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7-04尹旭熙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相应的各类电商、实体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这相应的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超前消费、被动消费等现象,使大学生陷入了消费误区,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大数据视域,对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数据;视域;大学生;消费现状;對策
随着我国各大高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的数量也日渐增加,而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关注。但有很大一部分消费是缺失理性的,只在消费的瞬间获得满足感,但随之而来的是需要面对各种还贷的压力。因此,相关人士应将着眼点放在大数据视域下,为大学生制度理性的消费计划。
1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消费现状
1.1 超前消费透支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主力,但一些盲目不理智的消费现象,正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悄然增长。受互相攀比心理、过度享受心理等因素影响,同时再加上各种媒体的推波助澜,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超前消费、超前享受的观念,先消费后付款的理念也就在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1]。但是,有很多大学生的消费主要靠家人进行支撑,而一旦欲壑难平,家人的经济供给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消费欲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花呗”“借呗”甚至“校园贷”的超前消费模式被大学生相对较为普遍的使用。但是,这种消费模式只能让大学生在消费的瞬间获得到所谓的满足感,但随之而来的无穷后患,会使大学生的还款压力逐步增大,刚从父母手里得到的生活费用,和信用卡透支的消费马上就需要对上次的欠款进行归还,然后在进行下一次的借贷消费,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会大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压力,甚至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1.2 被动消费陷入消费误区
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费隐患。有一部分商家在大学校园内外建立了数个消费商圈,在经营过程中,商家采取各种各样的宣传手段,来刺激大学生消费。包括:信息小广告、宣传单、微信二维码名片、大型条幅等,而这其中更是不乏有个别商家利益熏心,打着法律擦边球,赚着大学生的昧心钱[2]。而这种情况在每年新生入学、老生返校的日子更加猖獗,甚至有商家假冒校方名义,对学生进行哄骗利诱,诱骗学生办理各种消费年卡,或者每月定期续费业务,甚至还会签订协议消费合同,而有一部分大学生被商家的话语蒙蔽了心智,在个别不良商家的诱导下,甚至不惜办理借贷进行消费。这种大学生被动消费的现象,使大学生陷入了消费误区,从而使大学生有限的生活费用进行了无限的非理性消费。这对大学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打击,使其每个月都要承受高额的还贷款以及高额利息的压力,而一旦逾期未进行还款,严重情况下会危机到大学生的身心安全。
2 大数据视域下大学生偏激消费对策
2.1 利用大数据为不同学生制定消费计划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全方位、多角度、精细化的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消费日常收支进行收集整理,同时也包括大学生在校内外所产生的的一切相关费用,并以此为依托,为大学生制订出详细的、个性化的,专属于每个个体的消费计划。
以大学生小贾为例,小贾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到了大学后,有人背后偷偷嘲笑小贾迂腐。很快,小贾在其他同学的怂恿之下,也逐步开始了借贷消费,最终自食恶果。校方根据这种情况,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数据信息视域下,学生应遵守的消费规则。下面以三种消费类型的学生为例,以表格形式,将其大数据消费计划制定前后的消费数据进行对比。
2.2 大数据视域下提升对商家行为的调控
在大数据视域下,首先校方应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调控,不允许商家在校园200米内进行强制性销售活动。同时,必要时也应联合执法部门对一部分违法商家进行清除整理,这是有效控制大学生不良消费的重要的,同时也是必要的途径。
因此,在大数据信息的支撑下,校方可以掌握大量学生的消费信息,应根据这一数据对大学生的消费动态进行整理,其目的在于以此分析出商家的不良营销手段,也就是说如果某商家在某一时间段内,销售曲线呈现暴涨现象,就很可能说明这段时间其采取了不正当的诱导消费手段。这样校方就可以以此为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该商家的商业行为进行监控,必要时结合执法部门,对这种销售行为进行干预,以此缓解或者杜绝大学生的盲目消费现象。
3 结语
大数据视域下,校方应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树立勤俭是美德的理念,极力避免非理性的、盲目性的消费观念,避免陷入恶性循环的消费怪圈,以保证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文泽.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9(35):173.
[2]杨运华,刘颖.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39):222+227.
作者简介:尹旭熙(1984-),男,汉族,本科,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二级院系(职务):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