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2020-07-04蔺宽太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能力

蔺宽太

【摘要】數学是初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直观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更需要从数学技能生成的层面,指导学生学会高效学习。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于信息技术,教师不仅可以提高数学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52-02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小学进入初中之后,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培养与学习能力提升等诸多方面存在欠缺,因此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进度。初中数学中还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平分弦的直径、切线、外接圆、内切圆等学生们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因此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非常必要。

一、建立高效课堂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有效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要建立正确的课堂意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有所收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多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回答的正确率也非常高。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梯度非常小,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力度也不大,教师讲解一个知识点,几乎用了一节课。还有另外一位教师讲解同样一个知识点,他讲解的语言非常简练,但与前者偏重对学生提问不同,他侧重的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在微课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难点问题,借助电子白板细致讲解,故而用半节课的时间,就把一节课需要呈现的内容讲完,还给学生预留了大量的可思考可练习的时间。这样就实现了知识、能力、思维多层面的双向互动,所以反复过于细致的讲解不一定能够达到高效课堂,简单的讲解也可以让学生理解得更好。教师自身首先要建立高效课堂意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而知识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数学学习的热情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进行有效情境创设,提升学生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一门科学,所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着眼于课程内容的教授,更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会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比如“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中,可以把定义、常数项、二次项系数等的分类放在课前,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在课堂上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妙处。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下,教师可以为学生编写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们试着分别采用分步计算、整式解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不同的思路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精妙思维变化,进而可以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通过不同问题情境的引导,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使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快的找到解决思路。

三、关注核心素养发展,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黑板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设备,如计算机、PPT、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生动为学生讲解数学的专业术语,还可以呈现给学生一些拓展内容,这样学生在一节课中可以接触的知识越来越多。但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懒惰性显著增强,很多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后,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但是记忆的效果却并不好,而且对这些知识也缺乏有效的思考,进而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层面能力的提升和发展。针对这个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核心素养的发展的层面,指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综合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以概率和统计部分为例,这个部分是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部分,虽然考试中考查的范围不是很大,难度也不是很高,但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出错率非常高。一方面是基本概念辨识不清,另一方面是在具体题目的练习中,观察能力和思维变通能力不足,导致出现很多基础性错误,因此教师需要从关注课程内容丰富度的层面,多元化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首先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设计制作思维导图,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极差、频率、频数、概率等概念关系理清;接着结合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有效解答,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如:取出……再取出,放回再取出,至少有多少,最多有几种等;课外教师还可以以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实践去调查一些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100米跑用时、心率等数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基础统计工作。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核心素养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教学的过程更加直观、立体、生动,帮助学生快速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津.信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8,(2):254.

[2]马丽.信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1):40.

[3]倪文燕.信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11):54.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