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新样本”
2020-07-04邓茗文管竹笋
邓茗文 管竹笋
5·22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宣布今年的主题为“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Our solutions are in nature”,或意译为“答案在自然”),聚焦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和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我们的地球因为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变得生机勃勃、魅力无穷。在生态系统退化、物种丧失、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的世界性难题面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商业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依赖,并采取多种举措积极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
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代表团正式发布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2019)》,将伊利集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作为经典案例收录其中,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本”,这也是这份向全球分享中国可持续发展经验的重量级报告中唯一的中国上市企业案例、唯一的中国食品企业案例。在第27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伊利集团首次同时发布《2019可持续发展报告》和《2019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再一次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了中国“新样本”。
伊利集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缘何成为全球关注的中国“新样本”?这要从其今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主题“I WISH,WE WISH”中的“WISH”说起。
独创“WISH”体系,打造生多保护品牌领导力
早在2007年,伊利就构建了一套“健康中国社会责任(CSR)体系”。在当年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率先提出“绿色领导力”理念。2009 年伊利将这一理念升级为“绿色产业链战略”,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理念向整个行业的全面延伸。
2015年,联合国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对此高度重视并全面启动落实工作。伊利积极响应并投身其中,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落地的企业。
2017年,伊利将“健康中国社会责任(CSR)体系”全新升级为面向未来的“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CSD)体系”,英文翻译为“World Integrally Sharing Health”,简称“WISH”体系,意为“美好生活”。
“WISH”体系正是伊利对标、落实SDGs的重要体现。伊利将所识别出来的重点关注的9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具体行动领域:产业链共赢(W:Win-win)、质量与创新(I:Innovation)、社会公益(S:Social)、营养与健康(H:Health)。
由此,伊利的生物多样性实践被全面纳入“WISH”体系中。基于每年选择伊利产品的超10亿人次消费者,伊利不仅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和行动传播和带动了更多人,也塑造了伊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品牌领导力,形成生物多样性知识普及与品牌塑造的双轮驱动效应。
比如,伊利金典将濒危物种元素融入产品包装设计,在天猫商城平台发起“4.6平米东北湿地保护项目”公益活动,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再如,携手支付宝“蚂蚁森林”建立“金典公益林”,邀请明星代言人和达人示范打卡绿色有机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邀请中日韩青年担任《2019 年度伊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鉴定官等活动,既是品牌宣传又是公益传播,让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更深入新消费群体及“后浪”新生代。
携手伙伴,构建“深绿”产业链
乳制品行业是一个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长链条产业,作为产量和销售量均排名国内第一的乳制品企业,伊利在整条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
2016年,伊利成为首家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中国企业。按照承诺,伊利通过“绿色产业链战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将公约要求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合作伙伴,不但自己采用清洁的生产工艺,还将环保理念传递给整个产业链,并且优先选用注重环境保护的供应商。
仅2019年伊利金典系列牛奶共使用带有FSC森林认证的包材就达39.76 亿包,此举相当于推动了15万亩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此外,伊利合作的棕榈油供应商75%均通过了RSPO认证,以保障所采购的棕榈油是通过不会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方式生产。
通过对标《生物多样性公约》分析生产运营各环节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伊利识别出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较大影响的6大领域:选址和设施、供应链/商品/原材料、产品、生产和制造流程、交通和物流、员工日常工作,由此明确了对应的 6 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领域:栖息地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物种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治理和倡导生态保护,并以此为行动目标建立起生物多样性管理体系,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
为了保障全生命周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落到实处,伊利设置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潘刚董事长直接担任主席,施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牵头,各部门分头管理,重点生物多样性项目集中管理”的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伊利的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順利实施,积累了不少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宝贵经验,这也使得伊利频频受邀出席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大会,奠定了伊利在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国际领导力、号召力。
2016年12月
伊利作为中国企业的唯一代表参加墨西哥坎昆COP13,并成为首个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中国企业。
2017年5月22日
伊利受邀出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大会,分享了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
2018年11月
伊利参加埃及沙姆沙伊赫COP14大会,全球首发《2017年度伊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
2019年10月24日
伊利作为健康食品行业唯一受邀企业出席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并牵头发起“可持续发展企业行动倡议”,带动更多的企业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列。
2019年12月
伊利参加由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举办的“2019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企业峰会”,并第三次获得联合国全球契约授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19企业最佳实践”。
创新实践,用行动兑现承诺
在2019年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为委员会主席的潘刚签署并发布《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十条)》,其中第九条就是:持续履行联合国《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中的9项承诺,携手产业链伙伴及社会公众共同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5。
在减少商业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上,伊利也在探索中激发了不少创新性项目。例如,伊利金典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合作开展的“可持续农业与湿地保护项目”,通过改进玉米种植和灌溉技术来节约水资源、保护湿地。截至2019年底,共计实现节水1.24 亿立方米(相当于8个西湖的储水量),等同于有效保护了7.8 万亩湿地,减缓了草原退化;通过优先采购湿地保护项目中产出的玉米并投入到伊利金典的畜牧业饲料中,不仅使当地农户实现了接近翻番的收益,还使得产业链更加绿色环保友好。
再如,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伊利在5.5万亩优质牧草生产基地推行种养结合的苜蓿种植模式。通过先进的技术及设备,采用人工草地的方式治理风沙源头,使退化沙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促进了天然草地生态恢复,实现年生产优质紫花苜蓿、燕麦干草超过4万吨,改良了4.6万亩退化草原。此举既为奶牛提供了优质粗饲料,为优质奶源提供了保障,同时又治理了草原荒漠化,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重视信息披露,以披露促实践
在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的征途中,伊利非常重视及时披露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与全社会共享成果。两年前伊利在全球首发生物多样性保护年报,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伊利首创同时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再次开创先河。
伊利《2019可持续发展报告》是首次由社会责任报告更名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上更加注重披露实践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贡献和对《伊利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十条)》的落实。同时,也更加有侧重地披露资本市场ESG评级指标,更好回应了温室气体排放、动物福利等国际投资者关切的问题。
伊利《2019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是自2018年首发以来连续第三年发布的专项报告。报告主体围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九大承诺,以管理实践和案例形式生动展现了伊利作为缔约方的履约答卷,并围绕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包材、动物福利、可持续农业、湿地保护、防治沙漠化等重点议题进行了详细披露。
对于伊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实践,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及生态文明项目大中华区总负责人朱春全研究员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伊利作为首家签署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中国企业,创造性地构建了‘WISH体系,全面对标《生物多样性公约》开展生物多樣性保护实践,尤其重视湿地保护、防治沙漠化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领域,推动构建可持续绿色供应链,并通过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保障目标落地,具有非凡的示范意义,为其他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树立了典范。”
“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就是对未来的关注,只有守护多样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企业的基业长青。”潘刚董事长的这句话实则点出了伊利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作为中国“新样本”的个中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