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020-07-04李淑凤

写真地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

李淑凤

摘 要: 众所周知,现代化社会发展离不开水利、电力以及其他能量资源的开发和生产,而水利工程更是国家运行、发展的根本,是一项民生工程,能够进一步有效地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U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05-0061-01

引言:在此背景之下,文章就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全面的研究和阐述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事实上,国家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所建设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需要在地势较高且险峻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大多是未被人类所破坏的原生态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植被、河流等,若不注意保护,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为在原有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基础上寻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作的平衡机制,需要从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地理环境勘测报告、绿色生态建设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二者所具有的规律和特征出发,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探究出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或制度,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破坏率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1 国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国家大力新修水利,其目的是获得更大的社会利益,进一步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原有的建设体系基础上寻找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相互协作的平衡点,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目前,我国各个省市都是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希望能够通过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将自然灾害所产生的伤害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效改善水资源分布问题。但是,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性质较为特殊,需要将大量的水资源集中在水库中,当水位升高时,其所产生的高强度水压会对周围地质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破坏了地质结构,还会诱发多项地质灾害。

1.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

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当生物体长期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会与周围的其他生物群在特定空间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生态体系,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则会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所建立起的生态平衡机制,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地生物物种的正常生长,导致生态结构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当地物种在数量上发生变化都是由于人为因素,而水利工程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所造成的影响,集中表現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生植物。在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干扰下,会改变当地水生鱼类迁移路线,最终影响当地植物生长速度;②陆生生物。无论是大型水利工程还是小型水利工程,其建设面积都较大,因此,当土地资源被占用后,会导致陆生生物没有充足的地方进行生活和生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生存率。

1.2 水利工程建设对本土生态产生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内大力新修水利工程,与此同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即便一些水利工程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但仍旧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且破坏面积越来越大。

1.3 水利工程建设对气候环境产生的影响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体系而言,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会对当地气候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气流、自然风向、气温、空气湿度、空气质量等等。当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行后,大量的水资源被囤积在一起,会增大土地积水率。当环境温度上升后,水资源会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物理变化,蒸发成水蒸气,当水蒸气积聚在一起后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形成小雨滴,增加当地的降水量。

1.4 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产生的影响

同样的,水利工程会对地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地质灾害。对于大型水利工程说,需要新建一定需水量的水库来进行水资源的储存,在水压的作用下会导致地壳发生运动,与此同时,岩层空隙水压力也会有所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此外,当水库的蓄水能力提升之后,会对相关基础设施产生较大的作用力,若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过程中没有将该因素考虑进来,势必会造成水库四周的山体、基础设施出现塌方、滑坡、渗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有效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并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和谐化发展理念,对当地动植物进行有效地保护,避免其在人为因素影响下遭受破坏和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2.2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构建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相关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要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并将所制定的水利工程施工方案与生态环境保护规范相联系,建立起一套符合建设要求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从多个方面来减轻对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2.3 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进行建设规划,规划设计要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在建设的各个环节做好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使周边生物、动物等都能正常生存。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破坏生物或动物产卵及栖息地,施工过程中要尽量使用环保材料。水利工程建设要在实现促进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将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中。在河道里建设时,要尽量避开鱼迁徙的路线,不破坏鱼产卵的区域,尽量减少对水生植物的破坏,以保证动物和植物都能正常生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在原有的建设体系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有效创新,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尚文韬.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9(7):333.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水利工程建设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