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与高职《基础英语》的融合探索

2020-07-04张景霞廖莎莎

科技风 2020年17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探索

张景霞 廖莎莎

摘 要:课程思政是对所有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我院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在高职《基础英语》中融入思政元素,让《基础英语》课起到培养语言技能的作用,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基础英语;探索

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高思政教育课程的学习,所以思政教育被提上了新的历史高度,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呼唤,也是时代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都受到高校的重视,精力投入大﹑学习时间长,学习内容广。但思政课发挥的作用却是有限的。高职学生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学生对中华文化有着天然的情感,但由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限制,再加上理性认知的欠缺,他们对主流文化兴趣不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对西方文化,辨不清“精华”与“糟粕”,却要盲目追求。

(2)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令人担忧。好多学生对人生的追求就是“有钱”“享受”,他们羡慕明星的“腰缠万贯”,渴望像网红一样“一夜成名”;明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却不能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奋斗。

(3)高职学生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临近毕业时,被问及“你準备毕业后干什么样的工作?”,好多人的回答是“没有想好”或者“不知道”,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架势。

出现这些问题有部分的原因是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太强,既深奥又空洞,上课的状态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不去理解思想政治课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用思政课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要改变这种现状,光靠思政课单科的力量显得有些单薄,所以,全员﹑全方位﹑全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二、课程思政在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探索

新的教学理念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不断学习﹑探索﹑完善的过程。《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在我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迷茫而学习。

刚开始听到“课程思政”这个概念时,好多的老师第一反应就是“迷茫”。“都学思政,不学别的课程了吗?”“我又不是思政专业,我怎么教的了思政课呢?”“英语课是语言课,讲的是外国的语言和文化,用外语讲思政,对老师讲课来说是难,对学生学习来说更难,最后的结果不敢想象。”……诸多的迷茫,源于理论的匮乏。诚然,我们对至少两组关系理解不透彻,甚至有误。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是具体的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高职教育的思政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和《形势与政策》,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政治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是显形教育。“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是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植入“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高职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强化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即课程思政要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学业成才,精神成人”。

(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

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确有不同。就教学内容而言,思政课重在政治理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学;而高职英语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英语课与思政课也有共性。目标都是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教育对象都是面向全校学生,覆盖面广;两种课程都更具人文性。英语教学不仅具有语言教学的功能,也要和思政课一样承担传承中华文化和价值的重任。

第二阶段:在探索中起步。

学习并理解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以后,任课老师开始尝试将“思政元素”带入到《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因为《基础英语》所选用的教材重在教授学生基础的语音﹑简单的词汇和日常简单用语。涉及中外文化对比及正面价值引导的内容不多。教师要选取配套的思政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大家采取的方法各不相同,有让学生理解名言警句的﹑有讲述历史故事的﹑有介绍励志人物事迹的。但大家普遍采取的方式是集中在课前或课后的5-8分钟。

经历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师认为这种方式做得有些生硬,甚至有些牵强。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能理解思政的意义但未必能内化于心;但对于相当一部分预科后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10分钟之内理解并内化这些内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在课程中发挥思政功能,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第三阶段:在尝试中前进。

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地进行改革,力求思政教育与英语内容无缝对接,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基础英语》课程思政的改革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按每两课时一个话题的内容将教材分成了诸如“数字”“日期”“交通”“饮食”等三十个话题,按字——词——句的顺序讲解,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旨在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并表达爱国主义情怀。例如,讲到“family”的时候,首先给学生解读:F=father A=and M=mother I=I L=Love Y=you,强调的是“爸妈爱我,我爱他们”的亲情;用“family”组词,学生能想到的大概就是“happy family,big family,rich family”等简单的词,老师可以顺势问学生“what is“big family”?”“大家庭。”“这个家庭有多大?”引导他们说出“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亿人口”。用“family”造的句子是“We have a big family,her name is China”,全班无一例外地翻译“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有几个活跃的学生现场唱起了《大中国》。一个词诠释亲情和爱国情,而且是自然流淌,学生的记忆深刻。

当讲到“交通工具”的时候,首先进行的是“头脑风暴”,收集学生亲历过的交通工具,有“骑马,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长途汽车,火车”。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这些英语单词以后,给学生展示了大城市四通八达的地铁网,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铁,还有自主研发C919大飞机。目的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目的之二,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争取有机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感受一下“中国速度”。

讲“饮食”,是植入饮食文化的好时机,是中外文化对比的好抓手,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好案例。“茶”对“咖啡”﹑“馕”对“披萨”﹑“肉夹馍”对“汉堡”……这一节课,让学生“垂涎三尺”,同样这一節课学生对句型“My favorite food/drink is…”掌握得很到位。90%的学生能顺利并轻松地完成“一节课20个单词,五个句子”的学习任务。

另一方面,整合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发展。

“线上”教学不光弥补教学时长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灵活了学习时间。“线上”学习除了有每天所学知识的语音模板﹑关于单词的小故事﹑有外国人讲中国的小视频﹑动画片配音等。老师在线上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借助云班课平台,“线上”学习记录了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足迹,见证了明天的点滴进步,印证了“付出就有回报”。“线下”的课堂教学通过活动开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并促进互动学习。预科后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才开始接触一门外语,对他们来说有很强的焦虑感,老师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的信任,更好地开展教学。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三、课程思政给《基础英语》教学的启示

(1)任何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课程都可以和思想政治课同频共振。只要教育者谨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就会在“怎样培养人”的过程中下硬功夫,想好办法。

(2)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教学理念,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不变。思政教育要自然渗透﹑有的放矢,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3)教育事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鼓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

(4)课程思政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在我院才刚刚起步。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努力,探索更好的方式,让《基础英语》课为思政教育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牛震.高校英语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途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2]王亚平.高职英语课堂的“课程思政”特色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03).

[3]李野.高职英语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J].商情,2019(52).

作者简介:张景霞(1980-),女,汉族,河北张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廖莎莎(1977-),女,汉族,新疆克拉玛依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课程思政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