农肥、钾肥、锌肥与 2/3 的磷肥作为底肥。
2)追肥。在拔节期与植株相距10~15cm 的位置,在大喇叭口期应与植株相距15~20cm,深度应超过 6cm,以 10cm 为最佳。现阶段,中耕垄沟追肥十分热门,分为两次进行追肥,一次是在拔节期,追肥量占总量的 1/3,另一次是在大喇叭口期,追肥量占总量的 2/3。
3)种肥。禁止与种子距离过近,甚至直接接触,与种子之间最好保持5~7cm的距离,深度在3~5cm之间,每亩最好采用磷酸二铵,剂量在2~3kg 左右,也可采用玉米种植的专用复合肥,每亩施加量在 6~8kg 左右,不可将肥料转化为肥水直接施加,这样做磷的固定面积变大,影响肥力的发挥。
4)叶面肥。根据玉米生长发育情况,在苗期如若出现缺磷、缺锌等情况,应适当喷洒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等;如若苗的生长速度缓慢,可喷洒适量的氨基酸,促进幼苗的生长;在后期如若出现脱肥情况,也可适当施加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在施肥时应根据肥料说明实施,禁止浓度过高,以免出现烧苗情况,最好在晴朗天气的上午 8 时至下午4 时以后喷施。
2.3 科学灌溉
在玉米种植的苗期,土壤中的水分通常在 60% 左右,此时幼苗耐旱性较强,但耐涝性较低,应严格控制浇水的频率。在拔节期之后,逐渐增加对水分的需求,此时可采用小水浇灌;待到大喇叭口期后,玉米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支持,如若缺水则導致小花退化,影响最终作物产量,此时需要充分补充水分。在抽穗期,对水分的需求达到顶峰,如若地表土无法握成团,则说明处于缺水状态,一旦叶片枯萎,则将面临减产的危险。待到灌浆期,土壤中的水分应保持在 75% 左右;玉米播种后,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天气、土壤含水量等情况判断田间是否需要浇水,此时可将土壤水分测量仪引入其中,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定,并及时捕捉到浇水的相关信息[2]。
2.4 实施整地技术
玉米为须根系植物,其分枝较多,从土壤中获得水分与养分,如若在种植时深度不足,便会出现扎根较浅情况,很容易出现倒伏。对此,玉米在种植时应确保土层厚度、透水性与透气性,还要注意土地酸碱度,通常 PH 值在 6.5~7.0 之间为最佳。在玉米高产种植中,以深松为主,将旋、松、翻、耙等技术充分结合。在松土深度超过 30cm 的前提便进行耙茬或者浅翻,如若玉米需要连续种植,必须每间隔三年便深松一次,确保土壤环境良好,达到最佳种植成效。
2.5 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的防治也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玉米种子播种后知道收获前都可能被病虫害侵袭。长期以来,玉米病虫害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每年玉米产量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当前我国很多农村都普遍采用免耕技术,尽管此项技术不会对耕地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对有害病菌的生长环境进行保护。想要科学的预防治疗病虫害,必须要先了解其常见发病病状。而玉米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5.1 玉米叶斑病
这种病害通常对玉米的叶片进行侵害,发病前期的叶片往往都会有很多小斑点,呈现针状,若不认真观察,一般都是难以发现的[2]。伴随着病情的日益严重,这些斑点就会逐渐转变成一些病斑,颜色是淡褐色,形状也逐渐转化成一种长条形。在玉米疾病中叶斑病是经常见到的,差不多在玉米生长发育各个时期都能够见到。要想预防此病,必须要喷洒一些多菌灵,尽可能防止出现重茬耕种的情况。
2.5.2 玉米腐穗病
就玉米穗腐病来讲,其直接危害玉米籽粒,一般被害的种子都会逐渐变成很多霉粒,容易降低玉米的质量,还会影响其销售价格,进而导致农户自身的经济收益降低。首先,在选种过程中最好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而且制定相应的播种方法,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玉米植株的抗病害能力]。其次,重视田间管理,对田间的细菌源进行严格的控制。
2.5.3 玉米螟
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螟是玉米种植最主要的虫害,也是严重危害玉米的害虫。这种虫子能够钻进秸秆理念,度过冬天且存活下来,而且由于北方冬天其问题,这样很多农户都将秸秆囤积下来,造成每年的春播季节往往都会出现很多玉米螟,导致防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就该虫子的防治来讲,最好采取灯光诱捕的方式,也可以使用赤眼蜂来防治。
2.5.4 红蜘蛛
多数红蜘蛛都会将玉米植株中包含的汁液吸食掉,一旦玉米植株受到红蜘蛛的侵害,就很有可能出现病斑,颜色是黄色。若红蜘蛛数量急剧上升,这样容易导致玉米植株颜色逐渐变成黄色,甚至枯死。这时,可以使用乐果混合溶液或者三氯杀螨虫,这样都可以显著的防治红蜘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对畜牧业、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提高玉米施肥技术水平,才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对此,广大农户应确保基肥施加充足、采取正确的施肥方法、科学灌溉、实施整地技术,从多个角度着手,将先进的种植与施肥技术整合起来,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单辉,邢立成,夏广军.浅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问题及策略[J].种子科技 ,2018,36(09):133+137.
[2]朱红岩.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 ,2019(21):130-135.
[3]王德军.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0):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