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学数学
2020-07-04李忠旺赵娇
李忠旺 赵娇
【摘要】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与数学知识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有趣好玩有效的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实现主客体之间的有效交互,让数学知识学习变得自然、愉悦,正如维果斯基说:“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超出平均年龄,超出日常行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有效设计并运用小学数学课堂游戏,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设计原则切入是一条探索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 游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29-01
《課标》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它多次提及“游戏、玩、游玩”等词,“经历、探索、运用、体验”等行为动词也与数学游戏搭配使用,可见数学与游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有人曾描述:“以努力趋向于游戏的形式,打开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绕不开的、必须尽力高效或优质完成的内容。”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尝试探析有效游戏设计原则,并带来一些思考。
一、求真: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也该是数学游戏的第一表征。《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不从儿童的兴趣出发,我们很容易让教学陷入陶行知告诫过的不良倾向中,即“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问题的错误倾向”,最后“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烤鸭”。
笔者在执教《平移》时,以学生熟悉的“俄罗斯方块”为载体,通过问:“玩过电脑游戏的请举手”,到说:“你是怎么玩俄罗斯方块的”,再到做:“谁有胆上来试一试”,最后回到说“游戏中方块向下、向左、向右的运动方式叫什么呢”导入新课。采用了问—说—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自然进入学习状态,从趣味游戏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
二、溯源:生活性原则
生活为源。《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确保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明确了“数学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又将回归生活”的定位,同理,笔者认为数学游戏也要有生活属性。如果学生对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一无所知,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感。
笔者在执教《比高矮》时,因学生已接触过高矮,因此通过设计“比身高”游戏,提问:“老师个子高,小朋友个子矮,一眼就看出来了,现在你们找自己的同学比一比,看看能不能比出谁高谁矮?”全体参与,想办法比身高,全班汇报交流,探索总结出比身高有“面对面比、背靠背比、靠墙比”等办法。学生在生活味十足的游戏中,主动探索学习,为构建规范系统的知识体系铺垫。
三、循本:生命性原则
生命为本。《课标》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突出了数学学习以生为本的导向,强调数学学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兼顾。同理,笔者认为有效的数学游戏也须有生命味,要与儿童的认知规律相匹配。对儿童而言,情感上的满足,必能带来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也体现了维氏“最近发展区”理论。
笔者在执教《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设计了“图形乐园”游戏,先后安排了“找朋友、瞎子摸鱼、好农夫、摆一摆、巧裁缝”等5个难度依次递增的挑战游戏,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了3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强化了知识基础、锻炼了动手能力,游戏让原本枯燥、单调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活泼。
四、探质:数学性原则
数学游戏终要回归数学本质。《课标》将数学定位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由“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使命。笔者认为数学游戏作为教学策略,服务于教学,也须具备数学本身的特性,比如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须直指目标,才不至于与数学相背离或浅关联。
笔者在执教《比较数的大小》时,设计了“从个位抽起”、“从千位抽起”、“由抽签者自己决定从哪一轮抽起”三轮“抽签游戏”,请小组各派代表依次抽签、同台竞技,并比较大小,使学生在游戏中明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先看最高位”,也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了十进制、位值制的认识与理解。
有人曾说“对于儿童来说,最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既不是与例习题交互,也不是与师长的语言交互,而是在有趣好玩的数学游戏中与游戏交互”。有效数学游戏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在实践中对于有效的界定、基本的游戏设计路径等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引,在这套体系建立前,笔者仍会坚定的走在探索路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吴正宪,张丹.小学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