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中小学社团的德育功能

2020-07-04马腾飞张丽姜乐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

马腾飞 张丽 姜乐

【摘要】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学校社团活动的德育功能应该做到:精心选择具有德育功能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品德认知;精心组织社团活动,培育学生的品德情感;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品德行为。真正发挥学校社团活动应有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学校社团  德育  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022-01

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的学校从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学校社团建设。目前已形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系统的社团体系,涵盖艺术审美、科技探究、体育健康、文学写作等板块,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点,深入参加社团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将品德规范与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1]发挥学校社团活动的德育功能,是社团指导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笔者是学校“红楼梦赏析”社团的责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发挥社团的德育功能。

1.精心选择具有德育功能的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品德认知

《红楼梦》是一部“文备众体”的人情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八、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欣赏的能力,在社团报名之初,就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有六十名学生加入社团,且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要挥社团的德育功能,首要的是精心选择教学文本,突出其德育价值。下面举两例以说明。

一是,第三回《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不但要带领学生赏读宝黛初会、王熙凤表现等文本,让学生获得文学体验与收获,还要重点赏析黛玉初进贾府的表现。例如,黛玉的行为“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这些行为言语,充分展示了主人公优秀的品德与良好的家风;表现出了她的会说话、懂礼貌,行为得体、举止优雅。这一些都是值得学生细细品读并且努力习得的。

二是,第三十二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撻》中,宝玉挨打的情节。一般的社团活动中,着力点都集中在分析其挨打的原因,进而体会贾府中的种种矛盾。而要发挥其中的德育功能,就还要注意全家对宝玉教育观念的分歧。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味家长教育的“严”与“爱”;更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矛盾解决的关键点在于学生自己。

2.精心组织社团活动,培育学生的品德情感

品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知行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当人的内心体验与外在的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产生共鸣或人对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就能促进认识的升华,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2.1在社团的精读赏析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品德情感

“红楼梦赏析”社团的指导老师们定期精心备课,确定需精读的文本,研究每一次活动的具体方案。每个月布置家庭泛读的内容。每次社团活动,安排精读二十分钟,当堂发言或讨论十五至二十分钟,教师主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与补充。

2.2在社团征文、演讲、舞台剧等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品德情感

学校有常态化的“育才大舞台”活动。学生的才艺都可以到舞台上充分的发挥、展示。“红楼梦赏析”社团活动,每周都配套进行小征文活动。学生的参与社团的所思所想,赏析后的感悟,人物形象分析等都可以写成各种文体的小文章。优秀的文章会被推荐到校刊上发表或由广播站播出。社团组织的小演讲,有两个被选拔到“大舞台”与全校师生交流。社团的一个改编舞台剧也登上了全校的“大舞台”。社团的这些活动是学生自己悟得的,自己体验的,自己创作的;都饱含了学生的品德情感。这些自主生成且逐渐稳定的品德情感,是社团德育工作成功的关键。

3.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关注学生的品德行为

品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外在表现;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说明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品德。[2]

3.1社团活动中,学生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品德行为

参加社团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社团刚组建时,学生感到新奇,难免表现得很兴奋。不遵守纪律的情况屡有发生。听讲时窃窃私语;讨论时言辞激烈,不讲规则;排练小节目时,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团队合力。在社团活动中,指导老师们特别注意对学生行为的培养与塑造。充分利用社团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对社团有正确的认知;不断强化优秀的品德情感,强调规则与规范意识;发挥成员间互相监督引导的优势,启发学生的共情能力。经过不断的努力,“红楼梦赏析”社团的每位成员都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

3.2社团活动融入学校的整体德育中,为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做贡献

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融入学校整体的德育体系中,理应为培养学生的品德行为做出贡献。社团活动与学校的活动密切联系、配合。在学校的三月份“好习惯节”里,开展“黛玉进贾府”的讨论,力争做到:懂礼貌,行为得体、举止优雅。在四月份“感恩节里”,赏析讨论“宝玉挨打”的章节,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五月份的艺术节里,把舞台剧搬上了学校的“育才大舞台”,将社团里学得的品德行为向全校师生和家长汇报。

社团活动具有进行品德教育的独特优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社团活动充分融入学校的整体德育体系,真正发挥中小学社团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冯文全.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第1版).19,166-167

[2]曹雪芹著,周汝昌汇校.红楼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版).24-30

作者简介:

马腾飞(1987.6-),男,二级教师,兖州区朝阳实验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学校社团活动负责人。

张丽(1987.7-),女,二级教师,兖州区山拖学校教师,学校社团责任教师。

姜乐(1984.10-),男,一级教师,教育学硕士,兖州区朝阳实验学校教师,学校社团责任教师。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