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中南岸设备区(一)及风塔选址的论证
2020-07-04关闯
关闯
摘 要: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南岸设备区(一)及风塔在选址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经过科学合理的选址,最终得到各方的认可。这一分析和论证的过程对日后的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必要性分析;选址范围;方案比选
1 引言
南岸设备区(一)及风塔是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的附属建筑。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7年修订),大连市中心城区将形成“内外两环、五横六纵”快速路网。大连湾海底隧道向北连接光明路延伸工程,是大连市一条纵贯南北、连接东部核心区和金普新区的快速通道,对缓解交通拥堵、推动钻石港湾两岸一体化、打造大连沿海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
2 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工程概况
大连湾海底隧道起始于大连湾北岸梭鱼湾规划20号路,向南下穿大连湾海域、甘井子西航道、大连港北防波堤,在南岸大连港3、4号码头之间港池登陆,再向东沿港隆西路至人民路。本工程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规模,主线设计速度为60km/h,主线全长约5.1km。
3 南岸設备区(一)及风塔的必要性分析及选址范围
3.1 必要性分析
道路交通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大连湾海底隧道南北洞口长度约4607m,远期路段交通流量可达双向8.86万pcu/日,根据环评要求,南岸主线洞口附近的港隆西路南侧有居住区,洞口废气直排不能满足空气质量二级的环评要求,需采取措施。由于海港城住宅楼高度超过120m,如在洞口附近设置风塔,风塔高度将超过120m。此外,南岸存在多个洞口,如果在洞口修建风塔,至少需要设置 2 座高风塔,工程建设难度均较大。因此考虑在主线分流点附近设置一座换气风塔,排除北岸洞口~风塔处的大部分废气,然后补充新风,以减少洞口污染物总量。所以,南岸设置高风塔是十分必要的。
3.2 南岸设备区(一)及风塔选址方案比选
根据工可报告的研究成果及陆域环评专题报告,2017年本工程初步设计在大连港三港池内设置出水面的2号排风塔(塔高约30m),风塔下设置设备区(一)。
本方案将风塔设置于海中,充分利用海域空间,对周围环境影响也最小。但由于2018年国家用海政策调整,风塔作为非透水构筑物,用海审批受限,本方案不可行。为此,建设方组织设计单位研究将南岸设备区(一)和风塔调整至岸上,并选择三号、四号以及丙码头三个可能位置进行研究,得到如下3个新方案。
(1)风塔布置在4号码头(新方案1)。在大连港三港池内无出水面的构筑物,将2号排风塔(塔高约20m)设置在4号码头上,设备区(一)仍布置在港池内(低于设计低水位)。
(2)风塔布置在3号码头(新方案2)。本方案与新方案1类似,在大连港三港池内无出水面的构筑物,将2号排风塔(塔高约20m)设置在3号码头上,设备区(一)仍布置在港池内(低于设计低水位)。
(3)风塔布置在丙码头(新方案3)。在大连港三港池内无出水面的构筑物,将2号排风塔(塔高约20m)设置在丙码头上,风塔下设置设备区(一)。
随后,《大连湾海底隧道建设工程(陆域)环境影响补充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报告确认,2#风塔调整至丙码头处,最低允许排放高度19.5m,根据预测计算,NO2、CO 在各敏感目标均可以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符合环保控制要求。
4 选址唯一性、合理性、必要性分析
(1)需在南岸出入口附近,以满足空气质量的要求。根据陆域环评报告要求,隧道需在南岸出入口附近设置高排风塔,以满足空气质量要求。结合南岸周边环境(港隆西路的南侧为高档的超高层的海港城商住楼),高排风塔只能设置在50m以外的港隆西路以北的大连港用地范围。
(2)距离港隆西路南侧的海港城商住楼越远影响越小。根据环评要求,南岸设备区(一)及其高排风塔距离港隆西路南侧的海港城商住楼越远越好,所以该设备区尽量靠近港池布置。
(3)与隧道主体结构一并实施节约建设费用。在满足用海政策的前提下,部分设备区布置在海域范围,在南北向位置做到极致。风道以及主线排风道等部分设置在海中的设计低水位以下,与隧道主体结构一并实施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建设费用。
(4)高排风塔作为非透水构造物,不能设置在港池海域。(所以在设计初期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比选了大连港三号码头、四号码头以及丙码头作为高排风塔的位置,在征询大连港集团的意见后,最终确定在南岸丙码头设计高排风塔)。
(5)靠近主线结构布置,方便隧道主线排烟、送风、检修服务等。除E匝道需要少量排出废气外,南岸设备区(一)隧道通风机房主要为隧道主线车道排风、排烟和送风,为隧道主线检修通道、电缆通道送风,靠近主线结构布置更合理。
(6)景观方面建筑风格需结合文物整体风貌进行设计,从功能的合理性考虑当前方案的位置最合理。城市景观方面的考虑,位于丙码头,结合放在3、4码头中间位置会更好,但是如果风塔调整至丙码头中间位置,需向西移动约35m,配套的设备区有两种调整方案:均不太合理,建议维持原位置。
①调整方案一:设备区整体移动。需增加建筑面积约2000m2;同时为满足消防疏散要求,需另增加一个分离的地面出入口;导致变电所用房与D匝道交汇,设计标高相互冲突,影响变电所功能。②调整方案二:通过加长风道使风塔位于丙码头中间位置。现方案为地面建筑整合设计为一个建筑物(包含四个低风井、一个高风塔、两个出入口)。如分离设置,至少三个建筑物分布于丙码头,过于零散。加长风道增加了用地面积,不利于隧道通风,也不利于地面景观设计。
5 结语
经前期研究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1)原方案布置在港池中,无法获得用海审批,不可行。(2)新方案1、2、3中,经与大连港协商,认为风塔布置在丙码头的新方案3,对其未来规划影响最小,可以作为推荐方案。(3)新方案3经环评单位复核,其风塔排烟高度取不小于19.5m,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要求。(4)从目前对大连港文物的影响分析看,新方案3的影响也是最小的。(5)本次推荐在丙码头建设风塔的新方案3。未来可结合建筑造型,对新方案3的风塔造型进行优化,满足大连城市设计和历史风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